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經貿支部會員一行數十人,走進了風景秀麗的國際花園城市——長興;來到了擁有“揚子鱷之鄉”美譽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揚子鱷村,開展走訪調研活動。市委會專職副主委裴蘭順、太湖支部主委王蓉等應邀參加了此次活動。
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又各鼉,俗稱“土龍”,為我國特產鱷類,分布于安徽和浙江等部分沼澤地區。它的近祖可追溯到距今7500萬拉前的白堊紀,遠祖則可追溯到2億3000萬年前的三疊紀,因此,它被稱為活化石,跟大熊貓一樣也是我國的國寶。揚子鱷由于野外的物種數量極少,現被公認為世界23種鱷類中最為瀕危的物種之一。浙江長興揚子鱷保護區于2012年5月啟動了揚子鱷野外放歸工程,此后,連續7年實施野外放歸工作。7年間共放歸鱷魚840條,產蛋2571枚(96窩)枚,野外平均孵化率達50%,截止到2019年9月,由11個建群者發展至今,種群數量已達近7000條,其中6年齡及其以上約5000條。
會員們首先跟隨保護區講解員現場察看了自然繁育放歸區、揚子鱷科普館和孵化繁育中心等。一路上,秋風送爽、佳木林立、花繁葉茂;藍天中,只只白鷺,不時掠過,隨風起伏。大家一邊盡情欣賞著如詩如畫的風景,一邊仔細聆聽著關于景區內動植物的相關知識。不時偶遇在景區內自由生長的揚子鱷,驚嘆之余,忍不住駐足細細觀察,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隨后,會員們又來到了揚子鱷濕地保護區大數據中心,詳細了解揚子鱷的種群數量、分布區域、生物習性、活動規律,以及目前揚子鱷自然繁育進展、自然保護狀況、物種利用價值與開發利用等現狀,并對保護區在科普、宣傳教育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和解決途徑重點進行了調研和了解。
半天的活動安排得豐富而充實,又逢祖國七十華誕臨近,在即將結束活動,離別“中國揚子鱷村”之際,會員們還激動地拍下了視頻,祝福偉大的祖國生日快樂,繁榮富強!大家在感謝中國揚子鱷村景區的高度重視和配合的同時,紛紛表示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樣有意義的調研活動。這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的會員走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的世界,邊走邊看,零距離體驗科學養鱷、鱷魚捕食、鱷魚表演,參觀鱷魚科普館展示廳,與養鱷護鱷專家面對面探討科學話題,了解“地球生物活化石”揚子鱷物種的科學奧秘,讓大家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激發科學興趣,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人人做生態環保衛士和環境保護志愿者,最終促進人和自然、人與鱷魚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