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征文】民建組織使我茁壯成長
發布時間:2021-08-16 00:00:00
|
作者: 沈玲女
讀初中時,偶然在一部記錄片里因為何香凝先生我第一次知曉民主黨派,并通過查閱歷史讀本知道中國有八個參政黨,都具有政治聯盟的特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親密友黨。真正了解民主黨派,是1993年大學畢業實習的時候,我的帶教老師是一名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他詳細向我介紹了農工黨和其他黨派的界別特色。后來看他參加黨派組織的各類活動,讓我進一步了解民主黨派,那時就覺得很喜歡,一心想加入民主黨派,至于加入哪個黨派,其實那時還一片茫然。
真正了解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是在工作多年以后。純屬巧合,2001年那年我換了個工作單位,新單位的科室主任也是一名黨外人士,而且還是黨派基層組織的主任。有一次,她帶我一起參加黨派的公益活動幫忙參與義診,其中有一項捐助學生的活動中有很多民建會員捐了款,而且數量占到總額的將近一半。通過前期了解,知道民建會員大多來自經濟界別,他們不僅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尤其社會服務更加突出。當時我就非常敬佩民建,也從那時打心底里喜歡上了民建。于是,我自問:咋樣才能成為她的一員,何時才能成為她的一員?
這樣又過了幾年,直到2006年我們主任退休由我接任她來管理科室,同時自己也有了中級專業技術職稱,感覺自己加入民建的條件逐漸符合了。2007年上半年在一次工作匯報時,鼓起勇氣讓老主任介紹我認識當時在鎮上做統戰工作的陳書記。那天,我把自己一直想加入民主黨派的想法說了出來。沒想到,領導很高興并答應幫我問問。幾天后,他告訴我,我們鎮上有民革、民盟、民建、民進四個民主黨派支部,讓我考慮一下想加入哪一個。當時我直接說,最好是民建。他說不考慮考慮再決定嗎,免得以后有顧慮。我說,幾年前已經考慮過了,就等著這一天呢。于是,通過他介紹認識了南潯民建的楊主委,接著寫申請,遞申請,經組織考察等一切程序進行完后,下半年,我終于等到這一天——2007年10月31日,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為了我向往已久的組織成員。這是我人生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天,不能說時刻記住,但足夠讓我刻骨銘心。
進入民建這個大家庭后,了解了更多關于它的歷史。我讀了民建會史、會章和統一戰線等方面的書籍,知道了民建擁有愛國、革命的光榮歷史,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組成單位。創立至今,民建團結、聯系經濟界和有關知識界人士,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為我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我感到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對自己的政治選擇更加無怨無悔。但是由于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平時歷練的機會較少,我從小就特別不自信,尤其在人多或者上臺發言的時候都會臉紅,而且和大多數農村的孩子一樣理科強于文科,我的寫作能力還特別不好。剛剛入會時,我都不敢發言,更不會寫,連簡單的社情民意和金點子都不會寫。
幸運的是,加入民建后不僅認識了很多優秀的朋友,還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同時,在民建領導的關心和民建前輩的指導下,我開始試著寫一些社情民意信息和金點子,有些建議居然也被采納和錄用了,使我的寫作熱情大大提高。后來參加支部活動時,也不會因為不自信而不敢提建議和意見了。我逐漸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而且積極地把自己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周圍群眾所關心的一些民生、社會問題記下來并撰寫成社情民意信息提交到市委會、區基層委以及市(區)政協等相關部門,得到了采用和肯定。為此,2012年作為民建會員身份,我還非常榮幸地當選為區人大代表。幾年來,由于民建和人大這兩個平臺,使我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也促使我不斷學習和成長。慢慢的,我喜歡上了撰寫社情民意信息,再也不感覺到枯燥無味了。幾年下來,提交了50多件(份)社情民意信息,撰寫了10多篇人大建議件。多篇信息和建議被黨派及人大錄用,也得到了相關領導批示,多篇人大建議被評為優秀建議件,連續5年被評為區人大優秀社情民意信息員。在這種積極進取的工作學習環境里,人也越來越自信開朗了,大家都說我變了一個人。我聽了,心里暗自喜悅。
