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臺州
我的位置:主頁  > 地方信息 > 臺州
民建臺州市委會:關于促進我市“十一五”期間民營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若干建議
發布時間:2005-05-24 12:54:41
  |  
作者: 撰稿王軍祥

《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36條)的出臺,對于優化民營中小企業參與公平競爭的環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指導意義,尤其對以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為主要特征的臺州經濟持續發展拓寬了空間,對市委提出的“工業立市”戰略的順利實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民營中小企業的地位與作用
綜觀我市民營中小企業發展,其地位作用己充分顯示。一是民營中小企業己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到2004年底,臺州市中小企業實現工業銷售產值2705.04億元,(注:按照國家大中小型企業劃分標準,把鄉鎮企業近似地看作民營中小企業)比1998年增長128.1%,實現稅金75.48億元,利潤 123.88 億元,分別比1998年增長166%與 119.76%,2004年工業銷售產值己占全市的94 %,出口交貨值為493.59億元,占全市的98%。二是民營中小企業對社會的貢獻進一步凸現。到2004年底,臺州市共有民營中小企業88909家,安排勞動就業150萬人,1998年安排勞動就業100萬人,6年共吸納城鄉就業人員50萬人。有數據顯示,在中國大型企業創造一個就業崗位需要投入資本22萬元,中型企業創造一個就業崗位需投入12萬元,小型企業創造一個就業崗位只需投入8萬元。臺州市年銷售在3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僅30多家,因而大量的民營中小企業為社會提供了90%以上的就業機會,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的最大來源,對GDP的貢獻、財政收入的增長和社會的穩定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三是民營中小企業己成為城鄉一體化的推進者。臺州原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區,改革開放前一直居全省倒數行列。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農村工業化起步,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經過八、九十年代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和150多個塊狀型工業集聚區,有力地推動了人口、資金等要素的流動和集聚,促進了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了城市化進程。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
二、主要問題
1、資源制約。土地是制約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在園區、開發區招商引資政策措施中,企業越大報批土地越容易,面積越大地價越低,大企業不僅有主要領導聯系,而且成立工作班子。而民營中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不僅沒有優惠政策,而且征用審批環節多、時間長、難度大,以致具備擴張動機和能力的大批中小企業紛紛外遷。據統計,2001—2004年臺州民營中小企業因擴大再生產無法供地而外遷的占外遷總數75%以上。究其原因民營中小企業用地未被納入法規,沒有引起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重視;在領導觀念上,更因扶持大企業旗幟效應明顯,卻忽視了民營中小企業的疊加效應;在政績觀上,片面追求形象工程,非生產用地擠占大量用地指標,片面追求以地生財搞房地產開發等。融資貸款難又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據省中小企業局對362家企業調查,有45.7%的企業認為制約民營中小企業發展是融資困難,有66.4%的企業認為不易獲得貸款,其中50%的小企業反映貸款難、手續繁、期限短。究其原因是金融系統高高在上,缺泛對民營中小企業的深度了解,看到的往往是表面上的風險,未從經營企業的理念去思考,不僅失去了市場,亦使中小企業失去了獲貸的機會;在關注度上,中小企業客觀上自我推介固然不夠,而政府卻又沒有行之有效的舉措。另外還有人才引進、獲得新技術等要素資源制約著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
2、要素成本高,待遇不公?,F行的土地、融資貸款、人才引進、稅收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對中小企業落差大?,F行的土地政策不僅使中小企業難以獲得土地,即使獲得,相對成本要比大企業高1—2倍;現行的融資貸款政策更使民營中小企業難以獲得資金,即使獲得,相對等額資金成本遠高于大企業;現行的稅收政策不僅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即使獲得一般納稅人亦分為A、B、C等級,實際稅負偏重于中小企業,以致一些民營中小企業“鋌而走險”;現行的“扶優扶強”、“龍頭骨干”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與民營中小企業無緣,更因民營中小企業欠強欠優,即使正常辦理亦往往因種種原因而消耗更多的財力、物力和精力。僅此種種,足以使民營中小企業要素成本提高。
3、貿易壁壘,影響民營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化的步伐。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民營中小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中遭遇日益頻繁的反傾銷、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以日用消費品為主的產業特色和區域經濟發達的經濟格局在有利于中小企業擴大出口的同時,也因參與企業量大面廣和大量產品低質低價更容易招致各類貿易壁壘,亦因在技術、管理、信息、人才等方面落后于大企業和外資企業,難以在短期內有能力應對各種壁壘,民營中小企業通常在拿了訂單、簽了合同,有的甚至到了交貨期才去做相關的認證,往往使出口的產品達不到認證的要求。世界經濟論壇上,跨國公司的總裁們也提出了電子商務將成為我們新的貿易壁壘。一時之間,那些沒有采用電子商務的商家,特別是眾多的民營中小企業將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加入世貿組織后接踵而至的貿易壁壘事件制約著民營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化發展的步伐。
4、“低、散、小”的現狀困擾著民營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據2004年統計報表顯示,臺州88909家企業中,平均企業規模僅為313萬元,80%的產品為中低檔產品,生產5年以上的產品占60%。這些企業主要以勞動密集產業為主,表現為產業層次低、技術含量不足、產品檔次不高、終端產品少、企業分布散、組織管理結構較原始等現象,嚴重困擾著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對策建議
根據國務院出臺的36條和市三次黨代會提出的把臺州建設成長三角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中國民營經濟創新示范區的要求,各級政府要把發揚臺州人敢為人先精神,主動創造公平的政策環境,積極破解要素制約,綜合協調民營中小企業發展作為“十一五”期間臺州工業經濟的指導思想之一。
1、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36條,優化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政策環境。
