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社區里的民主黨派會員工作室知民情、解民憂、連民心
椒江民建會員工作室運行4年多來深受轄區居民歡迎
發布時間:2014-10-11 16:47:38
|
作者: 民建椒江區委會辦公室 鄭仁嬌
“非常感謝啊!有了這筆補貼日子會好很多呢!”9月30日,轄區居民張春紅的親戚來到葭沚街道辦事處,為她領到580多元的第一筆低保補貼后高興地說。而張春紅的的低保手續就是轄區的民建會員工作室主任丁丹萍給跑前跑后辦理的。早在今年6月份時,張春紅的親戚還特地打電話向丁丹萍會員報喜——張春紅平安生娃了,并熱情邀請丁丹萍上她家吃姜湯面(臺州風俗,產婦月子期間邀請客人來吃姜湯面)。張春紅是位智障人,37歲,從小母親病故,父親又是殘疾人,丈夫是外地務工者,家庭生活非常困難。自從去年懷孕后,會員工作室主任丁丹萍經常陪她跑婦保所孕檢,她懷孕引起糖尿病,在產前的幾個月里又經常幫她檢測血糖高低。生孩子前夕,又為她準備了一大袋的嬰兒用品。鄰居們都笑說丁丹萍簡直就像張春紅的親外婆一樣。大家都說,如果沒有會員工作室熱心的丁大姐,這戶人家潦倒得不得了,哪里還像人家?
2010年4月,椒江民建第一個會員工作室在葭沚街道東升社區正式成立,工作室依托椒江區人大代表、東升社區主任丁丹萍開展常態化的社情民意收集和化解工作。兩年多來,會員工作室扎根社區,盡心履職服務居民,深受轄區居民的廣泛歡迎。對此,丁丹萍舉了幾個例子:2013年冬天,天氣特別寒冷,我去醫院看望一位病人。忽然看到了我轄區的一位居民,50歲的他無爹無娘無房,且還做了半輩子的光混漢,膝下無子無女。早年下崗在家后,一直靠兄弟接濟,生活非常潦倒。那天一了解得知,原來他還患有嚴重的哮喘病,每年冬天都要住院,每次要花費他兄弟好多錢。醫院回來后,我就查政策、對條件、跑部門,以最快的速度幫他辦理了低保和醫保,又去幫他申請了大病醫療補助和慈善補助,再幫他申請廉租房。出院的那天,我去醫院看望他,他激動地拉著我說,我活了“半老世”,別人家看到我不是躲避就是白眼,沒想到我跟你非親非故,你這么熱心地幫助我,讓我過上安穩舒服日子……講著講著,他眼淚吧嗒吧嗒地直落。
東升社區的后村有一家道觀,觀里住著兩位老道姑,一個90多歲,一個60多歲。早幾年,道觀門口有一個被遺棄的初生女嬰,出于好心,兩位老道姑收養了女嬰。轉眼間女嬰7歲了,到了入學的年齡了,可是要戶口沒戶口,要醫保沒醫保。而兩位老道姑一不懂政策二沒有精力去解決,女孩的戶口問題一直懸掛在心頭。得知情況后,我立馬著手解決,但發現問題有點復雜。因為根據政策規定,合法領養需要當時發現棄嬰時即進行報案,派出所要有筆錄檔案,然后進行公示,公示后無人認領后送福利院達一定時期,然后才根據領養人的條件開始申請并辦理一系列的領養手續。而且道觀是不符合領養條件的??墒菬o論如何不能耽誤人家女孩的上學啊。我于是一邊跑學校為她聯系讀書,一邊跑派出所、福利院和民政部門,同時又跟后村的村長書記共同協商。前前后后跑了很多次找了很多人。最后學校先接收女孩就學,派出所對女孩的DNA進行重新鑒定,并與數據庫進行全面比對,確定了女孩非拐賣兒童,再重新為她補齊辦理了一系列的手續,村里也同意讓女孩落戶到后村,還享受后村村民應有的福利。道觀的兩位道姑為此感激萬分,感謝我解決了他們多年來沒能解決的難題。
會員工作室不僅是開展直面式的知民情、解民憂活動,在發揮服務功能的同時,對于不能及時解決的問題還進行統計分析、歸類總結,登記在社情民意收錄本上,至今已收錄有數百條的社情民意,同時將具有基層普遍性的社情民意形成專報予以上報,為黨派建言獻策夯實調研基礎,也進一步提升知民情、解民憂的方式方法和成效。如居民反映,椒江城區到東升社區的公交車設置很不合理,不僅班次少,還極不準時,導致出行極為不便。為此,丁丹萍安排出一天時間去調研,果然,原本設計為一小時一個班次的公交車,足足等了大半個上午才看到一輛車姍姍來遲。于是她又去附近的站點都去轉個遍,再跑公交公司了解具體線路設計,發現公交車的線路安排確實滯后于城鄉的開發發展,于是她就寫成社情民意專報發在《椒江民建社情民意專報》上,報給了區委區政府,促進了事情的解決。社區居民紛紛稱贊,你們的會員工作室真不錯。