其實,入會后沒多久我在本職崗位上就遇到了瓶頸,工作做的也不是很順心,迫于無奈一度還有辭職的想法。但是,因為有了民建這個充滿友愛的大家庭,讓我學會了包容、奉獻、努力、拼搏,也讓我感受到更多的舒暢和溫暖。每一次參加支部活動,我都會被會員們那些純樸熱情、積極向上的言行所感動;他們對民建那份發自內心的愛,常常感染著我;他們的每一件社情民意信息,都凝聚著民建人的參政熱情和奉獻精神。作為個人,在每一次為會員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務后,我的內心都感到無比的充實……
在這樣親切、和諧、奮進、友愛的氛圍里,我的本職工作熱情愈來愈高,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也變得越發成熟,克服工作困難的信心也倍增。每一天,我開始充滿激情地上班,力爭做好每一件事情,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也隨之迎刃而解,本職工作也越干越出色,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順利獲評高級職稱,還連續兩年榮獲區衛生系統先進個人。特別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全國醫護人員都挺身而出,馳援武漢,我作為醫院的中層干部第一時間提交了馳援武漢的申請。雖然醫院未安排我去武漢,但不管是抗疫,還是治病救人,這都是醫者仁心。除本職工作外,作為區人大代表、民建支部主委,積極帶領會員人人捐款、并積極籌集抗疫物資,疫情初期,民建南潯支部就籌集了數萬元捐款,支部會員人人積極參與抗疫工作。因此,還先后榮獲了民建中央、浙江民建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及市委統戰部抗疫先進個人。
在民建這個大家庭里,我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融入無邊無際的海洋里,拍在廣闊的沙灘上,看不清,也找不到,可這并不影響我追逐浪花的執著與信心。從普通會員,支部主委,市委會委員,民建使我一路成長、一路進步。一顆民建心,一生民建情。我會一如既往地吸收更多陽光雨露,健康地成長,快樂地生活,認真地工作,做一滴快樂的海水,把自己僅有的那點閃光無私地奉獻給大海,在她寬廣而溫情的臂彎里一天天長大!
民建組織的積極主動作為,使社會更加了解、認識了我們民建;作為民建的一員,能為民建的發展和社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最值得驕傲的。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了百年華誕,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期,讓我們繼續傳承和發揚會的光榮傳統,更加自覺的把個人的發展和成長融入到國家發展建設大局中,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不辜負時代眷顧,人民囑托,組織培養,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功立業。
真正了解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是在工作多年以后。純屬巧合,2001年那年我換了個工作單位,新單位的科室主任也是一名黨外人士,而且還是黨派基層組織的主任。有一次,她帶我一起參加黨派的公益活動幫忙參與義診,其中有一項捐助學生的活動中有很多民建會員捐了款,而且數量占到總額的將近一半。通過前期了解,知道民建會員大多來自經濟界別,他們不僅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尤其社會服務更加突出。當時我就非常敬佩民建,也從那時打心底里喜歡上了民建。于是,我自問:咋樣才能成為她的一員,何時才能成為她的一員?
