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 古今行
——麗水民建環保支部赴南京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發布時間:2015-06-23 10:29:20
|
作者: 環保支部 劉君勇
夏初上,環保支部南京游。
紀英烈,悼亡魂;賞美景,品美食。
站在世界第九高樓——紫峰大廈,領略南京城面貌。
高樓林立間,夾雜著許多古老的建筑——現代文明與古代文明相得益彰。
歷經幾百年風雨的明古城墻,依然像忠誠的侍衛守護著南京;
傳承了千百年文化的秦淮河,仿佛看到了當年的文人騷客。
玄武湖的寬廣,體現了南京人的胸懷;
莫愁湖的秀氣,體現了南京人的質樸;
中山陵的偉岸,體現了南京人的底蘊。
幾十年前,雨花臺成為了十萬英烈的斷頭臺,也為我們后輩詮釋了什么叫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什么叫拋頭顱、灑熱血。
他們的血染紅了華夏大地,他們的精神激勵著新一代的我們,為了中國的安定繼續奉獻青春。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一個記錄30萬同胞被殘殺,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悲戚和憤怒的,時刻提醒我們勿忘國恥的紀念館。
有國才有家,國強則家興,國強則民強。
可以原諒,但不可以忘卻!
紀英烈,悼亡魂;賞美景,品美食。
站在世界第九高樓——紫峰大廈,領略南京城面貌。
高樓林立間,夾雜著許多古老的建筑——現代文明與古代文明相得益彰。
歷經幾百年風雨的明古城墻,依然像忠誠的侍衛守護著南京;
傳承了千百年文化的秦淮河,仿佛看到了當年的文人騷客。
玄武湖的寬廣,體現了南京人的胸懷;
莫愁湖的秀氣,體現了南京人的質樸;
中山陵的偉岸,體現了南京人的底蘊。
幾十年前,雨花臺成為了十萬英烈的斷頭臺,也為我們后輩詮釋了什么叫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什么叫拋頭顱、灑熱血。
他們的血染紅了華夏大地,他們的精神激勵著新一代的我們,為了中國的安定繼續奉獻青春。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一個記錄30萬同胞被殘殺,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悲戚和憤怒的,時刻提醒我們勿忘國恥的紀念館。
有國才有家,國強則家興,國強則民強。
可以原諒,但不可以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