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是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市政協副主席、市委會主委齊育華,中共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周正春,市委會副主委計勇強、封兵林帶領綜合二支部全體會員,在松陽縣政協副主席周永龍、縣委統戰部副部長程松的陪同下,懷著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老區人民的深情厚誼,來到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松陽縣安岱后村開展學習活動,捐贈20000元用于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并為該村3名“三老”人員送去慰問金。
上午,經兩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于11時來到森林環抱、氣候涼爽的避暑勝地——安岱后。村支部書記陳可喜帶大家游覽了安岱后村,參觀了紀念館,并在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師部舊址紅軍主會場詳細講述了紅軍挺進師在安岱后期間的革命歷史。安岱后村隸屬安民鄉,位于松陽縣西南邊境,距縣城60余公里,與龍泉市接壤。村莊坐落在海拔800米的山地上,村后背靠海拔1502米的箬寮峴。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到抗日戰爭期間,粟裕、劉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松陽,把安岱后作為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據點,在浙西南開展了三年游擊戰爭和土地革命運動。
下午,民建綜合二支部援建安岱后愛國主義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捐贈儀式在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碑前舉行。安民鄉黨委書記陳新軍介紹了該鄉總體情況和安岱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規劃。在熱烈的掌聲中,綜合二支部主委俞國友把2萬元捐款交到安岱后村村民主任手中;齊育華、周正春、俞國友向3位“三老”人員送上每人600的慰問金。周正春在講話中指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犧牲生命換來的,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民建先輩積極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支持新中國的建設發展,值得我們學習,大家要陶冶情操、抵制腐朽,為祖國做更大貢獻。
齊育華用三句話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一是走紅軍路,議革命史,深受教育;二是看新農村,走進農戶,訪貧問苦;三是多黨合作,為民服務,多干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