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來,浙江省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之江兩岸的3萬余個村莊正在繪就水清景美人和的美好景象。近日,民建菰城、開發區一支部組織會員“跳出湖州看湖州”,共赴諸暨考察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市委會專職副主委李鈺應邀參加了活動。
此行第一站是五泄風景區上游的紫閬村,四周群山環繞,翠竹掩映,高山平疇,可謂人間仙境。一彎碧水繞村,戶戶門前花草點綴、桂樹遮蔭。一般農村隨處可見亂線糾纏空中的景象在這里被統一地收納在外墻一個鋁盒中,目之所及處皆整齊干凈。村里將原先的徐氏宗祠改建為文化禮堂,功能全面,分為戲曲臺、文化建設展示廳、民俗文化館、美食體驗中心與鄉村大舞臺。紫閬文化大禮堂不僅傳承了“忠、孝、禮、義、智、信、善、勇”的優秀傳統文化,更成為外地游客了解當地文化、體驗當地民俗的一個窗口。
斯盛居“千柱屋”是此行的第二站,位于諸暨市東白湖鎮斯宅村,因屋有千柱而得名,于1778年由當地巨賈斯元儒所建。整個斯盛居東西通面寬108.56米,南北縱進深63.10米,總占地面積6850平方米。這座山野里的豪宅大院依山面溪而立,黛瓦粉墻,氣勢恢弘,如今依然住著斯氏后代約36戶人家,大家把這千柱屋當作祖宗的遺產來看待,自覺承擔起把它保護好、管理好的責任和義務。
兩天的行程,深入了解了諸暨市圍繞“市域大景區”的目標,打造“最憶鄉愁·最美鄉村”,傳承地域傳統文化,實現了“保護建筑、保護肌理、保存風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的要求,通過實施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項目,嚴格保護村落格局、風貌、景觀的存有環境空間形態,完好保存了“有時代印證、有文化標志、有人文故事”的鄉土建筑,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古村活起來了”。
此次考察活動讓會員對我市推進歷史文化村落保護、鄉村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言拓寬了思路、開闊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