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志反映社情民意
發布時間:2010-06-18 13:50:09
|
作者: 王靜
在6月11日舉行的省委會老同志學習組例會上,老同志們反映了一些社會問題,希望引起重視。
一、關于拆遷問題。近年來,由于拆遷引起暴力沖突、造成嚴重后果的報道常見諸報端,甚至出現了因強制拆遷而導致的“自焚”、遭“活埋”等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讓老百姓在感到驚駭的同時,充滿了痛心,也造成了不良的國際影響。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讓“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們的制度基礎和執政要求,政府理應代表廣大群眾的利益。但這些事件的一再發生卻暴露出部分地方政府在推進發展的進程中,在處理諸如拆遷引起的矛盾和糾紛時,自身定位是有問題的,執政為民的理念還未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希望政府能夠多傾聽民意,把尊重群眾、發揚民主放在重要位置,秉持公平、合理的原則,再也不要讓這樣的因為房屋被拆遷而導致人員傷亡的悲劇在中國重演了。
二、關于老齡津貼落實問題。最近《中國經濟周刊》一則關于《全國高齡津貼僅6省份達標》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文章稱,目前建立制度并按月發放80歲以上高齡津(補)貼的省份僅北京、上海等6個。老同志們認為,連浙江這樣的沿海發達省份竟然也未能落實,這是令人沮喪和難過的。“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老齡問題是個涉及千家萬戶的社會問題,自從進入老齡社會以來,給經濟社會建設帶來越來越深刻的影響,政府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重視,認真研究,積極應對,加快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同時要加強監督,建立監督機制,防止有制度不執行情況的一再發生。
三、關于海歸人才使用問題。今年5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強調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一定要切實做好,加快建設人才強國。老同志們認為,對我國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開發人才資源,建設各類人才隊伍,顯然抓住了發展的“牛鼻子”,我們熱烈擁護。但同時諸如海歸人才來了又走等現象還是要引起注意。大家身邊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例子,在祖國人才政策的感召下,優秀人才滿懷熱情回國,但工作了幾年后,卻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離開。除去海歸人才的個人因素外,我國在學術氛圍、用人制度、人才環境建設等方面確實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引起有關政府部門的思考和重視。
四、關于極端事件頻發的問題。近期連續發生了多起幼兒園、小學流血事件,社會反響強烈。隨之而來的是現在幼兒園、學校的治安保衛工作加強了,很多學校都配備了多名身著防彈衣、手提警棍的警衛。在增強了威懾力的同時,也讓我們不禁擔心,這樣會否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造成陰影。老百姓總覺得,政府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有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建議還是應該從源頭抓起,弄清楚“這些人為什么行兇”,其社會根源在哪里,注重化解社會矛盾,抓早、抓小、抓苗頭,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促進社會真正和諧。
一、關于拆遷問題。近年來,由于拆遷引起暴力沖突、造成嚴重后果的報道常見諸報端,甚至出現了因強制拆遷而導致的“自焚”、遭“活埋”等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讓老百姓在感到驚駭的同時,充滿了痛心,也造成了不良的國際影響。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讓“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們的制度基礎和執政要求,政府理應代表廣大群眾的利益。但這些事件的一再發生卻暴露出部分地方政府在推進發展的進程中,在處理諸如拆遷引起的矛盾和糾紛時,自身定位是有問題的,執政為民的理念還未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希望政府能夠多傾聽民意,把尊重群眾、發揚民主放在重要位置,秉持公平、合理的原則,再也不要讓這樣的因為房屋被拆遷而導致人員傷亡的悲劇在中國重演了。
二、關于老齡津貼落實問題。最近《中國經濟周刊》一則關于《全國高齡津貼僅6省份達標》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文章稱,目前建立制度并按月發放80歲以上高齡津(補)貼的省份僅北京、上海等6個。老同志們認為,連浙江這樣的沿海發達省份竟然也未能落實,這是令人沮喪和難過的。“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老齡問題是個涉及千家萬戶的社會問題,自從進入老齡社會以來,給經濟社會建設帶來越來越深刻的影響,政府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重視,認真研究,積極應對,加快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同時要加強監督,建立監督機制,防止有制度不執行情況的一再發生。
三、關于海歸人才使用問題。今年5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強調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一定要切實做好,加快建設人才強國。老同志們認為,對我國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開發人才資源,建設各類人才隊伍,顯然抓住了發展的“牛鼻子”,我們熱烈擁護。但同時諸如海歸人才來了又走等現象還是要引起注意。大家身邊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例子,在祖國人才政策的感召下,優秀人才滿懷熱情回國,但工作了幾年后,卻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離開。除去海歸人才的個人因素外,我國在學術氛圍、用人制度、人才環境建設等方面確實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引起有關政府部門的思考和重視。
四、關于極端事件頻發的問題。近期連續發生了多起幼兒園、小學流血事件,社會反響強烈。隨之而來的是現在幼兒園、學校的治安保衛工作加強了,很多學校都配備了多名身著防彈衣、手提警棍的警衛。在增強了威懾力的同時,也讓我們不禁擔心,這樣會否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造成陰影。老百姓總覺得,政府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有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建議還是應該從源頭抓起,弄清楚“這些人為什么行兇”,其社會根源在哪里,注重化解社會矛盾,抓早、抓小、抓苗頭,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促進社會真正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