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一支部喜迎新
發布時間:2013-03-06 10:44:41
|
作者: 陳歡歡
1月27日,綜合一支部到松陽石倉古民居開展迎新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迎新”,既歡迎新會員,又迎接農歷新年。
松陽縣石倉古民居,位于松陽縣大東壩鎮,從麗水市區出發,行車約一個半小時便可到達。小山村依山而建,分外幽靜。村里的古民居原來應該是鄉紳的大宅,廳堂交錯相連,左轉右繞,好比迷宮。解放后政府將大宅分配給村民,現在一座大宅估計有20-30戶人家。
跨過門檻,即入天井,井中皆飾以花草,草狗野貓趴于其間,懶懶地享受冬日暖陽。民居左右為廳,村民散居其間,正前方為堂,皆供有先祖排位。古民居的格局大概如此。
作為迎新活動,在這個小山村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城市中漸漸逝去的“年味”。今天剛好是個好天氣,村民紛紛選擇今日“掃塵”,“掃塵”作為一項民俗,即是一次年前的大掃除,又寓意去舊迎新,掃去塵土,迎接新年。年味彌漫在整個小山村里,村民們殺豬、宰羊、做豆腐、打年糕,為即將到來的年做著準備,更滿懷希望地等待著外出打工的家人回家團圓。在一座古民居里,我們還看到了正在裝飾的“龍燈”,村民向我們熱情地介紹著新年要做的工作,祭祖、舞龍……中午,我們在農家吃著農家飯,喝著村民自釀的米酒,熱烈地討論著各自的生活、工作;討論市委會的工作報告,談論支部來年的工作和發展;熱烈歡迎今年入會的新會員,感謝他們給我們支部帶來新鮮的血液,使我們支部永葆青春!熱烈的氣氛,溫暖的畫面,仿佛是支部提前過大年,大家團圓吃年夜飯一般,深刻感受到黨派的溫暖、支部的溫情。
游走山村,也讓我感受到城市化給山村帶來的改變,一路看來,村中或老或小,幾乎不見中青年人。可想,青壯年必定是到城市打工去了。城市化,讓山里人走出去,為城市做貢獻,同時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更改善了他們的生活。但同時也帶來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下的都是弱勢群體。他們的生活因為缺乏青壯年勞動力而變得更加艱辛,跟隨爺爺奶奶長大的兒童也會因為缺乏父母的教育、關愛而讓他們的童年顯得不完整,甚至畸形發展。這一社會問題真心需要得到大家的關注。
松陽縣石倉古民居,位于松陽縣大東壩鎮,從麗水市區出發,行車約一個半小時便可到達。小山村依山而建,分外幽靜。村里的古民居原來應該是鄉紳的大宅,廳堂交錯相連,左轉右繞,好比迷宮。解放后政府將大宅分配給村民,現在一座大宅估計有20-30戶人家。
跨過門檻,即入天井,井中皆飾以花草,草狗野貓趴于其間,懶懶地享受冬日暖陽。民居左右為廳,村民散居其間,正前方為堂,皆供有先祖排位。古民居的格局大概如此。
作為迎新活動,在這個小山村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城市中漸漸逝去的“年味”。今天剛好是個好天氣,村民紛紛選擇今日“掃塵”,“掃塵”作為一項民俗,即是一次年前的大掃除,又寓意去舊迎新,掃去塵土,迎接新年。年味彌漫在整個小山村里,村民們殺豬、宰羊、做豆腐、打年糕,為即將到來的年做著準備,更滿懷希望地等待著外出打工的家人回家團圓。在一座古民居里,我們還看到了正在裝飾的“龍燈”,村民向我們熱情地介紹著新年要做的工作,祭祖、舞龍……中午,我們在農家吃著農家飯,喝著村民自釀的米酒,熱烈地討論著各自的生活、工作;討論市委會的工作報告,談論支部來年的工作和發展;熱烈歡迎今年入會的新會員,感謝他們給我們支部帶來新鮮的血液,使我們支部永葆青春!熱烈的氣氛,溫暖的畫面,仿佛是支部提前過大年,大家團圓吃年夜飯一般,深刻感受到黨派的溫暖、支部的溫情。
游走山村,也讓我感受到城市化給山村帶來的改變,一路看來,村中或老或小,幾乎不見中青年人。可想,青壯年必定是到城市打工去了。城市化,讓山里人走出去,為城市做貢獻,同時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更改善了他們的生活。但同時也帶來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下的都是弱勢群體。他們的生活因為缺乏青壯年勞動力而變得更加艱辛,跟隨爺爺奶奶長大的兒童也會因為缺乏父母的教育、關愛而讓他們的童年顯得不完整,甚至畸形發展。這一社會問題真心需要得到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