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派聯誼 協力并進
——民建環保支部和民革綜合一支部開展聯誼活動
發布時間:2012-10-15 16:27:12
|
作者: 環保支部李浩
9月11日,民建環保支部和民革綜合一支部開展了一次內容豐富、意義深刻、別開生面的聯誼活動。民建主委齊育華、副主委藍葉培,民革副主委胡兵,蓮都區民建副主委張春華受邀參加了聯誼活動。
此次聯誼活動組織會員們赴蓮都區參觀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典范——碧湖鎮下南山村和大港頭鎮利山村,然后兩個支部圍繞“共敘友誼,共話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美麗鄉村創建行動是市政府今年十大重點工作之一,蓮都區圍繞“養生蓮都,秀美山村”這一主題,按照“民富、村美、風正”的要求,加快推進“四美、三宜”美麗鄉村建設,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取得一定成效。下午3點,兩個黨派32名會員一起驅車前往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點——碧湖鎮下南山村,雖然今年的清明節曾經來過這里,但短短半年的改變還是讓人意外。一下車,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雅致的南山楊梅文化廣場,廣場由舞臺亭、管理房、展示廳和楊梅冰庫等組成,并設有楊梅獻太后、趕集和楊梅仙子三組栩栩如生的雕塑。村內,文化墻、鵝卵石花壇、竹籬笆等特色景觀隨處可見,灰白色的墻、紅磚色的門窗讓人眼前一亮。據介紹,下南山村分為新村和老村兩部分。老村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 2001年7月,“下南山村古民居群”被批準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樸的村貌,淳樸的民風,還曾吸引了電影《女大當婚》和《藍天鴿哨》到這里取景拍攝。古民居的修復是這次下南山村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工程,目前已成為一個集繪畫、攝影合一的鄉村生態旅游的重要景點。除了古民居,楊梅是下南山村的另一張名片,下南山村建造了一個1400多畝的養生楊梅園。把南山舊的古民居村落和連片的生態楊梅基地作為一個鄉村旅游的資源,兩者結合,發展生態旅游,使這個村由原來的楊梅村,變成一個生態旅游村。
走出下南山,我們又趕往利山,很多會員大多都搞不清楚利山在哪里,是什么樣,但想不到的是這里帶來更大的驚喜。沿著蜿蜒的小路進去,忽然眼前一亮,頗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利山——麗山,名副其實的美麗鄉村。這里百畝荷塘讓人嘆為觀止,一條木板路穿過荷塘。走在木板路上,穿行在荷塘中,綠色的荷葉,白色的荷花,飽滿的蓮蓬近在咫尺,讓大家近距離感受荷塘的魅力,女會員們紛紛留下倩影,流連忘返。據大港頭鎮組織委員介紹,這個村是2009年4月開始建設的,原來村里連水泥路都沒有,豬、雞等家禽隨處放養,衛生條件極差。現在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利山人可以很驕傲地說,利山比城區還要美麗。荷塘中的亭子主要材料都是大家從淘寶網上購買成品,村民們自己安裝的。在即將舉辦的全省“建設美麗鄉村,深化千萬工程”現場會,利山村將全力打造畬族風情。
參觀完美麗鄉村,兩個黨派支部在大港頭“在水一方”會議室進行了座談交流。兩個支部圍繞“共敘友誼,共話發展”這一主題,分別介紹了各自支部的組織機構概況,支部工作特色和主要成效,暢述了下步的工作設想。會員們也各自作了自我介紹,就如何拓寬各民主黨派開展活動的空間、不斷提高參政議政的水平和質量等展開了熱烈的交流。民革副主委胡兵和民建副主委藍葉培也介紹了兩個黨派的基本情況和特色。最后民建主委齊育華作了重要講話,齊主委肯定了兩個黨派聯誼的活動形式,活動內容新,情況交流實。同時齊主委也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常交流,互推進。黨派之間要多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二是共履職,講奉獻。通過聯誼,充分整合各自人才、業務、外部條件等資源,形成履職良好氛圍。三是多學習,強素質。只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多學、深學、常學,才能提高黨派會員的素質,才能更好的行使職能。
