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市政協副主席、民建市委會主委、市殘聯理事長齊育華帶領市政協委員聯絡處處長徐群雄、民建市委會辦公室主任俞豪鋒,到其結對幫扶扶貧重點村、治水工作聯系村——青田縣臘口鎮大坑村慰問貧困殘疾人,督查飲用水工程和道路拓寬項目進展情況。青田縣政協副主席呂大德,臘口鎮鎮長黃鳴君、人大主席傅小彬等陪同。
在大坑村活動室門口,齊育華一行集中慰問了15名貧困殘疾人,并向每人送上500元的慰問金。齊育華關切地詢問殘疾人的身體、生活、生產等情況,鼓勵他們積極康復、樂觀生活、自力更生,要求鎮黨委政府、村“兩委”多多關愛、幫助他們,并表示市殘聯將繼續給予關注與關心。
隨后,齊育華召集大坑村“兩委”班子、全體黨員、村民小組組長和村民代表召開會議,廣開言路,共商工作。黃鳴君和村“兩委”班子先后匯報了大坑村已經完成和正在開展的工作。針對該村飲用水工程和道路拓寬項目進展十分緩慢的現狀,齊育華動員與會人員直抒己見。村民代表紛紛發言,提出了不少意見建議。
在認真聽取工作匯報和村民代表意見后,齊育華作了情真意切、語重心長、擲地有聲的講話。他說,自去年12月聯系大坑村以來,先后進村入戶調研過幾次,也與村“兩委”班子共同商議確定了結對幫扶項目,并兩次派人前來督查。目前,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坑村雖然建起了垃圾站,購買了垃圾車,發放了垃圾筒,聘請了保潔員,進行了河道清理,村容村貌有所改善,但是飲用水工程和道路拓寬項目建設力度不大、辦法不多、進度太慢。為此,他要求,村“兩委”班子要統一思想,村民要提高認識,著力破解難題,推進項目建設。一是要有“遺憾感”。大坑村距離麗水城區僅30分鐘車程,公路沿線村莊都比較發達,且青田縣屬我市經濟發達縣,而大坑村竟然這么落后,公路這么狹窄彎曲,有的私人房子蓋得這么漂亮,但集體公共設施相比之下反差這么明顯,部分自然村飲用水還有困難,我確實感到不解,大家也應該覺得遺憾和痛心。對此,大家必須從思想根源上找到落后的原因、趕趟的辦法,痛定思痛,奮起直追。二是要有“團結心”。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勝利。村“兩委”班子特別是黨支部書記和村民主任,要加強溝通與交流,齊心協力帶動經濟發展、村民致富,不辜負黨員和村民的信任。廣大村民要大力支持、積極配合村“兩委”班子工作,要有全局意識、長遠眼光和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才能加快飲用水工程和道路拓寬項目建設,才能建成美麗幸福新大坑。三是要有“干事的勁”。這勁是想干事的“干”勁,有了這種目標和追求,才會有激情和動力。這勁是敢干事的“闖”勁,只有敢為人先、開拓創新,才能解決新情況、新問題。這勁是會干事的“巧”勁,要順利推進大坑村的飲用水工程和道路拓寬項目建設,必須講求方法策略,利用好村里的資源,爭取到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這勁是干成事的“韌”勁,面對當前遇到的艱難險阻,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四是要有“致富的夢”。“中國夢”是全體人民的夢,對于農民來說“中國夢”就是“致富夢”。我希望每位村民都要懷揣夢想,追逐夢想,通過從事來料加工、竹木加工或建立蔬菜基地、養殖基地等途徑實現夢想;希望村“兩委”班子擰成一股繩,做好發展規劃,爭取致富項目,帶動就業致富。最后,齊育華表示,他本人和民建市委會一定會充分發揮優勢,整合各種資源,一如既往地給予支持和幫助,共同推動大坑村經濟發展和“五水共治”工作。
呂大德希望臘口鎮和大坑村珍惜齊育華副主席的關心與厚愛,趁勢而上,借力發展。希望村“兩委”班子真正團結起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克服“等、靠、要、懶、搶”等思想,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辜負齊育華副主席的期望。他表示今后將關注大坑村的發展,力所能及地予以支持。
黃鳴君要求村“兩委”班子抓住市領導聯系大坑村的機遇,深刻領會齊育華副主席的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造福村民”上來,抓緊制訂飲用水工程和道路拓寬項目建設的實施方案,努力做通少數村民的思想工作,用好結對幫扶資金,爭取早日動工建設,早日投入使用。同時,他表示鎮政府將在資金等各方面,給予該村最大限度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