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砥礪前行
——學習十九大精神心得
發布時間:2017-11-07 15:42:55
|
作者: 經貿支部 :沈紅英
總有一些聲音,能穿越空間,在人們心底激起強烈回響;總有一些時刻,能跨越時間,在歷史深處烙下鮮明印記。
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擲地有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一名民建會員,我高度關注了十九大的全過程,積極學習,努力將十九大精神融入我的教育教學工作。
一、努力踐行公平教育
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于學生而言,能讓他們體會到教育的公平,是我作為教師的神圣使命。城南實驗學校服務于新居民,我們學校許多學生的父母忙于工作生計,無暇給予孩子系統的教育投入,這樣的背景下,老師們肩上的擔子更重,我們要堅持學校“幸福教育”理念,給學生更多無微不至的關愛,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日常生活上,都要讓學生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不讓學生輸在起跑線上,是每一個家長和教師的夢想,我是一名教師也是一個家長,所以牢記十九大提出的“學有所教,弱有所扶”,努力將更好的課堂呈獻給學生,將最貼心、最溫暖的關愛給予學生,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教師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秉持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理念,我有信心讓我的學生在城南實驗學校感受到什么是幸福成長。“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這是十九大對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規劃,對于教育而言,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平等發展的權利,是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這也是作為人民教師的我,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
二、夯實理想信念教育
十九大提出,要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對于小學生而言,如何將這些看似宏觀的理想信念教育落實到日常學習生活的點滴中,是我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十九大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理想信念教育,也要從娃娃抓起。一株幼苗,能不能長成參天大樹,依賴于根基能否扎得更深更牢。在課堂上,作為一名科學老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還要注重學生三觀的引導,借助生動的科學史、愛國題材等案例,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十九大強調: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作為一名輔導員,我更應不斷加強學習,利用主題活動、黑板報等平臺,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拾金不昧等微觀層面,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踐行“和諧、文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外,遵循十九大提出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我一定堅持身正為范,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我要先做到,從一言一行中,讓學生看到積極的力量,讓學生在感動中學會感恩,在挫折中學會堅強。有了這些內在的素養,學生必將學有所用,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三、堅持以誠待人與人為善
在談到港澳臺問題時,十九大用了“骨肉兄弟”、“血濃于水”,我想,對于共同奮斗在湖城的每一位新居民和城南實驗學校的每一位老師,我們何嘗不是親如一家?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走到了一起,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努力奮斗著。我已經體會到大家庭給予我的關心、支持和包容,每天走進學校就有學生親熱和你說他昨天晚上在家里的事情,和你分享下自家的美食,遇到一點點頭痛腦熱的事,一次次的問你要不要緊,家長毫無怨言的配合,同事善意的提醒和幫助,都讓我感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作為一名教師,“給予”是我們的職業精髓,那么對我們的學生、家長、同事而言,我要努力做到舍己為人,本著與人為善的原則,行正義之事,伸濟困之手。另外,十九大提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中也提出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這些都對我有很好的啟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不斷優化自我心理素質,待同事家長如兄弟姐妹,待學生如子女,保持最陽光的姿態去維護彼此間和諧的人際關系,堅持與同事家長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今后我會立足工作實際,努力踐行,將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盡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民建會員,為學生、為學校、為社會,并最終為我們黨所孜孜以求的偉大復興夢而奮斗!
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擲地有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一名民建會員,我高度關注了十九大的全過程,積極學習,努力將十九大精神融入我的教育教學工作。
一、努力踐行公平教育
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于學生而言,能讓他們體會到教育的公平,是我作為教師的神圣使命。城南實驗學校服務于新居民,我們學校許多學生的父母忙于工作生計,無暇給予孩子系統的教育投入,這樣的背景下,老師們肩上的擔子更重,我們要堅持學校“幸福教育”理念,給學生更多無微不至的關愛,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日常生活上,都要讓學生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不讓學生輸在起跑線上,是每一個家長和教師的夢想,我是一名教師也是一個家長,所以牢記十九大提出的“學有所教,弱有所扶”,努力將更好的課堂呈獻給學生,將最貼心、最溫暖的關愛給予學生,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教師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秉持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理念,我有信心讓我的學生在城南實驗學校感受到什么是幸福成長。“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這是十九大對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規劃,對于教育而言,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平等發展的權利,是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這也是作為人民教師的我,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
二、夯實理想信念教育
十九大提出,要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對于小學生而言,如何將這些看似宏觀的理想信念教育落實到日常學習生活的點滴中,是我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十九大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理想信念教育,也要從娃娃抓起。一株幼苗,能不能長成參天大樹,依賴于根基能否扎得更深更牢。在課堂上,作為一名科學老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還要注重學生三觀的引導,借助生動的科學史、愛國題材等案例,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十九大強調: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作為一名輔導員,我更應不斷加強學習,利用主題活動、黑板報等平臺,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拾金不昧等微觀層面,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踐行“和諧、文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外,遵循十九大提出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我一定堅持身正為范,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我要先做到,從一言一行中,讓學生看到積極的力量,讓學生在感動中學會感恩,在挫折中學會堅強。有了這些內在的素養,學生必將學有所用,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三、堅持以誠待人與人為善
在談到港澳臺問題時,十九大用了“骨肉兄弟”、“血濃于水”,我想,對于共同奮斗在湖城的每一位新居民和城南實驗學校的每一位老師,我們何嘗不是親如一家?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走到了一起,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努力奮斗著。我已經體會到大家庭給予我的關心、支持和包容,每天走進學校就有學生親熱和你說他昨天晚上在家里的事情,和你分享下自家的美食,遇到一點點頭痛腦熱的事,一次次的問你要不要緊,家長毫無怨言的配合,同事善意的提醒和幫助,都讓我感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作為一名教師,“給予”是我們的職業精髓,那么對我們的學生、家長、同事而言,我要努力做到舍己為人,本著與人為善的原則,行正義之事,伸濟困之手。另外,十九大提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中也提出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這些都對我有很好的啟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不斷優化自我心理素質,待同事家長如兄弟姐妹,待學生如子女,保持最陽光的姿態去維護彼此間和諧的人際關系,堅持與同事家長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今后我會立足工作實際,努力踐行,將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盡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民建會員,為學生、為學校、為社會,并最終為我們黨所孜孜以求的偉大復興夢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