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下午,經市委會邀請,重慶市政協常委、紅巖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重慶紅巖歷史博物館館長、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館長、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客座政治教授、重慶市委黨校客座教授、研究館員等有著多種頭銜并享受國務院特殊專家津貼的厲華教授不遠萬里來麗水為我們作了一場精彩的《從國共兩黨之比較看中國民主建國會的建立》的專題報告。全體市直及蓮都區會員參加并認真聆聽了講座。
厲華教授從四個方面與全體民建會員一起回顧了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演變:一是蔣介石1943年的《中國之命運》與1945年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 》的比較;二是從國共文獻研究看中國歷史;三是國共兩黨的歷史功績;四是堅持一個國家的民族立場。
厲華教授特別強調了中國共產黨的四大功績:一是理論上確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體系、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胡錦濤科學發展觀、習近平實現中國夢;二是確立革命的三大法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三是推翻三座大山,創建新中國;四是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厲華教授還從中國民主建國會建立之初的背景、力量、特點、階段等作了特別精彩的講述:
政治經濟背景:四大家族官僚資本憑借其政治上的特權,操縱了整個蔣管區經濟命脈,民族工業不斷遭到排擠和兼并。
兩方面的力量:一部分是以黃炎培為首的職教社為骨干的與工商界有密切聯系的文化教育界的中上層知識分子;一部分是以胡厥文為代表的遷川工廠聯合會的成員及與他們有聯系的民族工商業者;
六個特點:1.“不與人斗爭”;2.“本會別于一般黨同伐異之政黨,但仍須辯明是非,為人民謀幸福,不受任何威脅,力爭公道;3.“本黨各分子均有正當社會崗位,沒有以政治為職業者,決不做某一黨某一派之尾巴;但亦決不排斥任何黨派,對于人民有利之行動,我們都贊成,反之,有害于民之行動,我們堅決反對”;4.“本會提倡民主,力避少數人負責,多數人旁觀”,5.“本會不采用固定領袖”;6.“本會現雖以產業及文化教育界人士為主體,但本會十分注意從業青年之培養”。
四個階段:1.國事為重——國家大事重于個人、重于企業,無國何有家;2.勝而不利——為之奮斗、公而忘私,迎來了勝利卻面臨倒閉、虧損;3.與聞國事——經濟上權利必須要有政治地位;4.共商大業——擁護中共“五一口號”,接受領導,參加新政協。
講座后,齊育華主委為全體會員留下了三個思考題:1.黨的歷程非常不容易,為啥黨內斗爭這么復雜?2.民主建國會1945年在重慶成立,民建在這期間發揮的作用和貢獻之大(財產、精力)有目共睹,現階段“新常態下”我們應該做些什么?3.新會員、廣大會員今后在組織當中,如何發揮一份子作用,如何為建設“美麗幸福新麗水”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