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迎來送往往往會成為腐敗的溫床。為了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營造“干凈干事”的廉潔氛圍,1月19日,民建綜合一支部組織會員到麗水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巖泉街道卻金館村開展以廉政教育為主題的支部活動。
卻金館村坐落在麗水城東北約20公里的桃花嶺上,是舊時麗水通往縉云的官道,走進村莊,綠樹成蔭,雞犬相聞,幽長的括蒼古道穿村而過。然而古村的聞名卻并非因為這里曾經是繁華的古驛站,而是因為這里是“廉”、“孝”文化的搖籃。
相傳在明朝宣德五年(1430),江西人何文淵出任溫州知府,他在任六年,勤政愛民,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深得溫州百姓的愛戴和敬重。然而離任時卻由于廉潔奉公,結果兩袖清風,居然連一頂轎子也雇不起,只能身背行囊步行上路。溫州的民眾獲知后,紛紛解囊籌資,派人連夜追趕欲贈金相助,在桃花嶺上的劉山驛站終于追上了何文淵,然而何公感念百姓的盛情,卻沒有接受贈金,并于次日留下贈金悄然上路。上演了一曲“何公清風廉為要,卻金美名萬年傳”的清廉佳話。
綜合一支部會員認真聽取了講解員關于何文淵廉政故事的講解,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歷代文人墨客對卻金故事的頌揚肯定。大家一致認為,廉政教育不是哪一個人或者哪一個黨的事情,而是所有國人共同的事情。所謂廉政教育,就是通過對公民進行廉潔方面的教育,來營造廉潔奉公,誠信守法的社會氛圍,以達到規范和約束個體行為的目的。反腐倡廉不僅要有健全的制度和機制,更要有人人關心,主動參與的自律意識、參與意識、和監督意識,我們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更要自覺主動地參加到反腐倡廉的的活動中來,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不斷反省深思自身行為,克服廉政教育與我無關等不正確的認識。營造良好廉政氛圍是每一位國人共同任務的重要意義,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努力以微燭之光聚成廉政的天清云淡!
同時,我們在該村還接受了孝道文化的教育,對該村孝子陳登朝的事跡贊嘆不已,在宏揚孝道的圣旨牌坊前,會員們紛紛表示,說孝道容易,成孝道難。在這物欲橫流、工作就業壓力巨大且人情日益淡漠的年代,這樣的孝文化教育尤其重要。
春節,綜合一支部全體會員送大家兩句詩:清風兩袖心自在,孝奉雙親情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