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朱民:通脹預期是未來一年最大挑戰
發布時間:2010-01-30 21:08:46
|
作者:
網易財經1月30日訊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進入了尾聲,今日的“全球經濟展望”分論壇請來的嘉賓都是重量級的,其中包括中國央行副行長朱民、美國白宮經濟委員會主席薩默斯、法國經濟部長拉加爾德、日本國家戰略局擔當大臣仙谷由人、印度計劃委員會副主席阿魯瓦利亞、IMF主席卡恩以及德銀董事長阿克爾曼。
在會上,中國央行副行長朱民表示,盡管通脹在中國還未到來,但是現在人們對通脹的預期卻很明確,這一點對2010年的中國是個很大的挑戰。
朱民表示,去年中國長期的增長達到了30%,增長非常強,有大量流動性進入到了市場中,去年中國的通脹是百分之零點幾,但到12月份時就上升到了1.9%,油價是90美元一通,食品價格也在上漲,此外還要改革水電的價格結構,過去幾個月里現金供應量(M1)的增長超過了其它總貨幣量的供應,錢很多。
朱民認為,產能過剩也是未來一年中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以下是朱民的發言實錄:
朱民:我可以說中國這一年過得不錯,GDP的增長達到了8.7%,但在這個數字之后結構更加平衡了,消費增長5.6%,這是非常強勁(的增長)。再看那些區域,東部地區增長了7%,中西部增長了12-14%,所以在中國國內,區域不平衡(的情況)有所改善,而且農村也有改善,基礎設施改善了,高速公路、衛生保健、教育、學校,4萬億的刺激措施里都涵蓋到了這些內容,還有社會保障體系也開始逐漸完善,這些就是數字之后實際發生的情況。
但再看看今年,新的挑戰又出現了,我想說首先是人們對通脹的預期,通脹還沒來,但預期來了,去年中國長期的增長達到了30%,增長非常強,有大量流動性進入到了市場中,去年中國的通脹是百分之零點幾,但到12月份時就上升到了1.9%,油價是90美元一通,食品價格也在上漲,我們還要改革水電的價格結構,過去幾個月里現金供應量(M1)的增長超過了其它總貨幣量的供應,錢很多。所以我們認為這對中國來講是未來一年中很大的挑戰。
第二個問題也很重要,就是結構變革,如何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結構問題在中國已經存在多年了,消費和投資比例(差距)確實很大,我們要進一步刺激消費,進一步建設社會保障網,補助農村地區以便擴大內需,我們要繼續開展這方面的工作,而且我們希望今年我們GDP的增長應該相當于對投資在GDP(中占的比例)。去年重工業(的增長)加速了,有16%的增長,比如鋼鐵業,(產能)有7億噸,5億多是國內的需求,還有造船業等,(很多行業)都有能量過剩的問題,我們必須認真解決這個問題,這對于(結構)重組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個挑戰是宏觀管理,我們期待著國際上將有一個非常脆弱的經濟增長時期,美國每個季度(的消費需求)都在不斷變化,它嚴重影響到了中國的出口,因此我們將繼續注重宏觀管理,調整金融政策,希望經濟能保持每年8-9%的穩定增長,我們非常重視數字,但關鍵并不是數字,而是質量、效率和結構,我們希望有更以消費為驅動、更平衡的經濟,相信我們能夠達到目的,也希望國際環境對我們有利。
在會上,中國央行副行長朱民表示,盡管通脹在中國還未到來,但是現在人們對通脹的預期卻很明確,這一點對2010年的中國是個很大的挑戰。
朱民表示,去年中國長期的增長達到了30%,增長非常強,有大量流動性進入到了市場中,去年中國的通脹是百分之零點幾,但到12月份時就上升到了1.9%,油價是90美元一通,食品價格也在上漲,此外還要改革水電的價格結構,過去幾個月里現金供應量(M1)的增長超過了其它總貨幣量的供應,錢很多。
朱民認為,產能過剩也是未來一年中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以下是朱民的發言實錄:
朱民:我可以說中國這一年過得不錯,GDP的增長達到了8.7%,但在這個數字之后結構更加平衡了,消費增長5.6%,這是非常強勁(的增長)。再看那些區域,東部地區增長了7%,中西部增長了12-14%,所以在中國國內,區域不平衡(的情況)有所改善,而且農村也有改善,基礎設施改善了,高速公路、衛生保健、教育、學校,4萬億的刺激措施里都涵蓋到了這些內容,還有社會保障體系也開始逐漸完善,這些就是數字之后實際發生的情況。
但再看看今年,新的挑戰又出現了,我想說首先是人們對通脹的預期,通脹還沒來,但預期來了,去年中國長期的增長達到了30%,增長非常強,有大量流動性進入到了市場中,去年中國的通脹是百分之零點幾,但到12月份時就上升到了1.9%,油價是90美元一通,食品價格也在上漲,我們還要改革水電的價格結構,過去幾個月里現金供應量(M1)的增長超過了其它總貨幣量的供應,錢很多。所以我們認為這對中國來講是未來一年中很大的挑戰。
第二個問題也很重要,就是結構變革,如何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結構問題在中國已經存在多年了,消費和投資比例(差距)確實很大,我們要進一步刺激消費,進一步建設社會保障網,補助農村地區以便擴大內需,我們要繼續開展這方面的工作,而且我們希望今年我們GDP的增長應該相當于對投資在GDP(中占的比例)。去年重工業(的增長)加速了,有16%的增長,比如鋼鐵業,(產能)有7億噸,5億多是國內的需求,還有造船業等,(很多行業)都有能量過剩的問題,我們必須認真解決這個問題,這對于(結構)重組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個挑戰是宏觀管理,我們期待著國際上將有一個非常脆弱的經濟增長時期,美國每個季度(的消費需求)都在不斷變化,它嚴重影響到了中國的出口,因此我們將繼續注重宏觀管理,調整金融政策,希望經濟能保持每年8-9%的穩定增長,我們非常重視數字,但關鍵并不是數字,而是質量、效率和結構,我們希望有更以消費為驅動、更平衡的經濟,相信我們能夠達到目的,也希望國際環境對我們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