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聯動,扎實做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
發布時間:2009-09-01 16:23:29
|
作者: 張秀峰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用工市場萎縮,我縣部分外出務工農民工陸續返鄉。這些返鄉的農民工經過城市工作與生活的“洗禮”,他們帶回了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帶回了熟練的技能技術,帶回了多年積攢的資金,是我縣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股生力軍。但仍存在一些不得影響:
一是我縣的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經濟將持續疲軟,企業用工也會減少,我縣本身就業崗位有限,部份農民工回流返鄉后,今年的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
二是當前返鄉農民工大部分年齡偏大,沒什么技術特長,再就業難度相對較大,需要政府引導。
三是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規模小、勞動強度大、技術含量不高,面臨融資難、人才缺、土地緊張等困境,急需國家出臺相關政策給予扶持。
四是如不妥善處理好農民工失業返鄉后的培訓、就業、社保轉移接續、隨返子女入學、土地經營、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等相關問題,將不利于構建穩定和諧的社會關系。
針對上述情況,政府及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多方聯動,扎實做好農民工的就業問題。
一、各鎮鄉需摸清農民工的家底 ,建檔建卡。在核查清楚返鄉回流民工的年齡、文化程度、技能狀況和就業意愿等基本情況的基礎上,要為這些回流返鄉的農民工建立個人檔案,錄入微機管理,建立求職登記、用工信息、就業培訓、就業安置等臺賬和明細表,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還可以將返鄉農民工的信息進行匯總,建立人才信息庫,詳細登記返鄉農民工的技術專長、務工經歷、外出時間、從事職業、聯系方式、失業原因、再就業或創業意向等基本情況,扎實做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
二、全縣上下開展“黨員聯系幫扶返鄉農民工”活動。一是全力扶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和創業,切實從幫思想、幫溫飽、幫就業、幫創業、幫維權5個方面著手,做好返鄉農民工的生活安置和生產安排,建立外出務工人員特別是黨員返鄉報告制度,做到外出務工的黨員及農民工一到家,基層黨組織就上門了解情況,做好他們的思想疏導工作,讓他們清醒正確地應對挑戰;二是通過建立一幫一的責任戶,形成一個有信息資料、有登記表、有結對幫扶具體情況的工作臺帳,以村為單位,做好各級黨組織與幫扶對象的對接工作。
三、縣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對返鄉農民工的再就業培訓。針對企業用工需求及農民工的不同特點,縣勞動保障部門要積極開展定單、定向、定點免費培訓,進一步提升農民工的技能水平。一是對就近就地就業和繼續外出務工的,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提高其就業能力;二是對有資金、有技術、有創業愿望的,開展創業培訓,提高其創業能力;三是對愿意在家務農的,開展種植、養殖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其農業生產技術。針對我縣的實際,可以采用主動深入到村組,采取整村推進的方式,在返鄉農民工集中的村組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方法。
四、金融機構要適當提高農民工小額擔保貸款額度。對于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貸款額度(如農村信用社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增加1-2萬元; 對組織起來就業、合伙經營的,根據就業人數,適當增加擔保貸款額度。屬于微利項目的,給予貸款貼息。對創業獲得小額信用貸款(或小額擔保貸款)還貸信譽良好的,可申辦第二次小額擔保貸款。
五、相關職能部門要維護和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農民工外出時,流轉土地手續不健全問題突出,各經管部門和鄉鎮要進行一次土地流轉矛盾隱患大排查活動,梳理出與返鄉農民工相關的矛盾隱患,明確處理意見。針對部分農民工外出時未及時繳納新一年度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的情況,縣衛生部門可以通過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繳保障資金活動,解決全縣返鄉農民工醫療保障的憂慮。對于返鄉農民工子女上學的問題,縣教育部門可以開辟返鄉農民工子女上學的“綠色通道”,解決適齡學生就近上學的問題。在對待部分返鄉農民工在外務工工資未及時兌現、工傷賠償不到位的問題,縣法律援助中心可以開辟快捷通道,免費服務,為有欠薪及工傷賠償爭議的農民工爭得應得的賠償。
