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傳統節日里的支部活動
發布時間:2012-07-20 09:34:40
|
作者: 蓮都財經支部 趙馥娟
6月15日是民建蓮都區委會財經支部的活動日,因為支部老年會員較多,支部主任鐘聲對老年會員照顧周到,每次活動都會考慮地點、時間、天氣等細節,以便于老年人出行;并組織有私家車的會員,接送老年會員。
這次支部活動的地點是在富嶺鄉的黃田山莊,路程不遠,二十分鐘就到。下得車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蓮池,亭亭荷花在初夏的晨曦中綻放,一陣陣荷葉清香撲鼻而來,偶爾還傳出細如裙裙蟋蟀的聲音。我有意駐足片刻,因為這也是一種大自然賜予的享受。
這里的環境幽靜而清涼。先到達的會員們,看到我們的到來歡樂的忙碌起來,年輕的會員們熱情搬凳讓坐,端茶送水,對老年會員客氣有禮。在這里像朋友聚會一樣,不受年齡的拘束,沒有隔代的陌生,更沒有因為職位而謹慎,氣氛融洽和諧,大家暢所欲言,國家大事,社會新聞,家庭瑣事等無所不談。鐘聲主任適時扭轉主題,先傳達和學習市委會、區委會的文件精神及支部今年幾個月來的工作開展情況,后布置下半年的工作任務。會員們表示要積極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能,要貼近蓮都實際,深入了解民生,要對國家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建言獻策,為麗水的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和諧發揮積極作用。任文紅主委和張春華副主委在百忙之中也來參加支部活動,并對老會員噓寒問暖,關心有加,會后還用她的專車護送老會員回家。
這次支部活動,適逢傳統的端午佳節時候。端午節吃卷餅是麗水傳統的地方特色,也可稱是麗水歷史悠久的美食文化。中央電視臺四套最近推出一檔記實欄目“舌尖上的中國”,專門拍攝全國各地的地方風味美食,我們麗水的卷餅可以推薦出去,定會享譽中外。支部中餐特意安排吃卷餅,還贈送每位會員粽子一箱。活動在會員們溫馨、快樂的歡笑聲中結束。
在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里開展支部活動,我覺得很有意義。回憶我加入民建26年來,支部主任換了一屆又一屆,但中秋佳節的支部活動從未間斷過;記得第一次是在1987年,那時還是民建省委麗水支委會,地點在萬象山的防空洞內。中秋節是民間的團圓節,全國千千萬萬家庭過團圓節,我們民建會員也一樣,不忘年年團圓,歲歲平安。在這里,我心情沉重地追憶已故的程溯本主委,是他開創了傳統節日里的支部活動,他對民建組織的發展及對會員的關心愛護,盡心竭力。
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已是八十歲老人,衰老無法抗拒,病疼不可避免,“白發多時故人稀”,是生命的自然規律。在民建的大家庭里,與年輕會員一起,三代同會其樂融融,心情特舒暢。看到年輕會員對民建組織的熱愛,對民建工作的熱心,很是欣慰,我們民建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后生可畏,后繼有人。
作為一名老會員,只能談談身邊事,眼中景,心中情。我有民建組織的關懷,有四代同堂兒孫們的孝順,我會快樂生活,盡享世間美好!
這次支部活動的地點是在富嶺鄉的黃田山莊,路程不遠,二十分鐘就到。下得車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蓮池,亭亭荷花在初夏的晨曦中綻放,一陣陣荷葉清香撲鼻而來,偶爾還傳出細如裙裙蟋蟀的聲音。我有意駐足片刻,因為這也是一種大自然賜予的享受。
這里的環境幽靜而清涼。先到達的會員們,看到我們的到來歡樂的忙碌起來,年輕的會員們熱情搬凳讓坐,端茶送水,對老年會員客氣有禮。在這里像朋友聚會一樣,不受年齡的拘束,沒有隔代的陌生,更沒有因為職位而謹慎,氣氛融洽和諧,大家暢所欲言,國家大事,社會新聞,家庭瑣事等無所不談。鐘聲主任適時扭轉主題,先傳達和學習市委會、區委會的文件精神及支部今年幾個月來的工作開展情況,后布置下半年的工作任務。會員們表示要積極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能,要貼近蓮都實際,深入了解民生,要對國家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建言獻策,為麗水的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和諧發揮積極作用。任文紅主委和張春華副主委在百忙之中也來參加支部活動,并對老會員噓寒問暖,關心有加,會后還用她的專車護送老會員回家。
這次支部活動,適逢傳統的端午佳節時候。端午節吃卷餅是麗水傳統的地方特色,也可稱是麗水歷史悠久的美食文化。中央電視臺四套最近推出一檔記實欄目“舌尖上的中國”,專門拍攝全國各地的地方風味美食,我們麗水的卷餅可以推薦出去,定會享譽中外。支部中餐特意安排吃卷餅,還贈送每位會員粽子一箱。活動在會員們溫馨、快樂的歡笑聲中結束。
在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里開展支部活動,我覺得很有意義。回憶我加入民建26年來,支部主任換了一屆又一屆,但中秋佳節的支部活動從未間斷過;記得第一次是在1987年,那時還是民建省委麗水支委會,地點在萬象山的防空洞內。中秋節是民間的團圓節,全國千千萬萬家庭過團圓節,我們民建會員也一樣,不忘年年團圓,歲歲平安。在這里,我心情沉重地追憶已故的程溯本主委,是他開創了傳統節日里的支部活動,他對民建組織的發展及對會員的關心愛護,盡心竭力。
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已是八十歲老人,衰老無法抗拒,病疼不可避免,“白發多時故人稀”,是生命的自然規律。在民建的大家庭里,與年輕會員一起,三代同會其樂融融,心情特舒暢。看到年輕會員對民建組織的熱愛,對民建工作的熱心,很是欣慰,我們民建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后生可畏,后繼有人。
作為一名老會員,只能談談身邊事,眼中景,心中情。我有民建組織的關懷,有四代同堂兒孫們的孝順,我會快樂生活,盡享世間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