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城市化要謹防“泡沫”現象
發布時間:2004-07-08 13:27:46
|
作者: 藍葉培
省第十次黨代會作出了把推進城市化進程作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各地都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是在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偏差和誤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注重行政區劃的調整,忽視生產生活方式的改善。農村人口成了城市戶口,可是鄉村面貌并沒有改觀,產生城市化的“水份”。
   2、注重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忽視自身的承擔能力。城鎮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政府通過壟斷土地一級市場,然后有限量地向市場公開拍賣,從而獲得豐厚的收益來大規模投資興建城市。但是由于過份依賴土地收益,引起一些地區地價上揚、房價颶升,脫離了廣大市民的承受能力,使生產生活成本顯著提高,影響到投資和工作環境,影響到引進外資和引入人才。
   3、注重追求人口規模,忽視農民工的市民化。戶籍制度改革后,城市人口迅猛遞增,但這些農轉非的人員文化素質較低,政府既沒有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導措施,也沒有為他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在公共住房、養老和醫療保險等方面沒有與其他城鎮職工享受同等待遇,可謂“換瓶不換藥”,給社會管理帶來了新的問題和難度。
   4、注重城市面貌的改觀,忽視鄉鎮城建的改善。目前,各地把城市化的重點放在城市上,對鄉鎮的城建工作,卻沒有在財力上給予支持,使城鄉不能協調發展。多數鄉鎮由于財政困難,出現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現象,現代化進程緩慢。
   為切實提高城市化的水平,不斷促進工業化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我們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第一,城市擴展與郊區城市化的關系。城市擴展后,原屬郊區農村的景觀要逐漸向城市景觀演變,更為重要的是其生產生活方式也要改變,逐步改善提高他們的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捎谩巴恋負Q社?!钡姆绞浇鉀Q土地被征用農民的城市化問題;土地未被征用的郊區農村,政府可以制定相應優惠政策,鼓勵他們的土地以租賃、入股的方式流轉經營,鼓勵民營企業到這些地方投資開發,或者自己興辦發展第二、三產業。
   第二,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關系。工業化是城市化的發動機,城市化是工業化的必然產物。城市化水平與工業化程度相適應,而不能過于超前。當前最為要緊的是抓好工業化,做強做大企業,為城市建設提供產業支撐。
   第三,人口集聚與人口素質的關系。在城鎮人口集聚的同時要把提高人口素質作為大事來抓。政府可以通過教育引導、就業培訓、強化服務和管理等來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貢獻能力。同時,在子女入學、公共住房享受、工資福利待遇、評優評先等權益方面與當地城鎮職工享受同等待遇。
   第四,城市建設和鄉鎮發展的關系。推進城市化,要從過去的傾斜式發展模式轉向城市和鄉鎮的協調發展。有限的資金既要用于城市建設,又不能忘了對鄉鎮的適當支持,并建立激勵機制,促進鄉鎮城建工作不斷進步,與城市發展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