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繼續(xù)前行
——參加市委會愛國主義教育培訓有感
發(fā)布時間:2016-09-23 17:15:16
|
作者: 建設支部 藍雪華
6月25-30日,我有幸參加市委會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參觀了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舊址陳列館,著名的白公館、渣滓洞,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憾,感想頗多。
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舊址陳列館是回顧民建歷史、弘揚民建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民建積極投身國家的成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堅持與中共親密合作的重要見證。70多年前,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等民建先賢,在西南實業(yè)大廈發(fā)起成立了中國民主建國會,并積極投身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在這里,我們更加直觀、生動地了解、感受民建的光榮歷史,感受民建先賢締造本會的初衷與理想,在回望歷史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了解。
也許是小說《紅巖》對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也許是江姐、許云峰、小蘿卜頭……這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對我的震撼太過于持久和強烈。懷著朝圣般的崇敬,帶著些許的朦朧和神秘,親眼目睹了白公館、渣滓洞的一切。大院的墻上處處寫著“策反標語”,時刻想瓦解革命人士的意志。刑訊室里,用木頭搭建的吊人木架至今還完好地立在那里;皮鞭、鋼鞭、老虎凳、電椅、火盆、烙鐵、竹簽、狼牙棒……十八般刑具靜靜地擺放在那里。盡管流失的歲月使這些刑具上爬滿了灰塵和銹斑,但依然能使人感覺到它的猙獰與殺氣。院中的牢房都是3米見方的小屋,黑暗、潮濕、陰冷,從介紹中可以看出每個房間住10 人左右,房中唯一通風的地方是那個巴掌大的窗戶。看到那一張張發(fā)黃的照片時,想到革命烈士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看到他們當年如火一樣的青春年華全部被禁錮在這方寸之地,而為了人民的幸福和革命的勝利,他們寧愿把牢底坐穿。在這里,一些變節(jié)的人把自己的人格丟進了“地獄”,英勇不屈的人把節(jié)操帶入了天堂。如今,昔日的主人都已逝去,它埋藏了無數英雄先烈的忠魂,也給后人留下了比金子還要貴重的精神。這種精神所體現(xiàn)的是革命者的遠大理想和奮斗精神,它凝聚了我們民族的堅定信念、偉大的人格力量、坦蕩的浩然正氣和無私的奉獻胸懷。
學習回來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那一個個錚錚不屈的紅巖魂,是中國魂,是民族魂。我將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推動民建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
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舊址陳列館是回顧民建歷史、弘揚民建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民建積極投身國家的成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堅持與中共親密合作的重要見證。70多年前,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等民建先賢,在西南實業(yè)大廈發(fā)起成立了中國民主建國會,并積極投身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在這里,我們更加直觀、生動地了解、感受民建的光榮歷史,感受民建先賢締造本會的初衷與理想,在回望歷史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了解。
也許是小說《紅巖》對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也許是江姐、許云峰、小蘿卜頭……這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對我的震撼太過于持久和強烈。懷著朝圣般的崇敬,帶著些許的朦朧和神秘,親眼目睹了白公館、渣滓洞的一切。大院的墻上處處寫著“策反標語”,時刻想瓦解革命人士的意志。刑訊室里,用木頭搭建的吊人木架至今還完好地立在那里;皮鞭、鋼鞭、老虎凳、電椅、火盆、烙鐵、竹簽、狼牙棒……十八般刑具靜靜地擺放在那里。盡管流失的歲月使這些刑具上爬滿了灰塵和銹斑,但依然能使人感覺到它的猙獰與殺氣。院中的牢房都是3米見方的小屋,黑暗、潮濕、陰冷,從介紹中可以看出每個房間住10 人左右,房中唯一通風的地方是那個巴掌大的窗戶。看到那一張張發(fā)黃的照片時,想到革命烈士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看到他們當年如火一樣的青春年華全部被禁錮在這方寸之地,而為了人民的幸福和革命的勝利,他們寧愿把牢底坐穿。在這里,一些變節(jié)的人把自己的人格丟進了“地獄”,英勇不屈的人把節(jié)操帶入了天堂。如今,昔日的主人都已逝去,它埋藏了無數英雄先烈的忠魂,也給后人留下了比金子還要貴重的精神。這種精神所體現(xiàn)的是革命者的遠大理想和奮斗精神,它凝聚了我們民族的堅定信念、偉大的人格力量、坦蕩的浩然正氣和無私的奉獻胸懷。
學習回來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那一個個錚錚不屈的紅巖魂,是中國魂,是民族魂。我將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推動民建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