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委會:精心準備 認真履職
發布時間:2012-04-26 17:13:39
|
作者: 陳秀珍
2012年4月17--21日,麗水市政協三屆一次會議在麗水大劇院隆重召開。民建會員中的14名政協委員精心準備,認真履職,針對麗水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共向大會提交提案34件,其中市委會集體提案15件,大會發言3件。藍葉培委員代表市委會作《創新社會管理工作機制,強化城市社區自治管理》大會口頭發言。
藍葉培委員在大會發言中就創新強化城市社區自治管理,提高社區公共管理服務水平提出了四點對策建議:
第一:延伸政府公共服務管理觸角,建立社區綜合公共服務平臺。街道辦事處的人、財、物向社區傾斜,在各社區內設立綜合公共服務平臺,協助相關職能部門帶領、代辦各種公共服務事項。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將工作重心下沉,在人口、社保、民政等方面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覆蓋到社區;尤其要對流動人口和特殊人員給予更大關注,建立健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推進“一站式”服務。
第二:拓寬社情民聲反應渠道,形成多元共治社區管理模式。一是搭建網絡“連心橋”。由信訪局建立市民心聲網站,將城區所有的社區納入市民心聲網站,并開辟政府信息發布、咨詢投訴、市民論壇、民意在線征集等欄目。搭建政府部門與社區居民對話平臺,及時反饋居民群眾反映困難和問題的處理意見,疏導群眾的思想和情緒。二是建立社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工作聯絡站,居民(尤其是那些不使用網絡的居民和弱勢群體)可隨時向工作站的聯絡員反映問題,然后再由他們直接向有關部門反應,征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成員也要不定期輪流走訪社區。
第三:進一步夯實社區組織基礎,努力提高社區管理與服務水平。一是加強工作環境建設,確保四個到位。建立落實“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和“社區工作準入”制度的工作運行機制,確保機制到位;按要求建好社區工作用房,確保場所到位;配足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確保人員到位;逐步提高社區干部待遇,確保經費到位。二是賦予社區居委會監督職能。對職能部門、社會組織和業主委員會等履行社區服務的職責進行監督和民主評議。三是建立激勵機制。在市區勞模、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安排時,要考慮社區干部人選;在招考錄用公務員、事業單位職工時要有適當向社區優秀干部傾斜的優惠政策。
第四:充分發揮業主委員會職能作用,強化社區業主自治能力。一是加強對業主委員會組建的指導。有關部門要在業主委員會選舉的宣傳、業主代表名額的分配與確定、業主委員會成員的資格和條件等方面發揮政府的權威作用,真正幫助小區選出懂法律法規、懂管理及熱心公益事業、高素質的業主委員會委員。二是建立業主委員會內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機制,提高管理能力。三是組織業主委員會通過培訓、取經學習等形式來提高自身素質和管理水平。
藍葉培委員在大會發言中就創新強化城市社區自治管理,提高社區公共管理服務水平提出了四點對策建議:
第一:延伸政府公共服務管理觸角,建立社區綜合公共服務平臺。街道辦事處的人、財、物向社區傾斜,在各社區內設立綜合公共服務平臺,協助相關職能部門帶領、代辦各種公共服務事項。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將工作重心下沉,在人口、社保、民政等方面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覆蓋到社區;尤其要對流動人口和特殊人員給予更大關注,建立健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推進“一站式”服務。
第二:拓寬社情民聲反應渠道,形成多元共治社區管理模式。一是搭建網絡“連心橋”。由信訪局建立市民心聲網站,將城區所有的社區納入市民心聲網站,并開辟政府信息發布、咨詢投訴、市民論壇、民意在線征集等欄目。搭建政府部門與社區居民對話平臺,及時反饋居民群眾反映困難和問題的處理意見,疏導群眾的思想和情緒。二是建立社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工作聯絡站,居民(尤其是那些不使用網絡的居民和弱勢群體)可隨時向工作站的聯絡員反映問題,然后再由他們直接向有關部門反應,征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成員也要不定期輪流走訪社區。
第三:進一步夯實社區組織基礎,努力提高社區管理與服務水平。一是加強工作環境建設,確保四個到位。建立落實“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和“社區工作準入”制度的工作運行機制,確保機制到位;按要求建好社區工作用房,確保場所到位;配足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確保人員到位;逐步提高社區干部待遇,確保經費到位。二是賦予社區居委會監督職能。對職能部門、社會組織和業主委員會等履行社區服務的職責進行監督和民主評議。三是建立激勵機制。在市區勞模、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安排時,要考慮社區干部人選;在招考錄用公務員、事業單位職工時要有適當向社區優秀干部傾斜的優惠政策。
第四:充分發揮業主委員會職能作用,強化社區業主自治能力。一是加強對業主委員會組建的指導。有關部門要在業主委員會選舉的宣傳、業主代表名額的分配與確定、業主委員會成員的資格和條件等方面發揮政府的權威作用,真正幫助小區選出懂法律法規、懂管理及熱心公益事業、高素質的業主委員會委員。二是建立業主委員會內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機制,提高管理能力。三是組織業主委員會通過培訓、取經學習等形式來提高自身素質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