這樣又過了幾年,直到2006年我們主任退休由我接任她來管理科室,同時自己也有了中級專業技術職稱,感覺自己加入民建的條件逐漸符合了。2007年上半年在一次工作匯報時,鼓起勇氣讓老主任介紹我認識當時在鎮上做統戰工作的陳書記。那天,我把自己一直想加入民主黨派的想法說了出來。沒想到,領導很高興并答應幫我問問。幾天后,他告訴我,我們鎮上有民革、民盟、民建、民進四個民主黨派支部,讓我考慮一下想加入哪一個。當時我直接說,最好是民建。他說不考慮考慮再決定嗎,免得以后有顧慮。我說,幾年前已經考慮過了,就等著這一天呢。于是,通過他介紹認識了南潯民建的楊主委,接著寫申請,遞申請,經組織考察等一切程序進行完后,下半年,我終于等到這一天——2007年10月31日,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為了我向往已久的組織成員。這是我人生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天,不能說時刻記住,但足夠讓我刻骨銘心。
進入民建這個大家庭后,了解了更多關于它的歷史。我讀了民建會史、會章和統一戰線等方面的書籍,知道了民建擁有愛國、革命的光榮歷史,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組成單位。創立至今,民建團結、聯系經濟界和有關知識界人士,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為我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我感到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對自己的政治選擇更加無怨無悔。但是由于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平時歷練的機會較少,我從小就特別不自信,尤其在人多或者上臺發言的時候都會臉紅,而且和大多數農村的孩子一樣理科強于文科,我的寫作能力還特別不好。剛剛入會時,我都不敢發言,更不會寫,連簡單的社情民意和金點子都不會寫。
幸運的是,加入民建后不僅認識了很多優秀的朋友,還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同時,在民建領導的關心和民建前輩的指導下,我開始試著寫一些社情民意信息和金點子,有些建議居然也被采納和錄用了,使我的寫作熱情大大提高。后來參加支部活動時,也不會因為不自信而不敢提建議和意見了。我逐漸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而且積極地把自己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周圍群眾所關心的一些民生、社會問題記下來并撰寫成社情民意信息提交到市委會、區基層委以及市(區)政協等相關部門,得到了采用和肯定。為此,2012年作為民建會員身份,我還非常榮幸地當選為區人大代表。幾年來,由于民建和人大這兩個平臺,使我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也促使我不斷學習和成長。慢慢的,我喜歡上了撰寫社情民意信息,再也不感覺到枯燥無味了。幾年下來,提交了50多件(份)社情民意信息,撰寫了10多篇人大建議件。多篇信息和建議被黨派及人大錄用,也得到了相關領導批示,多篇人大建議被評為優秀建議件,連續5年被評為區人大優秀社情民意信息員。在這種積極進取的工作學習環境里,人也越來越自信開朗了,大家都說我變了一個人。我聽了,心里暗自喜悅。
其實,入會后沒多久我在本職崗位上就遇到了瓶頸,工作做的也不是很順心,迫于無奈一度還有辭職的想法。但是,因為有了民建這個充滿友愛的大家庭,讓我學會了包容、奉獻、努力、拼搏,也讓我感受到更多的舒暢和溫暖。每一次參加支部活動,我都會被會員們那些純樸熱情、積極向上的言行所感動;他們對民建那份發自內心的愛,常常感染著我;他們的每一件社情民意信息,都凝聚著民建人的參政熱情和奉獻精神。作為個人,在每一次為會員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務后,我的內心都感到無比的充實……
在這樣親切、和諧、奮進、友愛的氛圍里,我的本職工作熱情愈來愈高,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也變得越發成熟,克服工作困難的信心也倍增。每一天,我開始充滿激情地上班,力爭做好每一件事情,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也隨之迎刃而解,本職工作也越干越出色,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順利獲評高級職稱,還連續兩年榮獲區衛生系統先進個人。特別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全國醫護人員都挺身而出,馳援武漢,我作為醫院的中層干部第一時間提交了馳援武漢的申請。雖然醫院未安排我去武漢,但不管是抗疫,還是治病救人,這都是醫者仁心。除本職工作外,作為區人大代表、民建支部主委,積極帶領會員人人捐款、并積極籌集抗疫物資,疫情初期,民建南潯支部就籌集了數萬元捐款,支部會員人人積極參與抗疫工作。因此,還先后榮獲了民建中央、浙江民建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及市委統戰部抗疫先進個人。
在民建這個大家庭里,我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融入無邊無際的海洋里,拍在廣闊的沙灘上,看不清,也找不到,可這并不影響我追逐浪花的執著與信心。從普通會員,支部主委,市委會委員,民建使我一路成長、一路進步。一顆民建心,一生民建情。我會一如既往地吸收更多陽光雨露,健康地成長,快樂地生活,認真地工作,做一滴快樂的海水,把自己僅有的那點閃光無私地奉獻給大海,在她寬廣而溫情的臂彎里一天天長大!
民建組織的積極主動作為,使社會更加了解、認識了我們民建;作為民建的一員,能為民建的發展和社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最值得驕傲的。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了百年華誕,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期,讓我們繼續傳承和發揚會的光榮傳統,更加自覺的把個人的發展和成長融入到國家發展建設大局中,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不辜負時代眷顧,人民囑托,組織培養,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功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