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建議
發布時間:2009-09-01 16:17:23
|
作者: 民建龍游縣總支部 劉素仙
近幾年來,我縣的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村容村貌、農民居住環境及生活質量都有了很大改善。隨著農村經濟全面繁榮,廣大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要求改善居住條件的愿望也越來越迫切,農村建房熱始終居高不下并呈增長趨勢。但是,當前農村宅基地出現了一些一戶多宅、宅基地流轉難等問題,影響了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因此,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宅基地的管理,是提高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全面建設小康水平的重要保證。
一、存在問題
1、一戶多宅、宅基地超標等現象較為普遍。由于歷史原因,農村“一戶多宅”的現象較為普遍,現階段單獨由國土部門進行清理難度較大。雖然有關部門和鎮(鄉、街道)在審批建房過程中嚴格執行法律規定,并制定相關的管理措施,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這些政策規定難以執行到位。
2、“空心村”現象比較突出。 一方面由于村莊外延擴展,村民外出打工、經商造成的搬遷,使得村莊內部空閑地多,造成了土地浪費,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浪費了有限的國土資源,另一方面缺房戶又無地可用,不僅加劇了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給社會增添了不安定因素,嚴重制約了當前新農村建設。
3、村莊宅基地管理不到位。一些村莊宅基地分配緊張,導致部分村民住房困難問題突出。與此同時,城鎮居民借他人名義建房的情況難以根除。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一些村莊的規劃建設,特別是中心村的規劃建設因土地制約而使其集聚能力得不到發揮。
二、改進意見
1、開展“一戶多宅”集中專項整治活動。建議由政府牽頭,整合各職能部門和鎮(鄉、街道)力量,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一次“一戶多宅”的清理整治活動,要求以村為單位查清建新不拆舊、一戶多宅、超面積建房建圍墻等情況,并登記造冊,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查清底子不留死角。
2、嚴格土地執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按照土地管理發等法律法規規定,嚴肅執法剛性,堅決查處“一戶多宅”、少批多建冒名代建等違反土地法的行為。在此基礎上,由國土部門和鎮(鄉、街道)建立和完善“一戶一宅”的長效管理機制。
3、加強對農村宅基地流轉等難點的破解。建議國土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政策,摸索宅基地有償使用的經驗,制定宅基地流轉的相關實施意見,破解農村宅基地流轉難點問題。
4、加強對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扶持力度。要統籌協調各部門和鎮(鄉、街道)的力量,合理統籌資金,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積極推進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國土部門要積極對接上級部門,爭取建設用地指標、資金等的支持,一方面解決一些村莊宅基地緊張問題,另一方面為城鎮建設拓展空間。
5、要加大宅基地管理的宣傳教育力度。利用多種形式,加強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通過宣傳教育,增強群眾珍惜土地的意識和法律意識,為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存在問題
1、一戶多宅、宅基地超標等現象較為普遍。由于歷史原因,農村“一戶多宅”的現象較為普遍,現階段單獨由國土部門進行清理難度較大。雖然有關部門和鎮(鄉、街道)在審批建房過程中嚴格執行法律規定,并制定相關的管理措施,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這些政策規定難以執行到位。
2、“空心村”現象比較突出。 一方面由于村莊外延擴展,村民外出打工、經商造成的搬遷,使得村莊內部空閑地多,造成了土地浪費,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浪費了有限的國土資源,另一方面缺房戶又無地可用,不僅加劇了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給社會增添了不安定因素,嚴重制約了當前新農村建設。
3、村莊宅基地管理不到位。一些村莊宅基地分配緊張,導致部分村民住房困難問題突出。與此同時,城鎮居民借他人名義建房的情況難以根除。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一些村莊的規劃建設,特別是中心村的規劃建設因土地制約而使其集聚能力得不到發揮。
二、改進意見
1、開展“一戶多宅”集中專項整治活動。建議由政府牽頭,整合各職能部門和鎮(鄉、街道)力量,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一次“一戶多宅”的清理整治活動,要求以村為單位查清建新不拆舊、一戶多宅、超面積建房建圍墻等情況,并登記造冊,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查清底子不留死角。
2、嚴格土地執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按照土地管理發等法律法規規定,嚴肅執法剛性,堅決查處“一戶多宅”、少批多建冒名代建等違反土地法的行為。在此基礎上,由國土部門和鎮(鄉、街道)建立和完善“一戶一宅”的長效管理機制。
3、加強對農村宅基地流轉等難點的破解。建議國土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政策,摸索宅基地有償使用的經驗,制定宅基地流轉的相關實施意見,破解農村宅基地流轉難點問題。
4、加強對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扶持力度。要統籌協調各部門和鎮(鄉、街道)的力量,合理統籌資金,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積極推進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國土部門要積極對接上級部門,爭取建設用地指標、資金等的支持,一方面解決一些村莊宅基地緊張問題,另一方面為城鎮建設拓展空間。
5、要加大宅基地管理的宣傳教育力度。利用多種形式,加強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通過宣傳教育,增強群眾珍惜土地的意識和法律意識,為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