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國余簡介:
現任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學術委員會副主席,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市經濟學總會副會長,瑞士維多利亞大學、新加坡工商管理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等多個國內外高校兼職教授及多個地方政府,政府綜合機構及公司的高級顧問、獨立董事。
雎國余教授有深厚的經濟學理論功底,知識面寬廣,對國內外實際經濟進程有系統把握和深入研究,并有自己獨立見解。多次獲獎,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著名經濟學家雎國余在杭評論A股——
中國股市是投機市散戶應慎入
□本報記者 徐靜休
早報訊 在近日由浙報集團主辦的第九場“前沿論壇”上,作為主講嘉賓的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雎國余教授,在講座開頭便透露了一個小秘密:“夫人是杭州人,我也算半個杭州人,所以對杭州感到很親切。”
這番話,一下子拉進了與在場聽眾的心理距離,在隨后的“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產業發展機遇”主題演講中,他對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以及老百姓關心的樓市、股市、人民幣匯率問題,一一發表了個人看法。
今年GDP增長8%-9%
展望今年的經濟形勢,雎教授是樂觀的。“今年GDP增長為8%-9%,是沒有問題的。GDP8%的增長還能保持8-10年左右。”
“我們人均GDP為3200美元左右,正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支持中國經濟較高速度增長基本條件沒變;我們有一個潛力巨大的13億2千萬人口形成的市場,僅僅依靠中國的內需,就足以支持中國的經濟在一個相當長時間,保持較高速度增長;中國地域遼闊,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的回旋余地非常廣闊,東方不亮西方亮;理論上講我們不差錢,銀行各類存款50萬億-60萬億,其中居民個人儲蓄存款就高達20多萬億,現在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什么樣的政策,什么樣的手段和方法,把銀行里的錢給逼出來,擠出來,變成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拉動經濟的增長;我們國家本身并沒有發生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們打擊很大,但卻是有限的;此外,政府駕馭宏觀經濟的能力越來越強,經驗越來越成熟,通過各種調控手段的使用,使整個經濟保持穩定協調較高速度發展。”
但同時,他也提醒,雖然最壞的日子過去了,但全球經濟仍處在漫長的復蘇過程,甚至有可能會有反復,對此要有清醒的思想準備。“8%的增長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付出努力。”
“除希臘、迪拜、英國的問題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漸抬頭,甚至有越演越烈的態勢,中國的出口形勢依然嚴峻。今年不可能像去年那樣有大規模的資本短時期集中供給,去年新增貸款9.6萬億左右,預計今年新增貸款7.5萬億左右,比去年有所下降。此外,調整結構,加大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加大對三農問題、教育衛生等的投入,也會分流一部分資金,未必立刻形成GDP。”
房價恢復理性水平后仍會上漲
為應對金融危機,去年中央放松了銀根,信貸資金大規模集中涌向市場,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并由此引發資本推動型的房地產、股票資產快速上升,甚至形成泡沫。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基本原則沒有變,但事實上有所調整,有所收縮。2009年整個下半年信貸投放為3萬多億元,而2009年上半年平均一個月就有1萬多億元。所以中國股市在下半年出現回調也就不奇怪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市場的漲幅也開始有所放緩。
但是,中國的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起支柱性作用,尤其當一個國家處在工業化過程中,對房地產市場需求上升。此外,房地產所占有的資源是稀缺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而需求幾乎是無限的,這對矛盾中國尤其突出,決不是美國、加拿大所能比的;同時,中國從短缺的計劃經濟向放開的市場經濟轉軌,人們對房地產產品的需求,包括了對計劃經濟短缺的補償,這需求不是一般的上升,而是膨脹;不僅如此,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進入城市的農民,最終成為城市新居民,也會對房地產形成需求壓力;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住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除了這五個原因,從房地產價格形成機制來看,房地產的價格固然取決于成本、供求、通貨膨脹率和人們的消費心理,同時,還取決于房地產市場五大主體的博弈,即開發商、政府、銀行、富裕群體和弱勢群體之間的博弈。”
“所以以中長期來看,房價能不上漲嗎?特別是稀缺地域的房地產。”雎教授指出,“因為種種原因,某個地區、某個樓盤,由于某個原因下跌是可能的,如當初深圳的樓市泡沫。不過,一旦價格恢復到理性水平,還會因為上述種種原因而上漲,房價在波動中上漲是不可避免的,會保持一個相當長時期,至少10年以上。”
對于普通市民買房,雎教授建議: “如是剛性需求,價格要考慮,但不要被價格左右,該買就買,何況還有個機會成本。不過也要量力而行。如是投資房地產,現在要考慮價格因素。因為現在大城市房價價位較高,甚至有泡沫現象,目前投資或炒房需謹慎,不是好時機。”
對于杭州,雎教授認為,杭州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有著特殊文化遺存和歷史傳說、風景秀麗的城市,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又是富裕浙江的中心城市,房地產市場面向全國乃至是全世界,因此杭州的房價不可能低。
談起中國股市,雎教授則是另一番態度。他直言不諱地說自己不炒股,作為經濟學家,曾目睹中國股市太多的不規范。在前兩年股市指數達到4000、5000點時,在各種演講會上,他曾提醒炒股者見好就收,考慮果斷離場。
“個人理財要先安排好健康消費、子女教育投入,然后是住房,特別是自住。在這兩個條件滿足的情下,可以做一些投資,如房地產投資,或股票投資。但是中國的股市還處于幼稚階段,不健全,正在發展過程中,投機性比較強;而由于制度缺失,中國股市存在著某種陷阱,是看不清的,普通投資者應非常謹慎。”
“現在股市指數在3000多點,預計今年股市會在2800-3200點間震蕩相當長時間,今年股市上4000點還是需要努力的。”
“投資股市要謹慎一些,要對自己的投資能力有所考量。”雎教授說,普通的股民想利用差價賺錢,股市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新資金進入,但目前銀根開始收緊,這個條件不符合,所以只能在不同的主體之間進行博弈,獲利的機會不是給任何人準備的,普通散戶獲利機會更少。“當然隨著股市的健康發展,和宏觀經濟的持續向好,投資好的股票長期持有,還是有機會的。”
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為好
針對目前市場上火熱的人民幣匯率走勢問題,雎教授認為有四大因素給人民幣升值帶來壓力:中國經濟持續30年快速上漲且前景看好,對人民幣始終存在投資、消費需求上升的趨勢,人民幣價值當然會上升;從外因來看,確實存在著來自美歐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越來越大的壓力;全世界美元供給規模龐大,近乎泛濫,美元走跌,也造成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從管理的角度看,中國自己確實需要主動地自覺地調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為今后金融市場完全放開做事先的準備和演練。
雖然人民幣升值會給老百姓帶來一些好處:如進口品變得便宜了;可將人民幣換成更多外幣,購買國際旅游品,享受旅游服務,有利于中國人走出國門,開闊眼界,加強交流;減輕中國的外債負擔……
但是,他也強調,人民幣升值有消極一面:最大的消極面就是影響中國出口,從而影響經濟增長,影響就業,影響社會的穩定和諧;人民幣升值,尤其是大幅度升值,有可能會造成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干擾,影響金融穩定,乃至經濟安全,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和老牌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不是金融高手,是新手和后來者;人民幣升值,尤其是大幅度升值,還會使我們辛苦積累的外匯儲備價值縮水,利益受到損失。
權衡利弊,雎教授指出,目前的人民幣匯率,還是以穩定為好,把握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主動權和控制權。
“但是,既然人民幣升值的四個因素還存在,人民幣的匯率在波動中呈現的小幅上升趨勢也可能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