不僅如此,會員工作室還集合民建會員力量,開展集中式的知民情、解民憂活動。如定期開展的“會員服務日”活動,就是依靠民建區委會發動會員中的醫療、法律、教育、燃氣、金融等各方面專家,組成服務團,到轄區開展公益服務活動,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尤其是法律咨詢、教育咨詢等過程中,更集中地獲知民情民意,并有力地促進事件解決,此舉也深受居民歡迎,每當服務日活動時,居民經常將廣場服務桌圍成里三層外三層,場面比集市都還熱鬧。
2010年4月,椒江民建第一個會員工作室在葭沚街道東升社區正式成立,工作室依托椒江區人大代表、東升社區主任丁丹萍開展常態化的社情民意收集和化解工作。兩年多來,會員工作室扎根社區,盡心履職服務居民,深受轄區居民的廣泛歡迎。對此,丁丹萍舉了幾個例子:2013年冬天,天氣特別寒冷,我去醫院看望一位病人。忽然看到了我轄區的一位居民,50歲的他無爹無娘無房,且還做了半輩子的光混漢,膝下無子無女。早年下崗在家后,一直靠兄弟接濟,生活非常潦倒。那天一了解得知,原來他還患有嚴重的哮喘病,每年冬天都要住院,每次要花費他兄弟好多錢。醫院回來后,我就查政策、對條件、跑部門,以最快的速度幫他辦理了低保和醫保,又去幫他申請了大病醫療補助和慈善補助,再幫他申請廉租房。出院的那天,我去醫院看望他,他激動地拉著我說,我活了“半老世”,別人家看到我不是躲避就是白眼,沒想到我跟你非親非故,你這么熱心地幫助我,讓我過上安穩舒服日子……講著講著,他眼淚吧嗒吧嗒地直落。
東升社區的后村有一家道觀,觀里住著兩位老道姑,一個90多歲,一個60多歲。早幾年,道觀門口有一個被遺棄的初生女嬰,出于好心,兩位老道姑收養了女嬰。轉眼間女嬰7歲了,到了入學的年齡了,可是要戶口沒戶口,要醫保沒醫保。而兩位老道姑一不懂政策二沒有精力去解決,女孩的戶口問題一直懸掛在心頭。得知情況后,我立馬著手解決,但發現問題有點復雜。因為根據政策規定,合法領養需要當時發現棄嬰時即進行報案,派出所要有筆錄檔案,然后進行公示,公示后無人認領后送福利院達一定時期,然后才根據領養人的條件開始申請并辦理一系列的領養手續。而且道觀是不符合領養條件的??墒菬o論如何不能耽誤人家女孩的上學啊。我于是一邊跑學校為她聯系讀書,一邊跑派出所、福利院和民政部門,同時又跟后村的村長書記共同協商。前前后后跑了很多次找了很多人。最后學校先接收女孩就學,派出所對女孩的DNA進行重新鑒定,并與數據庫進行全面比對,確定了女孩非拐賣兒童,再重新為她補齊辦理了一系列的手續,村里也同意讓女孩落戶到后村,還享受后村村民應有的福利。道觀的兩位道姑為此感激萬分,感謝我解決了他們多年來沒能解決的難題。
會員工作室不僅是開展直面式的知民情、解民憂活動,在發揮服務功能的同時,對于不能及時解決的問題還進行統計分析、歸類總結,登記在社情民意收錄本上,至今已收錄有數百條的社情民意,同時將具有基層普遍性的社情民意形成專報予以上報,為黨派建言獻策夯實調研基礎,也進一步提升知民情、解民憂的方式方法和成效。如居民反映,椒江城區到東升社區的公交車設置很不合理,不僅班次少,還極不準時,導致出行極為不便。為此,丁丹萍安排出一天時間去調研,果然,原本設計為一小時一個班次的公交車,足足等了大半個上午才看到一輛車姍姍來遲。于是她又去附近的站點都去轉個遍,再跑公交公司了解具體線路設計,發現公交車的線路安排確實滯后于城鄉的開發發展,于是她就寫成社情民意專報發在《椒江民建社情民意專報》上,報給了區委區政府,促進了事情的解決。社區居民紛紛稱贊,你們的會員工作室真不錯。
不僅如此,會員工作室還集合民建會員力量,開展集中式的知民情、解民憂活動。如定期開展的“會員服務日”活動,就是依靠民建區委會發動會員中的醫療、法律、教育、燃氣、金融等各方面專家,組成服務團,到轄區開展公益服務活動,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尤其是法律咨詢、教育咨詢等過程中,更集中地獲知民情民意,并有力地促進事件解決,此舉也深受居民歡迎,每當服務日活動時,居民經常將廣場服務桌圍成里三層外三層,場面比集市都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