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新農村建設的宣講員
發布時間:2006-02-16 13:12:48
|
作者:
2月14日,遂昌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景飛和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陳立新到源口村調研指導工作。在村會議上,由我主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話題獲得與會人員普遍的好評,到源口村“取經”的水閣村支書聽后還邀請我到他村講課。
為了講好這堂課,此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1.構思定題。在我擔任指導員的半年多時間里,除了力所能及為所駐村多做實事、好事外,還經常給村黨員干部特別是村兩委班子成員“洗腦”,拓展他們的思路。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結合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我確定了此次講課的主題。2.收集資料。主要來源兩個方面,一是平時發生在自己身邊或知道的生動事例;二是來源于報刊、電臺、電視臺、因特網。3.執筆撰寫。根據聽課主要對象,為了使講課生動、有效,開頭我引用春節期間與父親的一段對話(我們現在生活與解放前地主生活對比)來說明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結尾結合源口村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對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提出期望,講課中引用許多生動事例。講稿結構為:提出新農村建設的背景(農村變化及問題),建設新農村的要求(中央20字建設目標、浙江提出“5個新”)及困難,農民特別是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怎么做。4.審核定稿。出稿后經鎮黨務辦主任初審后,交聯系源口村先進性教育的鎮黨委書記親自審閱,修改后定稿。5.多次試講。我在家里多次用遂昌方言、普通話進行試講。我的母親文化程度不高,長期生長在遂昌農村,所以,我特別注重母親聽后的反映。我把試講當作正式講課對待,做到聲音宏亮、語速放慢、注意與聽眾眼光交流、不照本宣科。    2月14日,中共中央正在舉辦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通過講課形式能把中央的意圖及時貫徹到最基層的廣大農村,做好政策法規宣傳,也是一名農村指導員應盡的職責之一;而要上好一堂課,除了講課前作精心準備外,平時更要加強學習,勤于思考,注意觀察和知識積累,不斷充實自己,做到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