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初春時節,乍暖還寒。市政協副主席、民建麗水市委主委、市殘聯理事長齊育華一行趕赴蓮都區老竹畬族鎮后坑村和丁公村,進村入戶察民生訪民情。
后坑村是市民建的結對幫扶村,齊育華主委曾多次到該村開展調研和扶貧幫困工作。剛到村口,村民就穿著民族服裝、敲著腰鼓、唱著山歌,熱情歡迎齊主委一行,并將他們引到由民建扶持建設的老年活動中心。該樓占地15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平方米。一樓為老年活動室,設有臺球桌和乒乓球桌。二樓為會議室,尚未擺放桌椅,僅有一臺29吋電視機和一臺影碟機。建設該樓時,齊主委向寧波民建企業家爭取了10萬元資金。現由于資金缺口,沒有進行室內裝修,也缺乏相關設施,致使老年活動室未能很好利用。齊主委在詢問了村干部具體情況后中表示:現在村民溫飽問題都已解決,大家對自身的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重視。后坑是個民族村,有愛好歌舞的傳統,文化體育設施也是很需要的,鄉、村兩級要多渠道爭取資金支持。活動中心外還有空地,可向體育部門爭取建設健身路徑;室內健身器材很少,市、區殘聯可幫助購置一些康復健身器材;音響、演播器材等民建市委會會盡力想辦法解決。此外,齊主委還詳細詢問了該村的經濟、人口、畬族人口比例、在外經商人口等情況。
老竹鎮結合東西巖風景區建設,規劃發展1000畝白蓮,同時打造攝影基地。民建企業家、麗水市白云山土特產公司董事長張麗軍計劃在后坑村種植150畝左右處州白蓮,為村民致富盡一份力量。齊主委聽后很欣慰,他指出:作為一名民建會員,要有社會責任心。辦好企業、發展事業是企業家的責任,反哺農業、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也是企業家的一份社會責任。后坑村是個農業村、民族村,幫助他們脫貧致富責任更重大。同時他對該企業也寄予了希望:一要做好白蓮種植技術研究,精心組織生產,積極開發市場,確保有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二要做好扶貧幫困工作,在企業用工、先進適用種植技術推廣和產品加工等方面,多向后坑村傾斜;三是主動對接和融入當地旅游開發,拓展企業發展空間。如在白蓮基地中建立游客觀光攝影服務設施,發展農家樂、畬族歌舞風情表演等項目等。
丁公村座落在一塊小盆地之中,道路整潔,水清渠凈。因遠離城鎮和偏居一隅,雖是中午時分,小村仍顯得很安靜。陪同調研的老竹鎮負責人介紹,此村在鄉村公路的末端,與毗鄰的小黃弄村隔了一道山崗,僅1.97公里道路卻遲遲動不了工,村民修路愿望非常強烈,希望幫助解決缺口資金。齊主委說,交通是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前提。近年來,全市各地狠抓康莊公路建設,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的交通面貌,但仍有不完善之處,許多地方尚未成網,雖然是相鄰村,仍要繞許多路,給村民生產生活造成諸多不便。丁公村和小黃弄村就是典型。他表示,將關注此事,幫助解決部分資金缺口。
蓮都區人大主任梁新云、政協主席王國榮、民建蓮都區主委任文紅和老竹鎮黨政負責人等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