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2009年省兩會專題
[浙江日報]共同營造更潔凈美好的家園
發布時間:2009-12-29 10:20:21
|
作者: 浙江日報
兩個小時,20名委員和列席同志發言。
這是怎樣的一種“熱度”:話筒被不停地“搶傳”著,委員們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我們要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嚴峻考驗,同時也不能忘了共同營造更潔凈美好的家園。”17日上午,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舉行建設“生態浙江”專題座談會,60多位委員爭相發言,就如何進一步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生命質量獻計獻策。
副省長陳加元到會聽取發言并講話。省政協副主席陳艷華主持座談會。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會聽取發言。
環境問題,就是民生問題。夏平委員說:“以前有些地方為了發展經濟,忽視了生態保護。這種教訓,我們必須汲取。”齊育華委員在省“兩會”前曾深入各地調研生態保護情況:“生態建設,與每一個人的生活生命質量息息相關,要堅持科學發展,不能為建設而建設,否則只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的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猴子常與村民爭食,但很多村民反而自掏腰包買玉米去喂食……”藍麗華委員動情地講了一個簡短的故事,如今很多地方的農民環保意識明顯增強。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省級重點生態公益林補助標準提高到每畝17元。這對山區農民來說,是一大喜訊,但一定要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確保補償資金真正發放到農民手中。
分別來自慶元、開化的朱美菊和吳水松委員深有同感地說,“送出去一江清水”已成了大多數江河上游山區農民的共同心愿。報告中多次提到生態、環境,還提到要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有了各級政府及部門的言踐力行,大家的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性將會更高。”
“我們目前在結對幫扶紹興的一個鄉村,讓孩子免費讀書,給成人帶薪培訓技能,為老人送去健康保障。目的就是想讓村民既能發展致富,又能與環境更和諧地相處。”周永利委員介紹起他們已努力了3年多的一個生態文明“試驗村”,委員們紛紛表示愿意竭力相助。
“蔚藍的天空、濃綠的青山、清澈的水源……”包哲東、潘長旺、柳江虹等委員說,營造潔凈美好的家園,提高生活生命質量,是大家共同的夢想,也需要共同努力。建設“生態浙江”,作為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成為所有人的自覺行動,一起來珍惜,一起來建設。
注:齊育華、藍麗華系民建界省政協委員
這是怎樣的一種“熱度”:話筒被不停地“搶傳”著,委員們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我們要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帶來的嚴峻考驗,同時也不能忘了共同營造更潔凈美好的家園。”17日上午,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舉行建設“生態浙江”專題座談會,60多位委員爭相發言,就如何進一步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生命質量獻計獻策。
副省長陳加元到會聽取發言并講話。省政協副主席陳艷華主持座談會。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會聽取發言。
環境問題,就是民生問題。夏平委員說:“以前有些地方為了發展經濟,忽視了生態保護。這種教訓,我們必須汲取。”齊育華委員在省“兩會”前曾深入各地調研生態保護情況:“生態建設,與每一個人的生活生命質量息息相關,要堅持科學發展,不能為建設而建設,否則只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的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猴子常與村民爭食,但很多村民反而自掏腰包買玉米去喂食……”藍麗華委員動情地講了一個簡短的故事,如今很多地方的農民環保意識明顯增強。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省級重點生態公益林補助標準提高到每畝17元。這對山區農民來說,是一大喜訊,但一定要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確保補償資金真正發放到農民手中。
分別來自慶元、開化的朱美菊和吳水松委員深有同感地說,“送出去一江清水”已成了大多數江河上游山區農民的共同心愿。報告中多次提到生態、環境,還提到要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有了各級政府及部門的言踐力行,大家的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性將會更高。”
“我們目前在結對幫扶紹興的一個鄉村,讓孩子免費讀書,給成人帶薪培訓技能,為老人送去健康保障。目的就是想讓村民既能發展致富,又能與環境更和諧地相處。”周永利委員介紹起他們已努力了3年多的一個生態文明“試驗村”,委員們紛紛表示愿意竭力相助。
“蔚藍的天空、濃綠的青山、清澈的水源……”包哲東、潘長旺、柳江虹等委員說,營造潔凈美好的家園,提高生活生命質量,是大家共同的夢想,也需要共同努力。建設“生態浙江”,作為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成為所有人的自覺行動,一起來珍惜,一起來建設。
注:齊育華、藍麗華系民建界省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