一是我縣的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經濟將持續疲軟,企業用工也會減少,我縣本身就業崗位有限,部份農民工回流返鄉后,今年的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
二是當前返鄉農民工大部分年齡偏大,沒什么技術特長,再就業難度相對較大,需要政府引導。
三是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規模小、勞動強度大、技術含量不高,面臨融資難、人才缺、土地緊張等困境,急需國家出臺相關政策給予扶持。
四是如不妥善處理好農民工失業返鄉后的培訓、就業、社保轉移接續、隨返子女入學、土地經營、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等相關問題,將不利于構建穩定和諧的社會關系。
針對上述情況,政府及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多方聯動,扎實做好農民工的就業問題。
一、各鎮鄉需摸清農民工的家底 ,建檔建卡。在核查清楚返鄉回流民工的年齡、文化程度、技能狀況和就業意愿等基本情況的基礎上,要為這些回流返鄉的農民工建立個人檔案,錄入微機管理,建立求職登記、用工信息、就業培訓、就業安置等臺賬和明細表,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還可以將返鄉農民工的信息進行匯總,建立人才信息庫,詳細登記返鄉農民工的技術專長、務工經歷、外出時間、從事職業、聯系方式、失業原因、再就業或創業意向等基本情況,扎實做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
二、全縣上下開展“黨員聯系幫扶返鄉農民工”活動。一是全力扶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和創業,切實從幫思想、幫溫飽、幫就業、幫創業、幫維權5個方面著手,做好返鄉農民工的生活安置和生產安排,建立外出務工人員特別是黨員返鄉報告制度,做到外出務工的黨員及農民工一到家,基層黨組織就上門了解情況,做好他們的思想疏導工作,讓他們清醒正確地應對挑戰;二是通過建立一幫一的責任戶,形成一個有信息資料、有登記表、有結對幫扶具體情況的工作臺帳,以村為單位,做好各級黨組織與幫扶對象的對接工作。
三、縣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對返鄉農民工的再就業培訓。針對企業用工需求及農民工的不同特點,縣勞動保障部門要積極開展定單、定向、定點免費培訓,進一步提升農民工的技能水平。一是對就近就地就業和繼續外出務工的,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提高其就業能力;二是對有資金、有技術、有創業愿望的,開展創業培訓,提高其創業能力;三是對愿意在家務農的,開展種植、養殖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其農業生產技術。針對我縣的實際,可以采用主動深入到村組,采取整村推進的方式,在返鄉農民工集中的村組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方法。
四、金融機構要適當提高農民工小額擔保貸款額度。對于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貸款額度(如農村信用社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增加1-2萬元; 對組織起來就業、合伙經營的,根據就業人數,適當增加擔保貸款額度。屬于微利項目的,給予貸款貼息。對創業獲得小額信用貸款(或小額擔保貸款)還貸信譽良好的,可申辦第二次小額擔保貸款。
五、相關職能部門要維護和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農民工外出時,流轉土地手續不健全問題突出,各經管部門和鄉鎮要進行一次土地流轉矛盾隱患大排查活動,梳理出與返鄉農民工相關的矛盾隱患,明確處理意見。針對部分農民工外出時未及時繳納新一年度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的情況,縣衛生部門可以通過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繳保障資金活動,解決全縣返鄉農民工醫療保障的憂慮。對于返鄉農民工子女上學的問題,縣教育部門可以開辟返鄉農民工子女上學的“綠色通道”,解決適齡學生就近上學的問題。在對待部分返鄉農民工在外務工工資未及時兌現、工傷賠償不到位的問題,縣法律援助中心可以開辟快捷通道,免費服務,為有欠薪及工傷賠償爭議的農民工爭得應得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