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長興縣召開書記與政協委員“面對面”專題協商會議。中共長興縣委書記石一婷出席會議并講話。縣政協主席潘華明主持會議。縣委副書記何志強,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何文全,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沈洪峰等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上,來自民建長興縣基層委的3名政協委員圍繞“數字變革、整體智治”主題,立足長興實際和調研成果,建諍言、獻良策。其中2名會員進行了口頭發言,1名會員書面交流。縣發改局、經信局、大數據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針對委員們的發言現場作出回應。
在聽取了委員們的發言后,石一婷表示,要提升數字化改革的思想認知。數字化改革是當前一項重大課題,必須要提高認識、形成合力、加快推進。要在“152”框架體系下,找準跑道,把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各方面,建設成一個整體智治的大系統。要提升數字化改革的工作成效。要按照省市要求,以重大需求清單、多跨場景應用清單、重大改革清單為重點,加快競跑領跑,進一步突出數字經濟,打造好管用、好用、實用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從而讓群眾辦事更方便、生活更便捷。要提升數字化改革的能力素質。廣大干部要主動學習、創新學習,加快提升塑造變革的能力,不僅要把數字化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也要引導周邊群眾參與到數字化改革中來。
民建會員 科技界委員 郝曉彬 《打造數字孿生未來社區的建議》
今年5月,浙江省2021年未來社區創建名單公布,長興縣龍山街道齊北社區入選整合提升類。然而該社區創建未來社區還面臨有基礎,但堵點、痛點問題較為突出;有特色,但不充分、不平衡問題存在;有主體,但參與度、活力值依然不高的現狀。
為更好推進數字齊北社區建設建議:一是突出系統性,理論實踐“齊頭并進”。堅持系統思維,理順邏輯,以理論指導實踐落地。同時,在實踐中繼續做好經驗的梳理提煉形成理論范式,并通過理論演進驅動應用迭代升級。二是突出精準性,多元主體“齊心協力”。在建設全過程要協調動員多元主體、各方力量積極參與,讓各方主體共同建設、共同經營、共同治理。三是突出可及性,老中青幼“齊聚一堂”。以家庭為基本單元,以老中青幼為服務對象,充分考慮老人數字鴻溝、幼兒保護性使用,真正做到讓幸福觸手可及。四是突出領先性,特色優勢“旗幟鮮明”。重點打造健康、教育與創業特色場景,形成獨特優勢。把健康、教育和創業優勢場景打造為最佳案例樣板。
民建會員 共青團界委員 夏添朗 《推進安全生產精密智控改革加強精細化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2020年以來,長興縣應急管理局積極推動應急管理數字化轉型工作,先后打造了應急救援指揮可視化平臺、基層自然災害風險防控平臺、企業風險防控智惠平臺等信息化系統,走在全市前列。但依舊存在大數據系統功能還不完善、行業監管部門數字化水平層次不齊、頂層設計缺乏科學規范等問題。
為此建議:一是強化各部門協同聯動機制。依托已建成的大數據系統,把涉及應急救援、安全管理的部門信息壁壘打通,在企業危險場所增加感知觸角,將智能監測系統結果直接聯動到應急指揮中心。二是深入細化精密智控系統建設。繼續推行探索“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模式,全面摸排企業、園區的安全隱患,精準監控風險點位,真正挖掘企業在安全隱患方面的痛點,有針對性地對風險點進行實時監控。三是加強專業人才隊伍水平建設。進一步完善和補全縣內專家庫人才,為精細化安全生產管理服務提供更科學、更精準的技術服務。
民建會員 工會界委員 曹陽春 《打造“智慧養老”工程 夯實我縣養老工作基礎》
“智慧養老”為我國社會養老保障困境的化解提供了新理念、新方向和新途徑。目前長興養老主要面臨龐大的老年人口數量、傳統居家養老的基礎發生了根本變化和未能在養老領域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的作用等問題。
提出建議:一是數字化養老平臺應拓展范圍。在機構養老之外,應以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為主力軍。二是平臺基礎數據庫要做到完整精準和互通共享。應及時完善養老數據庫,打通各方資源數據信息。三是強化智慧養老平臺的運用功能。包含家政服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等常規性服務和個性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