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民建市委企業委員會舉行沙龍活動,組織會員企業家到蓮都區蓮城鎮底金弄的“麗水(臺灣)農業科技合作試驗基地”參觀考察。中共麗水市委原副書記、企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張成祖,市政協副主席、本會主委齊育華應邀參加了活動。
麗水(臺灣)農業科技合作試驗基地,由民建會員企業家、麗水市白云山土特產開發有限公司董市長、麗水金土地生態休閑農業專業合作社法人張立軍于2006年創辦,合作社注冊資金158萬。該基地共504畝,以麗水學院、市農業局和區農業局為技術指導單位,以種植甌柑和桃子為主;同時,與臺灣蘭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吸收臺灣先進農業種植理念,引進了臺灣十幾個果蔬新品種試驗,目前長勢良好。
蒞臨基地的領導和企業家在張立軍的引領下,參觀了基地上的各種名蔬名果,張立軍則向我們介紹了各種蔬果的習性、培植要求和出產后預計情況等。他的奮斗目標是“依托生態優勢,打造精品蔬果”。我們相信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試驗基地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展現出“秀山麗水好風光,名蔬名果好生態”的美好景象。
大家興致勃勃地參觀結束后,進行了交流座談,本會副主委、企業委員會主任封兵林說,發展高效生態休閑農業是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與城市消費需要提升的必然結果,它的出現促進了第一產業與第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促進了經濟與文化、農業與旅游、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的融合,完全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向,符合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同時它的技術要求高而且較為全面,需要組建一支由農業、林業、水利等部門組成的科技干部隊伍,以加強技術指導、建設和管理;要在努力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爭取上級政策的支持,為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提供技術支撐和組織保障。
齊主委在座談會上談了三點感想。一是非常高興。張成祖副書記在位時對民建的工作非常關心,盡力為民建工作創作各種良好的條件和環境;他離開工作崗位后還一如既往關心民建,為民建企業家排憂解難,為民建企業出謀劃策。二是非常感動。張立軍創建的農業科技合作試驗基地規模大、品種項目多、生態條件好、是生態農業建設中一個龐大系統的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精力,他本人不辭辛勞,勤勤懇懇,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令人敬佩。三是幾點希望。首先要找好對子,有了綠色無公害優質的農產品后,銷售出路非常重要,產和銷要有機結合,這樣才能科學發展、持續發展,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次要創好牌子,實踐證明品牌就是競爭力,品牌就是經濟效益,要借助品牌擴大影響力、提升知名度;再次要巧找錢子,發展生態農業不能只停留在生產蔬果產品上,還要用足用好各級的生態農業優惠扶持政策,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
最后,中共麗水市委原副書記張成祖作了講話,他說,一要講科學。發展生態農業要根據生產基地所處經緯度、海拔高度等地理位置確定發展蔬果的品牌,在專家的指導下種植。二要講品質。品質是農產品槍占市場的生命,要做到“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三要講規范。農業基地投入多、規模大,回報周期長,需長時間動態管理,這就要求整個種植、管理、采摘過程科學規范,切合它的生長規律。四要講規模。要立足山區地大土肥資源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連片規模開發,只有規模化才能出好效益。五要講特色。農產品有特色往淺里說,是解決賣難的主要手段;往深里說則是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和文化內涵的良策。隨著農產品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它的競爭日益激烈,產品要適應市場變化,一頭連基地,一頭連市場,保證產銷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