36條己對非公經濟在市場準入、財稅金融、社會服務、權益保障、自身素質提高、政府監管、指導協調等七方面明確地作出了指導性意見,對于區域經濟來說,要使36條得以全面的貫徹落實必須創造公平的法律政策環境,保護民營中小企業公平競爭的權利。盡快調整融資貸款、市場準入、土地使用、稅收規定、扶持政策等一系列制約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地方政府要按照36條制定相應的規范性文件,為民營中小企業確立在時空上國際化、地位上公平化、內容上系統化、操作上制度化、政府責任上服務化的環境。按照36條、《行政許可法》、《中小企業促進法》規定,具體制訂相關的管理辦法及條例。同時要加強執法監督,強化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健全完善中小企業申訴、檢舉制度;并從建立對政府和部門維護中小企業依法參與公平競爭權利的責任目標考核制度。根據臺州民營中小企業比重大的現實基礎,本著提高領導的關注度、政策的傾斜度、縮小待遇的不平衡度的高度,針對面廣量大的民營中小企業制訂扶持政策,特別對成長型民營中小企業要有強有力的激勵措施。
2、破解要素制約,建立民營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機制。
一是要對民營中小企業的生產用地作出規劃,劃出一定比例的地塊采用租用及招投標,統一標準、統一建造標準廠房,明確產權,保障民營中小企業公平合理地獲得生產用地,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效率。鼓勵工業園區資產經營公司、房地產開發企業、村集體以資金或土地入股方式以工業園區為發展平臺參與標準廠房建設,積極鼓勵推行建設多層標準廠房。整合提升現有工業園區,充分發揮塊狀經濟優勢,制訂政策引導中小企業搬遷到工業園區發展,使用多層標準廠房。
二是要建立配套完整的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在規范管理的前提下,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可由地方政府或資本雄厚、信譽良好的企業發起組建,亦可由現有中小銀行建立分支機構,吸納民間資本入股這些銀行,同時允許地下錢莊合法化和公開化,從而拓寬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解決民營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退出機制;在民營中小企業中開展票據和貼現等銀行中間業務,使民營中小企業能迅速籌措到生產經營所需的短期資金。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各級政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發揮臺州現有30多家擔保公司的作用,放大資金擔保比例。政府要盡快建立區域性的信用再擔保機構,規范運作制度。現有市級500萬元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可以說是杯水車薪,甚至不及一個大企業的免稅額,必須相應地放大基金額度,用于民營中小企業的創業、扶持、展覽、培訓等。
三是要建立完善科技創新和轉化、人才引進與培育、社會保障等機制,同時要建立健全人才、技術、信息、財務、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為民營中小企業引進各類人才、取得適用技術、獲得有效信息,完善企業管理等創造良好的操作平臺。特別在人才引進與培育上加大力度,政府要樹立沒有人才就沒有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人才觀,以優惠的政策和寬松的環境吸引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以強有力的社會保障留住人才,以人為本和自我價值充分得以實現的理念用好人才,以緩解緊缺和提高整體素質為原則培育人才,以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共同出資的經費保障模式建立人才培育的長效機制,以“國民待遇”合理流動的原則,建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人才發展觀,為民營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3、加強自身建設,轉變民營中小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
一是要克服過去粗放型的經營模式,發揮自身優勢,實施“專、特、精”的策略?!皩?、特、精”戰略是中小企業培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基本戰略選擇。民營中小企業要發揮其“小”的特長,專注于某一兩個方面的優勢形成核心競爭力,做成“強”的企業,有競爭力的企業。民營中小企業要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避免與大企業直接進行量的競爭,要從競爭對手和市場空缺中尋找機會,創造“先發制人”的優勢,爭取成為市場的先入者。 民營中小企業要徹底摒棄“小而全”的經營思想,逐步由“小而全”企業向“小而精”、“小而?!?、“小而高”的專業化企業發展,把自己業務做到足夠專業,真正做到與眾不同,形成特色和專業優勢。
二是要加強引進外資,提升技術和產品檔次。長期以來,民營中小企業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民間資本的聚集和投入,外資的利用一直落后于其它地區。從整體上講,跨國公司的整體技術水平明顯高于臺州相關企業,尤其對缺乏研發能力的民營中小企業是很好的技術擴散源,通過與跨國公司相互合作和競爭,可以把握技術發展的潮流,快速引進和吸收先進技術,提升產品檔次,這既節省了先期研發的資金投入,也縮短了技術進步的時間。
三是要培育核心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中小企業要選擇適合本企業核心技術開發應用的道路,加強與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協作,加大資金投入,調動科研、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引進科技人才和專利技術,開展產學研結合,積極吸收高校、科研機構的成果,同時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四是要加強制度和體制創新,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結構。民營中小企業必須進行科學管理,在管理上轉變觀念,拋棄那種經驗式、粗放式、家長專斷式的隨意管理,要建立學習型的組織結構,創立學習型企業,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科學管理制度、培訓制度。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升企業的戰略決策、財務管理、采購管理、營銷管理、質量管理等能力,從而有效地保障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該文系民建臺州市委會在市政協三屆一次會議上的大會發言)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第1页|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美女被奶乳羞羞漫画在线|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美女被无套进入| 四虎成年永久免费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动漫人物桶动漫人物免费观看|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free哆啪啪免费永久|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国产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色视频免费版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男人天堂官方网站|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福利视频1000|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欧美性色黄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成年人在线免费播放| 中国在线观看免费的www| 天堂mv免费mv在线mv观看|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蜜|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啊灬嗯灬快点啊灬轻点灬啊灬| 波多野结衣教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