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長遠之道,建有用之言,獻務實之策---成思危主席在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座談會上的發言
發布時間:2005-04-03 12:27:46
|
作者:
本站訊:近日,《人民政協報》上刊登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在2005年3月23日召開的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座談會上的發言---謀長遠之道,建有用之言,獻務實之策,全文如下: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在我國幾十年革命建設過程中,多黨合作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頒發,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今天,我們紀念1989年《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頒發15周年,回顧15年來多黨合作事業走過的光輝歷程;學習《意見》,展望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光明前景,對于進一步堅持和發展新世紀的多黨合作,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89年文件的頒布,使過去幾十年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多黨合作取得的豐富經驗,轉化為成果,上升為制度,成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合作共事的理論依據和行為準則。這一綱領性的文件,對于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作用,堅持和完善多黨合作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1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多黨合作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多黨合作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完善,呈現出蓬勃生機。1993年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正式寫入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上升為國家意志。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繼承和發展鄧小平新時期多黨合作理論,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論、新觀點、新論斷,把多黨合作事業推向新世紀的新的發展階段。中共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繼承和發揚與民主黨派親密合作、協商共事的優良傳統,著眼于推進我國政治文明建設,進一步推進多黨合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多黨合作的不斷發展、完善,充分調動了民主黨派發揮參政黨作用的積極性、創造性,推進了民主黨派的自身建設和發展。作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參政黨,民建堅持把中共的路線、方針、政策與自身實際相結合,識大體、顧大局、有作為,在多黨合作中不斷取得進步和發展。民建七大明確提出“建設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組織上鞏固、制度上健全,充滿活力的、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的奮斗目標。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參政黨理論建設,不斷提高全會的政治思想素質。圍繞中共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改革和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積極參加政治協商,努力提高參政議政水平,如實反映社情民意。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開展各種形式的咨詢培訓、智力支邊、扶貧開發、下崗職工再就業等社會服務活動。堅持“三個為主”的發展方針,以建立企業經營管理者和專家學者兩支基本隊伍為目標,注重質量、優化會員結構,提高會的整體素質。推進政治交接,順利實現了各級領導集體的新老交替。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會內民主,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全會的生機和活力進一步增強,為全面推進適應新世紀要求的參政黨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就在我們喜慶1989年文件頒發15周年之際,中共中央頒發了《意見》。這是統一戰線的又一盛事。《意見》總結了1989年文件頒發15年來的經驗,是適應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又一個重要文件。這個文件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繼往開來,與時俱進,著眼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繼續推進我國多黨合作事業發展的一個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的執政理念和執政風格。 
《意見》起草出臺的過程是一個發揚民主、廣納群言的過程,各民主黨派中央也參加了文件起草小組,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并多次征求各民主黨派的意見。今年2月4日,胡錦濤同志又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取民主黨派中央意見。這個《意見》既凝聚了執政黨的心血,又匯集了各民主黨派的智慧。 
   《意見》充分體現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對15年來多黨合作的經驗進行了繼承和總結,又體現出對新世紀進一步堅持和完善多黨合作事業的發展和創新:《意見》進一步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對民主黨派的性質表述更加完善、全面;對政治協商的內容、形式和程序規定的更加明確;在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作用方面有了更具體的政策;在充分發揮民主黨派民主監督作用方面有新的突破;并對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意見》還突出了“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無論是參加政治協商,還是推進民主監督;無論是提高參政議政水平,還是盡力為社會服務,都要求我們立足于發展、致力于發展,作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參政黨,民建要堅持“發展是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這一主題,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積極建言獻策,盡心盡力為社會服務。2004年,民建注意發揮整體功能和群體優勢,做好重點專題的調研工作,形成了《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問題與對策》、《縮小城鄉差距,實現統籌發展》、《從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認識和推動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等3份建議案向中共中央報送。本著“為國出力、為會增光”的宗旨,民建中央積極整合會內資源,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的原則,協助中共地方黨委和政府做好扶貧工作。在深入扶貧點考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民建八屆八次中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了《民建中央關于加強扶貧工作的意見》,采取教育扶貧、科技扶貧、項目扶貧、就業扶貧等多種形式,重點落實貴州省黔西縣和河北省豐寧縣兩個扶貧點的脫貧幫困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一年民建會員企業共吸納、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人員和下崗職工102109人;共引資援建希望小學53所,累計達384所。 
今年,民建還將認真落實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把發展作為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參政議政,在參與重大決策中發揮作用,在決策實施過程中作出貢獻。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以勤于思考,樂于建言的精神,謀長遠之道,建有用之言,獻務實之策,切實為中共黨委和政府科學決策建言獻策。重點圍繞“十一五”規劃的制定,就建立信用體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金融體制改革、“三農”問題、就業和再就業、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同時,進一步探索社會服務與參政議政相結合的有效辦法,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扎扎實實做好社會服務工作。 
我們相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多黨合作事業必將顯示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