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為企業和基層排憂解難。9月4日,民建建筑支部和科技支部會員來到楊家埠后東村——湖州民建“十箱萬元”精準扶貧養蜂基地,聯合開展三服務活動。市委會專職副主委裴蘭順、辦公室主任胡任飛應邀參加了本次活動。
2018年以來,民建市委會積極響應民建中央構建新型“滴灌”式的“到人到戶”精準幫扶號召,以資助農戶蜂種與設備的方式,通過養蜂技術培訓,助力低收入農戶增加收入,變“輸血”幫扶為“造血”幫扶,實現精準幫扶的目標。在市委會的領導下科技支部與基地長期保持著對接服務,今天建筑支部也積極參與了解基地的實際需求,聯合科技支部一起開展三服務工作,為社會服務事業做出貢獻。
在后東村,支部書記沈聰給大家介紹了民建“十箱萬元”中蜂養殖扶貧基地的進展情況及成效,并帶領大家實地考察了養蜂農戶。沈書記表示后東村要把民建支助的“十箱萬元”精準扶貧基地,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起點。活動中會員與沈書記和蜂養農戶展開了熱烈的交流,對做大養蜂產業、脫貧致富及后東村的振興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建筑支部沈燕麗利用業余時間精心設計、制作了剪紙作品贈送給養蜂基地。剪紙作品以“湖州民建,科技養蜂,精準扶貧,十箱萬元”為主題,配與蜜蜂的舞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豐富和提升了基地品牌文化建設。
最后,在沈書記的帶領下大家來到后東村的友誼橋旁,這座橋是建筑支部老會員沈華臣工程師于1979年參與設計修建的,至今已經有40年歷史了。88歲高齡的他,如今在女兒的陪同下故地重游,非常開心。沈華臣會員回顧了當年的建造情況,由于這座橋的位置特殊,兩端分別連著吳興和長興,修建時出現過很多分歧意見,經過多次協調后才達成一致,故取名“友誼橋”。
通過本次三服務活動,兩支部將與基地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各會員發揮各自優勢,在基地蜂蜜產品后續的品牌打造,產品推廣、營銷模式、平臺對接等方面多牽線搭橋、出謀劃策,以推動精準扶貧項目取得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