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新杭州大學”的新說法
發布時間:2006-11-10 14:49:25
|
作者: 哲 軒
   “我廳將在‘十一五’期間認真做好研究和規劃,積極向教育部爭取獲得組建新杭州大學的支持”。這是浙江省教育廳日前在辦理民建界政協委員提案時的正式答復,是關于組建新杭州大學的最新權威性說法。
在今年1月省政協九屆四次會議上,黃小杭提交的《研究組建新的文科重點高校杭州大學,促進浙江文化大省建設》提案被推薦為大會發言,成為會議亮點,網民討論熱烈。提案認為,“杭州大學”品牌空置是不小的資源浪費和損失,建議以原杭州大學舊址為主體校園,集聚浙江文科優勢,組建新杭州大學(原文詳見《浙江民建》今年第1期或“浙江民建網”)。提案辦理單位省教育廳認為,提案對目前全省高等教育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全面分析,并對如何加強人文社科建設和組建新杭州大學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對進一步加快人文學科建設、提升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省教育廳坦陳,杭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沒有一所以杭州命名的大學確實是一件憾事。要組建新杭州大學,審批權在教育部。“十一五”期間要重新啟用“杭州大學”校名尚有一定難度。一方面原杭州大學并入浙江大學時間不長,過早啟用“杭州大學”校名易引發民事和法律等問題,教育部原則上也要求被合并的學校在15年內不能使用原校名。另一方面,原杭州大學是一所文化底蘊深厚、學科特色明顯、在國內外都有較高聲譽的綜合性本科院校,重新組建一所綜合性大學,要達到原杭州大學的辦學水平并非易事,而且教育部對學院升格大學要求很高,審批嚴格。
省教育廳同時表示,盡管有難度,仍將在“十一五”期間認真做好這方面的研究和規劃,積極向教育部爭取獲得組建新杭州大學的支持,若條件成熟,將在職責范圍內做好相應工作。同時,協調做好對原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的研究,按有關法規協助保護好原杭州大學教學樓等歷史建筑。
提案人認為這一答復是積極誠懇的,令人滿意,同時期望眾多浙江人發揚浙商的“四千”精神,多方呼吁,積極爭取,早日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在今年1月省政協九屆四次會議上,黃小杭提交的《研究組建新的文科重點高校杭州大學,促進浙江文化大省建設》提案被推薦為大會發言,成為會議亮點,網民討論熱烈。提案認為,“杭州大學”品牌空置是不小的資源浪費和損失,建議以原杭州大學舊址為主體校園,集聚浙江文科優勢,組建新杭州大學(原文詳見《浙江民建》今年第1期或“浙江民建網”)。提案辦理單位省教育廳認為,提案對目前全省高等教育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全面分析,并對如何加強人文社科建設和組建新杭州大學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對進一步加快人文學科建設、提升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省教育廳坦陳,杭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沒有一所以杭州命名的大學確實是一件憾事。要組建新杭州大學,審批權在教育部。“十一五”期間要重新啟用“杭州大學”校名尚有一定難度。一方面原杭州大學并入浙江大學時間不長,過早啟用“杭州大學”校名易引發民事和法律等問題,教育部原則上也要求被合并的學校在15年內不能使用原校名。另一方面,原杭州大學是一所文化底蘊深厚、學科特色明顯、在國內外都有較高聲譽的綜合性本科院校,重新組建一所綜合性大學,要達到原杭州大學的辦學水平并非易事,而且教育部對學院升格大學要求很高,審批嚴格。
省教育廳同時表示,盡管有難度,仍將在“十一五”期間認真做好這方面的研究和規劃,積極向教育部爭取獲得組建新杭州大學的支持,若條件成熟,將在職責范圍內做好相應工作。同時,協調做好對原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的研究,按有關法規協助保護好原杭州大學教學樓等歷史建筑。
提案人認為這一答復是積極誠懇的,令人滿意,同時期望眾多浙江人發揚浙商的“四千”精神,多方呼吁,積極爭取,早日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