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我省物聯網產業集群發展的建議
發布時間:2011-03-17 10:54:38
|
作者: 民建浙江省委會
物聯網又稱傳感網,是指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將特定物體與信息網絡及存儲集控系統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自動控制,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體系。其市場前景廣、綜合效益好、產業帶動性強、戰略地位突出,必將成為后金融危機時代世界主要經濟體競相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
一、物聯網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意義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第三次全球信息化浪潮并成為各國一致看好的戰略性產業。美國正加緊實施“智慧地球”戰略,歐盟制定了“歐洲行動計劃”,日本著手進行“智慧泛在”構想;其它不少國家都在積極部署物聯網產業發展戰略。國務院高度重視物聯網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批準在無錫設立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和國家傳感信息中心,溫家寶總理命名為“感知中國的中心”。不少省市都在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把物聯網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物聯網產業的主要特點,一是產業鏈長、技術含量高,便于組成高科技的大型產業集群;二是市場潛力大,交通、電力、環保、安監、物流、工業控制、醫療衛生、日常生活等每一個領域都具有萬億元以上的需求潛力;三是全國各地乃至全球領域此項技術尚處于研發和起步階段,基本處于同一起點上;四是物聯網產業主要由芯片設計制造、應用設備制造、軟件及應用開發、系統集成、網絡運營等環節組成,這些我省都具備良好的配套優勢。目前,我省正面臨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如何抓住立足點、找準突破口、描繪路線圖,是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所在。加快發展物聯網產業集群是提升我省產業層次、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抓手,同時也是搶占未來經濟發展制高點、實現浙江經濟新一輪騰飛的戰略性舉措。
二、我省物聯網產業集群發展的重點領域
立足我省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技術優勢,可在以下四個領域重點突破。
(一)監測元器件及技術領域
集中力量抓緊突破基于視頻、音頻、溫度、壓力、重量、流量、位移、加速度等監測設備信息采集的數字化、網絡化技術,進一步提高信息的網絡接入能力,著力開發應用于各類嵌入式微控制室的研究與開發,不斷滿足感知多樣性、規?;瘧玫囊?;研究開發各類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數據轉換技術,增強不同傳感器之間、人與傳感器之間的協同、交互能力。
(二)傳感元器件及技術領域
重點推進標準化、低成本、低能耗、長壽命、高穩定性的傳感器研發、制造;開發面向特定行業的傳感器網絡節點、軟件或應用系統;破解傳感器節點能源供應難題,加快研究太陽能、電磁波、嵌入式微納發電、增強節點的持續工作能力,積極推進多功能、低成本的RFID標簽的設計、研制、生產。
(三)網絡設備及技術領域
重點發展應用于物聯網領域的大容量、高傳輸效率的網絡數據集成、處理、傳輸設備;積極開發生產面向3G系統基站間互聯的各種傳輸設備及軟件;研究開發調制方式多樣、能適應復雜使用環境的無線接入設備及關鍵部件;開展網絡設備和終端的研制與開發。
(四)技術應用開發領域
著力推行涵蓋工業信息化、城市管理、交通疏導、安全防范、百姓生活、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物聯網技術應用開發,通過示范工程建立起產品技術與市場之間的橋梁,推動物聯網技術產業化發展。先期重點開發公共安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汽車電子、環保監測、智能家居、健康監測等領域。
三、加快發展我省物聯網產業集群的建議
(一)明確目標,突出產業規劃引領
一是編制物聯網產業發展專項規劃。 “十二五”規劃把物聯網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要進一步制訂專項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方向、重點領域與空間布局,指導全省物聯網產業有序發展。二是加強規劃的銜接。加強與國家相關規劃的銜接,各地市應結合實際,在省里規劃的指導下發展物聯網產業。三是推進標準化建設。要充分利用中科院嘉興無線傳感網工程中心的現有優勢,建立和完善物聯網的標準化體系,積極發揮行業龍頭企業作用,參與有關行業標準制定。
(二)積極扶持,推進產業集群化
一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要積極引導各類物聯網企業集聚發展,延伸產業鏈,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二是積極打造物聯網產業基地。建設以杭州、寧波為核心區,嘉興、溫州等為產業支撐區,加快龍頭骨干企業培育,打造國家級物聯網產業基地。三是充分發揮網絡平臺支撐作用。聯合省內外網絡運營商,加快“三網融合”步伐,積極構建“浙江省物聯網技術平臺”,支撐物聯網產業發展。
(三)加強合作,推動關鍵技術攻關
一是成立物聯網“產學研用”聯盟。組織研究機構、企業和產業化推廣機構,建立合作機制,發揮引領作用,促進各領域的技術合作。二是重點加快人才培養。要發揮高校在電子信息、自動控制、軟件等多學科領域的專業優勢,形成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支撐物聯網產業的科技創新。三是組織關鍵技術重點攻關。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掌握核心知識產權,形成一批發明專利和技術儲備。
(四)加大投入,增強要素保障能力
一是建議設立我省物聯網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對實施試點示范工程、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突破關鍵共性技術、構建區域創新體系、搭建產業發展平臺等給予扶持。二是推進融資體系建設。組建或引進風險投資資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物聯網產業。三是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要創新物聯網人才的使用機制、分配機制、管理機制,不斷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對有突出貢獻的團隊及個人,給予重獎。
5、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導向
一是成立領導協調小組。建議由省政府領導牽頭,省經信委、發改委、科技廳等相關部門組成物聯網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重點把握我省物聯網產業化發展方向,制定相關扶持政策,確立省級試點示范工程并組織實施。二是建立物聯網產業化應用的服務機構。充分利用政府和社會資源,建立以產業化應用培育和推廣的專業機構,組織制定物聯網產業標準,積極探索物聯網產業化的模式和協作方式。三是完善各項政策措施。要研究制定加快發展物聯網產業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和市場開拓,依托省內研究機構、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提高企業創新水平。
