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當我們還沉浸在迎接2017年元旦假日的喜悅時,有那么一群人卻從安吉默默的出發了。沒有隆重的儀式,沒有多余的話語,唯能看到他們每個人臉上點點的期待和憂慮。因為他們將要前往1700多公里外的貴州,到那里赴一場愛的約定。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意外得知了在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的一座小村莊內,有那么一群天真爛漫卻又貧苦無辜的孩子。上學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貧瘠的經濟、閉塞的交通再加上落后的思想,讓那里的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未能走出大山。而唯一的學校里卻只有學前班和一年級。忙時務農,閑時上學成了那里的孩子最真實的寫照。
為了能幫助那里的孩子們上學,并讓他們度過一個快樂的新年。民建安吉支部會員張帥帶著全體支部會員的囑托同中共共青團安吉縣委、安吉新聞集團、魯冰花公益組織以及浙江民安救援隊的愛心人士一起,決定在新年到來之際,為那里的孩子們送去物資,提供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幫助。
那些孩子生活的的地方叫做下螺蟹村,位于遵義市桐梓縣的黃蓮鄉內,是貴州最貧苦的幾個地區之一,距離桐梓縣城有115公里的路程。而這一段路程中有一大半卻是高高低低、連綿起伏的山路。即便如此,要想抵達目的地黃蓮鄉妙音小學,還必須徒步前行12里路,因為這最后的12里路是汽車無法通行的黃泥路。
30多個小時的日夜兼程,讓每一個成員的臉上都略顯疲憊。不過,當我們在村口看見孩子們迎接我們時,所有的疲憊都被他們那些渴望、忐忑卻又喜悅的眼神和笑臉融化了。在這些孩子中,最大的17歲,最小的只有5歲,都是這個村子里唯一的小學——妙音小學的學生。
在孩子們的陪伴下,我們每個人或肩扛著物資或手提著包裹一齊走進了妙音小學。這座學校沒有大門,沒有圍墻,除了三兩間水泥平房能看出與當地的苗寨略有不同。如果不是孩子們的帶領和房間墻邊的牌子,我們絕對想不到這里就是他們學習的地方。
在跟老師和孩子們交流了一段時間后,張帥和其他志愿者們一起將他們為這些孩子準備的衣服、書本、文具、雨靴等新年禮物一個個的交給每一個孩子,并同他們一起做起了游戲。興致來了的張帥和民安救援隊的“九哥”更是現場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精彩的語文和安全教育課。課上,每一個孩子都興致勃勃,跟著“新老師”大聲朗讀,洋溢著陽光的笑容。
妙音小學的校長張遠超老師告訴我們,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孩子就是這所學校里全部的孩子,都是苗族人,一共有59個。因為上學的不確定性(農忙時就不能來上學),每一個來學習的孩子都非常的珍惜,除了能在最小的孩子身上看到一抹青澀,貧苦的生活讓他們早已看不到了城里孩子的天真和無憂無慮。這些孩子中,有的家離這里很遠,每天都要一個人徒步走在這滿是黃泥的山路上一個多小時,即使這樣,上學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都是最快樂的時光。
由于思想的落后和重男輕女思維的影響,能來這所學校上學的孩子們無疑是幸運的。因為對這個家家戶戶都有五六個孩子的山村來說,生計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頭等大事,更多的孩子都無奈的留在家務農、牧羊。對于這些孩子來說,上學可能是一種奢望和夢想。
時光總是短暫,美好終將分別。我們知道這一點點物資對于這里的孩子們來說可能并不能改變他們的現狀,但是,我們仍要力所能及的用最溫暖的心去點亮這些孩子的生活,讓他們充滿陽光和希望。
因為,夢還在,路還長。我們期待他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