民建給我家的溫馨
發布時間:2015-08-10 16:48:58
|
作者: 經貿支部:陳海峰
轉眼加入民建大家庭也有7、8個年頭,每年都在進步,每年都有感悟。原先喜歡爭強好勝、好高騖遠,現在變得默默無聞、樂于奉獻;原先總覺得懷才不遇、憤世嫉俗,現在喜歡關注民生、服務社會。民建給了我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平臺,我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化作信息、提案上報,并收獲了許多驚喜。漸漸地,自己的思想升華了,政治生命煥發了新意。人到中年,又有了目標和追求,理想和抱負。
未入民建前,對民建創始人黃炎培等老前輩十分敬仰,他們為民族救亡和民主事業,奮不顧身、前赴后繼,與共產黨人建立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革命情誼。現實中,我總覺得民建人士是社會精英、侃侃而談,又高高在上,與普通人相處有很大距離。曾幾何,我多次徘徊在民建大門口,猶豫不決、思慮重重。試問自己,我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會員嗎?我能融入這個組織嗎?我能與會員們和諧相處嗎?
當我推開民建這扇大門,走進民建這個大家庭,我的擔心是多余的,民建給予我的并非高冷、距離,而是熱情、溫馨。記得在民建市委會迎接黨的十八大文藝演出活動中,要表演一個小品,叫《風雨同行》,市委會文體委找到我,推薦我扮演其中的面店老板。從小到大,從未演過小品的我頭就大了,普通話不標準,演藝技巧又沒有,肯定會演砸,我內心充滿了害怕、畏難情緒。市委會李鈺副主委給我信心和勇氣,不只一次鼓勵我說“你不嘗試怎么就認為不行”,“膽子大點,演砸也沒關系”。同演小品的戴育蓮、凌云霄、柴利平給我伸出信任之手,還請文化館老師輔導我,慢慢地我進入了角色,終于演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我扮演的那個怕老婆、有小脾氣、但珍惜感情的面店小老板獲得了全場的掌聲,“來一碗牛肉面”成為會員們贊美、調侃我的見面話。
民建讓我不斷在成長,也收獲了許多榮譽。市委會讓我參加全省參政議政培訓班,讓我去社會主義學院深造,使我深刻認識到加入民建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自覺履行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的職責,喜歡關注民生,關心弱勢群體,每年去調研、聽取不同階層的意見,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寫成信息、提案上報。《解決小區停車難》,《推進五一大橋改造的建議》,《將碼頭整治納入政府“三改一拆”中心工作的建議》,作為政協的提案,受到市領導的批示,并付諸具體實施。當時的心情是激動不已,我的付出得到了認可。因此我也多次被民建市委會評為先進個人和參政議政積極分子,雖然沒有更多的物質獎勵,但我獲得了精神鼓勵,思想充實,值。也甘愿為民建去做更多這樣的事。
民建讓我認識了許多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優秀會員。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民建的精神和品質。經貿支部主委裴蘭順就是其中一個,他大氣穩重又不失風趣,識大體、顧大局,做事認真,樂于助人,既是良師又是益友。在政治學習上,他善于創新學習環境,創新工作思維,創新活動形式;在組織活動中,他善于激發會員潛能、凝聚會員同心力,讓支部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各項目標任務走在了前列。他愛崗敬業,成績斐然,在全市畜牧行業上獲得了許多榮譽。但他謙虛不張揚,淡泊名利,不計個人得失,就象一顆默默無聞的鋪路石。從他身上感受到了做事認真,顧全大局的正能量,樂于奉獻、埋頭苦干的好作風……
入會八年,我收獲了感動,學會了感恩,感受了民建情誼,感悟了人生追求。更重要的是思想升華了,在民建大家庭里不斷努力、提升,為熱愛的民建事業盡心盡責,奉獻一切。
未入民建前,對民建創始人黃炎培等老前輩十分敬仰,他們為民族救亡和民主事業,奮不顧身、前赴后繼,與共產黨人建立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革命情誼。現實中,我總覺得民建人士是社會精英、侃侃而談,又高高在上,與普通人相處有很大距離。曾幾何,我多次徘徊在民建大門口,猶豫不決、思慮重重。試問自己,我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會員嗎?我能融入這個組織嗎?我能與會員們和諧相處嗎?
當我推開民建這扇大門,走進民建這個大家庭,我的擔心是多余的,民建給予我的并非高冷、距離,而是熱情、溫馨。記得在民建市委會迎接黨的十八大文藝演出活動中,要表演一個小品,叫《風雨同行》,市委會文體委找到我,推薦我扮演其中的面店老板。從小到大,從未演過小品的我頭就大了,普通話不標準,演藝技巧又沒有,肯定會演砸,我內心充滿了害怕、畏難情緒。市委會李鈺副主委給我信心和勇氣,不只一次鼓勵我說“你不嘗試怎么就認為不行”,“膽子大點,演砸也沒關系”。同演小品的戴育蓮、凌云霄、柴利平給我伸出信任之手,還請文化館老師輔導我,慢慢地我進入了角色,終于演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我扮演的那個怕老婆、有小脾氣、但珍惜感情的面店小老板獲得了全場的掌聲,“來一碗牛肉面”成為會員們贊美、調侃我的見面話。
民建讓我不斷在成長,也收獲了許多榮譽。市委會讓我參加全省參政議政培訓班,讓我去社會主義學院深造,使我深刻認識到加入民建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自覺履行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的職責,喜歡關注民生,關心弱勢群體,每年去調研、聽取不同階層的意見,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寫成信息、提案上報。《解決小區停車難》,《推進五一大橋改造的建議》,《將碼頭整治納入政府“三改一拆”中心工作的建議》,作為政協的提案,受到市領導的批示,并付諸具體實施。當時的心情是激動不已,我的付出得到了認可。因此我也多次被民建市委會評為先進個人和參政議政積極分子,雖然沒有更多的物質獎勵,但我獲得了精神鼓勵,思想充實,值。也甘愿為民建去做更多這樣的事。
民建讓我認識了許多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優秀會員。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民建的精神和品質。經貿支部主委裴蘭順就是其中一個,他大氣穩重又不失風趣,識大體、顧大局,做事認真,樂于助人,既是良師又是益友。在政治學習上,他善于創新學習環境,創新工作思維,創新活動形式;在組織活動中,他善于激發會員潛能、凝聚會員同心力,讓支部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各項目標任務走在了前列。他愛崗敬業,成績斐然,在全市畜牧行業上獲得了許多榮譽。但他謙虛不張揚,淡泊名利,不計個人得失,就象一顆默默無聞的鋪路石。從他身上感受到了做事認真,顧全大局的正能量,樂于奉獻、埋頭苦干的好作風……
入會八年,我收獲了感動,學會了感恩,感受了民建情誼,感悟了人生追求。更重要的是思想升華了,在民建大家庭里不斷努力、提升,為熱愛的民建事業盡心盡責,奉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