一、物聯網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意義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第三次全球信息化浪潮并成為各國一致看好的戰略性產業。美國正加緊實施“智慧地球”戰略,歐盟制定了“歐洲行動計劃”,日本著手進行“智慧泛在”構想;其它不少國家都在積極部署物聯網產業發展戰略。國務院高度重視物聯網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批準在無錫設立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和國家傳感信息中心,溫家寶總理命名為“感知中國的中心”。不少省市都在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把物聯網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物聯網產業的主要特點,一是產業鏈長、技術含量高,便于組成高科技的大型產業集群;二是市場潛力大,交通、電力、環保、安監、物流、工業控制、醫療衛生、日常生活等每一個領域都具有萬億元以上的需求潛力;三是全國各地乃至全球領域此項技術尚處于研發和起步階段,基本處于同一起點上;四是物聯網產業主要由芯片設計制造、應用設備制造、軟件及應用開發、系統集成、網絡運營等環節組成,這些我省都具備良好的配套優勢。目前,我省正面臨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如何抓住立足點、找準突破口、描繪路線圖,是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所在。加快發展物聯網產業集群是提升我省產業層次、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抓手,同時也是搶占未來經濟發展制高點、實現浙江經濟新一輪騰飛的戰略性舉措。
二、我省物聯網產業集群發展的重點領域
立足我省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技術優勢,可在以下四個領域重點突破。
(一)監測元器件及技術領域
集中力量抓緊突破基于視頻、音頻、溫度、壓力、重量、流量、位移、加速度等監測設備信息采集的數字化、網絡化技術,進一步提高信息的網絡接入能力,著力開發應用于各類嵌入式微控制室的研究與開發,不斷滿足感知多樣性、規?;瘧玫囊?;研究開發各類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數據轉換技術,增強不同傳感器之間、人與傳感器之間的協同、交互能力。
(二)傳感元器件及技術領域
重點推進標準化、低成本、低能耗、長壽命、高穩定性的傳感器研發、制造;開發面向特定行業的傳感器網絡節點、軟件或應用系統;破解傳感器節點能源供應難題,加快研究太陽能、電磁波、嵌入式微納發電、增強節點的持續工作能力,積極推進多功能、低成本的RFID標簽的設計、研制、生產。
(三)網絡設備及技術領域
重點發展應用于物聯網領域的大容量、高傳輸效率的網絡數據集成、處理、傳輸設備;積極開發生產面向3G系統基站間互聯的各種傳輸設備及軟件;研究開發調制方式多樣、能適應復雜使用環境的無線接入設備及關鍵部件;開展網絡設備和終端的研制與開發。
(四)技術應用開發領域
著力推行涵蓋工業信息化、城市管理、交通疏導、安全防范、百姓生活、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物聯網技術應用開發,通過示范工程建立起產品技術與市場之間的橋梁,推動物聯網技術產業化發展。先期重點開發公共安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汽車電子、環保監測、智能家居、健康監測等領域。
三、加快發展我省物聯網產業集群的建議
(一)明確目標,突出產業規劃引領
一是編制物聯網產業發展專項規劃。 “十二五”規劃把物聯網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要進一步制訂專項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方向、重點領域與空間布局,指導全省物聯網產業有序發展。二是加強規劃的銜接。加強與國家相關規劃的銜接,各地市應結合實際,在省里規劃的指導下發展物聯網產業。三是推進標準化建設。要充分利用中科院嘉興無線傳感網工程中心的現有優勢,建立和完善物聯網的標準化體系,積極發揮行業龍頭企業作用,參與有關行業標準制定。
(二)積極扶持,推進產業集群化
一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要積極引導各類物聯網企業集聚發展,延伸產業鏈,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二是積極打造物聯網產業基地。建設以杭州、寧波為核心區,嘉興、溫州等為產業支撐區,加快龍頭骨干企業培育,打造國家級物聯網產業基地。三是充分發揮網絡平臺支撐作用。聯合省內外網絡運營商,加快“三網融合”步伐,積極構建“浙江省物聯網技術平臺”,支撐物聯網產業發展。
(三)加強合作,推動關鍵技術攻關
一是成立物聯網“產學研用”聯盟。組織研究機構、企業和產業化推廣機構,建立合作機制,發揮引領作用,促進各領域的技術合作。二是重點加快人才培養。要發揮高校在電子信息、自動控制、軟件等多學科領域的專業優勢,形成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支撐物聯網產業的科技創新。三是組織關鍵技術重點攻關。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掌握核心知識產權,形成一批發明專利和技術儲備。
(四)加大投入,增強要素保障能力
一是建議設立我省物聯網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對實施試點示范工程、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突破關鍵共性技術、構建區域創新體系、搭建產業發展平臺等給予扶持。二是推進融資體系建設。組建或引進風險投資資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物聯網產業。三是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要創新物聯網人才的使用機制、分配機制、管理機制,不斷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對有突出貢獻的團隊及個人,給予重獎。
5、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導向
一是成立領導協調小組。建議由省政府領導牽頭,省經信委、發改委、科技廳等相關部門組成物聯網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重點把握我省物聯網產業化發展方向,制定相關扶持政策,確立省級試點示范工程并組織實施。二是建立物聯網產業化應用的服務機構。充分利用政府和社會資源,建立以產業化應用培育和推廣的專業機構,組織制定物聯網產業標準,積極探索物聯網產業化的模式和協作方式。三是完善各項政策措施。要研究制定加快發展物聯網產業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和市場開拓,依托省內研究機構、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提高企業創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