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委會對“一縱三橫”道路整治的若干建議 獲王國平書記等多位市領導批示
發布時間:2005-08-04 10:34:22
|
作者: 洪 明
開展“一縱三橫”道路綜合整治,是市委、市政府繼“33929”工程和“三口五路”綜合整治之后,為了緩解“行路難、停車難”問題而實施的又一項重要工程,對緩解杭州市區交通擁堵、改善城市綜合環境、傳承城市歷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具有積極作用。
近日,民建杭州市委會針對“把‘一縱三橫’道路綜合整治工程打造成一項文脈工程”目標,進行了專題調研。市委會認為,杭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國際著名風景旅游城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吳越文化、中原文化和異國文化在此交匯、兼容、融合,形成了杭州精致和諧、大氣開放的文化特點,同時,悠久的歷史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許多歷史遺存,如名人故居、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等。隨著杭州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在客觀上,這些記載了歷史信息的遺跡大部分已消失,只留下了幾許碎片,如不及時予以挖掘、整理和傳承,就會對城市歷史文化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希望在道路綜合整治時,要充分挖掘和展現杭州深遠的歷史文化內涵,并對此提出了六點具體建議。一是要對道路沿線及周邊的歷史文化遺跡進行全面摸查,掌握情況,并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類處理;二是要對重要歷史遺跡進行搶救性保護;三是要通過樹碑、建亭、鑲牌等形式予以充分展現;四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既要編輯出版一批歷史資料書籍,從文字上對這些歷史碎片進行挽留并傳承,又要有針對性地編一批有關這些歷史遺跡的地方教材,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還要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形成保護歷史遺跡“人人參與、人人有責”的氛圍;五是要把“一縱三橫”綜合整治工程與背街小巷改善工程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以“一縱三橫”為主線,眾多獨具特色的背街小巷為支線,串聯起眾多歷史碎片、文明碎片,使之成為杭州城市靚麗的項鏈;六是要體現以“西湖”為內核的歷史文化特點;七是要使每條道路都有自己的主題,體現各自特點。
建議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國平、市長孫忠煥、副市長楊戌標分別作出重要指示。7月26日,王國平書記批示:“市民建及福弟同志的建議具有很強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操作性。請‘一縱三橫’指揮部及辦公室,各設計、建設單位認真研究,積極采納。”同日,孫忠煥市長批示:“文化,尤其是歷史文化是城市的脈與魂。杭州、西湖千年來經久不衰,她的魅力不僅在這個城市的山水秀麗、實力雄厚,更在于她的優秀的歷史文化的承傳。市民建及福弟副主席的若干建議的實質意義,更在于承傳好城市的脈與魂,使杭城魅力永駐。請戌標并金坤等同志研處。”7月28日,楊戌標副市長批示,“請朱金坤主任在實施中注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