此次活動,讓會員們感受頗深,大家一致感受到要創造各種機會,加強兄弟黨派之間的互動交流,加深互相溝通了解,從而實現彼此借鑒,共同提高,協力并進。
此次聯誼活動組織會員們赴蓮都區參觀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典范——碧湖鎮下南山村和大港頭鎮利山村,然后兩個支部圍繞“共敘友誼,共話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美麗鄉村創建行動是市政府今年十大重點工作之一,蓮都區圍繞“養生蓮都,秀美山村”這一主題,按照“民富、村美、風正”的要求,加快推進“四美、三宜”美麗鄉村建設,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取得一定成效。下午3點,兩個黨派32名會員一起驅車前往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點——碧湖鎮下南山村,雖然今年的清明節曾經來過這里,但短短半年的改變還是讓人意外。一下車,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雅致的南山楊梅文化廣場,廣場由舞臺亭、管理房、展示廳和楊梅冰庫等組成,并設有楊梅獻太后、趕集和楊梅仙子三組栩栩如生的雕塑。村內,文化墻、鵝卵石花壇、竹籬笆等特色景觀隨處可見,灰白色的墻、紅磚色的門窗讓人眼前一亮。據介紹,下南山村分為新村和老村兩部分。老村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 2001年7月,“下南山村古民居群”被批準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樸的村貌,淳樸的民風,還曾吸引了電影《女大當婚》和《藍天鴿哨》到這里取景拍攝。古民居的修復是這次下南山村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工程,目前已成為一個集繪畫、攝影合一的鄉村生態旅游的重要景點。除了古民居,楊梅是下南山村的另一張名片,下南山村建造了一個1400多畝的養生楊梅園。把南山舊的古民居村落和連片的生態楊梅基地作為一個鄉村旅游的資源,兩者結合,發展生態旅游,使這個村由原來的楊梅村,變成一個生態旅游村。
走出下南山,我們又趕往利山,很多會員大多都搞不清楚利山在哪里,是什么樣,但想不到的是這里帶來更大的驚喜。沿著蜿蜒的小路進去,忽然眼前一亮,頗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利山——麗山,名副其實的美麗鄉村。這里百畝荷塘讓人嘆為觀止,一條木板路穿過荷塘。走在木板路上,穿行在荷塘中,綠色的荷葉,白色的荷花,飽滿的蓮蓬近在咫尺,讓大家近距離感受荷塘的魅力,女會員們紛紛留下倩影,流連忘返。據大港頭鎮組織委員介紹,這個村是2009年4月開始建設的,原來村里連水泥路都沒有,豬、雞等家禽隨處放養,衛生條件極差。現在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利山人可以很驕傲地說,利山比城區還要美麗。荷塘中的亭子主要材料都是大家從淘寶網上購買成品,村民們自己安裝的。在即將舉辦的全省“建設美麗鄉村,深化千萬工程”現場會,利山村將全力打造畬族風情。
參觀完美麗鄉村,兩個黨派支部在大港頭“在水一方”會議室進行了座談交流。兩個支部圍繞“共敘友誼,共話發展”這一主題,分別介紹了各自支部的組織機構概況,支部工作特色和主要成效,暢述了下步的工作設想。會員們也各自作了自我介紹,就如何拓寬各民主黨派開展活動的空間、不斷提高參政議政的水平和質量等展開了熱烈的交流。民革副主委胡兵和民建副主委藍葉培也介紹了兩個黨派的基本情況和特色。最后民建主委齊育華作了重要講話,齊主委肯定了兩個黨派聯誼的活動形式,活動內容新,情況交流實。同時齊主委也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常交流,互推進。黨派之間要多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二是共履職,講奉獻。通過聯誼,充分整合各自人才、業務、外部條件等資源,形成履職良好氛圍。三是多學習,強素質。只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多學、深學、常學,才能提高黨派會員的素質,才能更好的行使職能。
此次活動,讓會員們感受頗深,大家一致感受到要創造各種機會,加強兄弟黨派之間的互動交流,加深互相溝通了解,從而實現彼此借鑒,共同提高,協力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