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中國民主建國會浙江省委會舟山市工作委員會在舟山新城成立。
回眸這五年,是執著前行的五年,也是砥礪奮進的五年。五年的履職答卷,厚重、充實,在舟山多黨事業發展中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筆,成為舟山民建工作的最美基色。
01堅定信念、匯聚共識,思想建設展現新高度
五年來,市工委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作為參政履職的首要條件。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持續激發全體會員的愛國愛黨愛會熱情,不斷增進政治共識,夯實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政治理論學習常學常新。通過專題學習會、暑期讀書會等形式,及時組織學習了中共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民建十一大及歷次全會、中共省委市委重要會議精神,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與情感認同,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主題教育活動走深走實。深入推進“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五年來,圍繞 “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民建成立75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建黨100周年”等主題,共舉辦或參加讀書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場學習、主題征文、主題演講、紅歌匯演、 “一起來讀史”等活動32場次。同時,召開工委委員談心談話會和市工委班子民主生活會,取得了凝聚共識、提高站位、推動工作的主題教育成果。
學習宣傳陣地建好用好。以“舟山民建”微信公眾號為宣傳主陣地,不斷提升對外宣傳的深度與廣度。五年來,發布宣傳信息322篇,其中47篇被民建中央錄用、196篇被民建省委會錄用、14篇分別被《團結報》、《聯誼報》錄用、3篇被《情系中華》專版錄用,8件作品被民建省委會評為優秀新聞作品,4件作品被市政協、市委宣傳部評為好新聞一、二等獎。同時,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推送余斌獲評全國民建系統扶貧攻堅先進個人、浙江民建年度人物,王軍安獲評浙江民建改革開放40周年優秀企業家,鮑中南獲評浙江省民建優秀會員。
02聚焦發展、服務大局,履職盡責取得新成效
五年來,市工委堅持把助推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參政履職的第一要務。聚焦舟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謀發展之道,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有效施策提供智力支撐。
政黨協商擲地有聲。五年來,市工委參加中共舟山市委、市政府、市政協等組織的專題協商會、情況通報會、座談會、讀書會等32次,就重大決策、重要人事安排、“兩院”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等提出建議意見,圍繞“幸福舟山”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優化營商環境、市域治理、共同富裕等主題坦誠建言,不少建議意見被黨委、政府和市級有關部門采納落實。
參政議政成效明顯。市工委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參政議政工作的若干規定》,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扎實開展調研,形成一批含金量較高的參政議政成果。五年來,提交市“兩會”發言10篇、集體提案18件、個人提案26件、人大議案29件。其中2件提案被推薦為省“兩會”團體提案,5件集體提案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11件提案議案被列為市領導領辦督辦件。同時,編報社情民意信息78條,2條被民建中央、省委辦、省政協等部門錄用,18條被民建省委會錄用, 16條被市政協錄用。
民主監督精準發力。圍繞中共舟山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改革重點難點和民生熱點問題,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基層社會治理、創建文明城市、民營經濟營商環境、數字化改革等專項民主監督15次,并以民主監督報告、社情民意信息和問題清單的形式提出建議,有力助推了市委市政府部分重要工作的落實和問題的解決。
03發揮優勢、打造品牌,社會服務邁上新臺階
五年來,市工委堅持把服務民生回報社會作為參政履職的根本宗旨。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完善機制、創新載體,不斷拓展“思源工程”社會服務品牌內涵,努力提升社會服務工作實效。
同心抗疫共克時艱。市工委第一時間動員全體會員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資捐物,共募集資金38.55萬元,捐贈物資48.91萬元,其中口罩10.41萬只,醫用防護服100套,額溫槍60把。同時,市工委班子走訪會員企業,送政策、送服務,全力助推打贏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攻堅戰,市工委抗疫綜述在《情系中華》雜志專版刊登。市工委被授予“民建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曹泓、徐海耿分別被授予“民建全國、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積極助力脫貧攻堅。五年來,市工委積極響應民建中央和省委會“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推動對口幫扶和項目援建。募集4.48萬元助力黔西扶貧,籌集5.5萬元解決200名四川達州萬源廟坡學校住宿生缺床鋪難題,捐贈2萬元助建河北豐寧愛心超市,愛心認購10.7萬元助力消費扶貧。同時,定海區支部結對大沙社區,助力鄉村振興。
做優做強“思源”品牌。成立民建“思源”志愿服務隊,走進敬老院開展“新春送溫暖“情暖中秋”“文化暖心”活動;牽手10名小沙中學貧困學子,開展“圓夢六一”“快樂迎接新學期”等暖心活動;副主委余斌連年支助15名貧困大學生,各支部結對當地貧困學子,用愛心點燃“花季夢想”;工委委員王軍安組建弘源應急救援隊伍,會員楊光安組建戶外救援隊,在臺風暴雨天氣成為政府救援的補充力量。
傾情助推社會發展。市工委積極搭建平臺、做好服務,助推舟山經濟社會發展和自貿試驗區建設。邀請50余名全省民建企業家在舟山召開助推舟山經濟發展對接會、圓桌經濟論壇;牽手螞蟻島開展“同舟專列•一島一品”“4+1”社會服務,由會員籌資12萬元在島上建起一片“民建林”;出資3.5萬元向普陀城區17所中小學校贈送462個標準分類垃圾桶;“戲曲進校園”走進南海實驗高中將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根植于學生心中。
同時,服務會員也是民建的光榮傳統。五年來,市工委通過搭建政府、銀行、企業等多方交流平臺,積極為企業會員做好宣傳、交流、推介等服務。加大會員企業家學習培訓力度,幫助提升其經營管理能力,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04統籌推進、激發活力,自身建設呈現新面貌
五年來,市工委堅持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參政履職的必然要求。以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以基層組織建設為基礎,著力提高會員隊伍整體素質,全面提升會的工作水平。
切實加強班子建設。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意見》,積極推進領導班子“五種能力”建設。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進一步增強集體決策水平。高質量開好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和述職評議會,打造一支“團結民主、務實進取、廉潔高效的”領導班子隊伍。
規范發展基層組織。相繼成立民建舟山市工委定海區、普陀區、新城、浙江海洋大學4個支部,完成全市基層組織架構搭建。指導各基層組織順利完成換屆工作,選好配齊支部班子,人員結構更加優化,制度更加完善。
選強培優會員隊伍。市工委嚴格把關、精心選人,切實把代表性強、履職水平高、德才兼備的中青年優秀人才吸收到會員隊伍中來。工委成立以來共發展會員13名。目前全市有會員64名,平均年齡45.7歲, 經濟界會員占75%。其中碩博士22人,科級以上干部14人、中高級職稱42人、企業高管38人,擔任縣級以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21人。
建好家園深化聯系。“兩區”民建之家在統戰部的幫助支持下于2019年建成啟用,市級民建之家(劉鴻生故居)在市委統戰部的大力支持下,將于今年年底建成啟用。同時,市工委與3家對口聯系單位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不斷深化對口聯系實效。
全面推進機關建設。以建設“六型機關”為抓手,堅持文化育心、規范治事、數字提效,強化機關干部的大局意識、廉潔意識和服務意識,完善會的制度建設,落實會內監督機制,筑牢廉政自律防線,以數字賦能工作創新,全面提升會工作的制度化與規范化水平。
五年韶光,春華秋實。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起點,站在這片寄托著海島人民幸福生活的藍色土地上,民建舟山市工委將始終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在奮力建設“四個舟山”、全面展示“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海上花園城市的新征程上,用實干與擔當書寫新時代“履職為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