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感恩老兵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發布時間:2015-09-17 15:33:43
|
作者: 商貿支部 李海振
從1945年到2015年,整整七十年的春秋過去了。當年浴血沙場的戰士如今在世的已不足萬人。有人說,知道今年反法西斯70周年要搞得這么隆重嗎,因為可能下一個十周年就沒有抗戰老兵了。看到這句話心中無比的酸疼。在閱兵儀式上老兵方陣的鏡頭前不免看到在車上默默抹眼淚的老兵爺爺,那一幕真的特別讓人動容,讓人記憶深刻。我們看過無數的英雄事跡,卻欠你們一句,感恩,感恩你們無悔堅定的付出,向抗戰老兵們敬禮!
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的舉行了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備受世界矚目。與以往國慶閱兵不同的是,這次的閱兵不僅僅是簡單的慶祝儀式,而是對歷史的紀念與沉思,對未來的展望與宣示。盡管曾經遭受到過迫害,但是我們仍然為我們現在強盛的國家而感到自豪!70年后的今天,中國人民隆重紀念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舉行盛大閱兵式,是向世界表明中華民族共御外侮,不屈不撓的斗志以及弘揚民族精神、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更反映出中國謀求共同發展、和平崛起的步伐。
有首民謠:“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親骨肉送他上戰場。”生在今天的我們,永遠無法體會曾經那段歷史給那一代人帶來了怎樣的轉變,無法體會曾經的那些顛沛流離、死生與苦痛,也無法想象當時他們擁有著怎樣的風骨與堅毅。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要緬懷先烈,感恩他們做出的犧牲,感恩無數革命老兵為我們所付出的。同時不要忘記歷史,銘記歷史,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發憤圖強。
今天的中國,向這個世界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對于歷史,最好的注釋方式就是紀念。在氣勢磅礴的閱兵方陣中,走來的不僅僅有我們國家的年輕軍人,還有共同參加抗戰的各國家、各名族的兄弟。是他們,用血染的風采為共和國書寫下不朽的篇章;為民族贏得解放,為國家贏得新生。70年前曾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繼承抗日烈士遺志,大力弘揚抗戰精神,堅定不移地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抗戰歷史、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和榮譽、捍衛國家的領土主權完整,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今天的中國,五星紅旗高高飄揚,飄揚的不僅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信念,更是人民對國家那段不堪回首血淚史深深地紀念。愈是深遠的歷史,愈能磨亮不能忘卻的記憶。也只有銘記這段深刻的歷史,才能讓這歷史成為文明。只有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我們的中國夢,中華民族的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的中國夢,一定會成為大同世界的中國夢,一定會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的舉行了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備受世界矚目。與以往國慶閱兵不同的是,這次的閱兵不僅僅是簡單的慶祝儀式,而是對歷史的紀念與沉思,對未來的展望與宣示。盡管曾經遭受到過迫害,但是我們仍然為我們現在強盛的國家而感到自豪!70年后的今天,中國人民隆重紀念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舉行盛大閱兵式,是向世界表明中華民族共御外侮,不屈不撓的斗志以及弘揚民族精神、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更反映出中國謀求共同發展、和平崛起的步伐。
有首民謠:“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親骨肉送他上戰場。”生在今天的我們,永遠無法體會曾經那段歷史給那一代人帶來了怎樣的轉變,無法體會曾經的那些顛沛流離、死生與苦痛,也無法想象當時他們擁有著怎樣的風骨與堅毅。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要緬懷先烈,感恩他們做出的犧牲,感恩無數革命老兵為我們所付出的。同時不要忘記歷史,銘記歷史,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發憤圖強。
今天的中國,向這個世界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對于歷史,最好的注釋方式就是紀念。在氣勢磅礴的閱兵方陣中,走來的不僅僅有我們國家的年輕軍人,還有共同參加抗戰的各國家、各名族的兄弟。是他們,用血染的風采為共和國書寫下不朽的篇章;為民族贏得解放,為國家贏得新生。70年前曾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繼承抗日烈士遺志,大力弘揚抗戰精神,堅定不移地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抗戰歷史、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和榮譽、捍衛國家的領土主權完整,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今天的中國,五星紅旗高高飄揚,飄揚的不僅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信念,更是人民對國家那段不堪回首血淚史深深地紀念。愈是深遠的歷史,愈能磨亮不能忘卻的記憶。也只有銘記這段深刻的歷史,才能讓這歷史成為文明。只有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我們的中國夢,中華民族的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的中國夢,一定會成為大同世界的中國夢,一定會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