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2009年省兩會專題
[青年時報]主持人不得不三改“發言規則”
發布時間:2009-12-29 10:52:48
|
作者: 記者 張晶 顧肖艷 呂術艷
時報訊 昨天,省政協召開“生態浙江”專題座談會,現場熱得發燙。
多名委員同時舉手站起說,“我來講幾句。”這讓省政協副主席陳艷華始料未及,不得不三次更改發言方式。
看到委員們的熱情,浙江省副省長陳加元充滿信心地說:“生態浙江是項民生工程,今年政府對環境產業的投入不會減少。”
委員站起來搶話筒
“各位委員可以暢所欲言,想說的就舉手站起來說。”討論前,陳艷華鼓勵大家說。
話音剛落,多名委員爭相站起來發言。
看到這種狀況,陳艷華不得不更改“規則”:接下去,想發言的委員,拿到話筒后再站起來發言。
話筒如同擊鼓傳花般傳遞著,握話筒的委員剛說完話,坐在一旁的另一個委員立即把話筒攥在手中。
“還是要照顧到每個位置上的委員。這樣吧,想發言的舉手,我點名,服務員送上話筒。”陳艷華見狀,又不得不改變“規則”。
兩個多小時里,話筒一直很熱。坐得遠的委員,多次舉手,并站起來,希望能引起陳艷華的注意,獲得發言。
搶話筒是為了解決民生問題
省政協委員、浙江永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永利,是會場上“搶”話筒最活躍委員之一。
“今天我不發言,會有遺憾。”周永利快人快語,他每年投入200萬元扶持紹興縣最窮的新建村,倡導生態養殖。但是,農民們不知道怎樣才能生態發展。“我也是個門外漢。今天來,希望能夠得到專業部門的指導。”
陳艷華現場落實,浙江省林業廳等部門給予幫助。
省政協常委、浙大農業遙感信息技術應用研究所所長王珂感慨地說:“會前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擔心,經濟不景氣時很少有人會關心環保問題,沒想到,在會上想發個言卻不容易,由此看出環保問題委員們很關注,因為它是民生問題。”
生態補償費用 欠監督
“把山上農民往山下移,減少山林污染,這是生態建設工作。”省政協委員、麗水市政協副主席、民建市委會主委齊育華說,麗水地區是重點轉移區域,但對山民的補償過少,“據我所知,每人一次性補償1萬元。”一家4口人一共4萬元,想在山下重新安家是比較困難的。
省政協委員、麗水市蓮都區工商聯主席藍麗華也說,浙江對生態林的補貼從最初的每畝5元,上升到現在的17元,力度很大。但可能因為監督機制欠缺,真正發放到農民手中的錢遠比這少,“我了解到老百姓只能拿到11元,剩余部分被扣除,說叫作防火費。可據我所知,森林防火費省里是撥了專項資金的。”
讓農民有錢 讓宅基地適當流轉
王珂認為,生態建設不僅是青山綠水,說到底是安居樂業,“多種形式的生態補償,加大政府財政負擔,不如創新政策讓農民富起來。”
他建議,在國家政策允許范圍內,創新出臺農村宅基地出讓政策,拿著錢走出農村到城市發展,不用靠借,不靠政府補助。
“擴大內需,政府提出農民是消費主力軍。”王珂說,農民手里得有錢有資產才能放心大膽消費,“城里的房子有土地證、產權證,但農民的宅基地沒有產權證,不能上市交易。”
環保投入是最有效投入
陳加元說:“過去,我們犧牲環境發展經濟,現在不能停下發展保護環境。”
陳加元承諾,環保投入是最有效的投入,省政府在資金安排上會優先考慮。委員們可以放心,我省對于環保投入,不僅局限于水、聲、氣等方面,還要在土壤、海洋、輻射等多領域拓展。確保老百姓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新鮮空氣、吃上放心食品。
注:齊育華、藍麗華系民建界省政協委員
多名委員同時舉手站起說,“我來講幾句。”這讓省政協副主席陳艷華始料未及,不得不三次更改發言方式。
看到委員們的熱情,浙江省副省長陳加元充滿信心地說:“生態浙江是項民生工程,今年政府對環境產業的投入不會減少。”
委員站起來搶話筒
“各位委員可以暢所欲言,想說的就舉手站起來說。”討論前,陳艷華鼓勵大家說。
話音剛落,多名委員爭相站起來發言。
看到這種狀況,陳艷華不得不更改“規則”:接下去,想發言的委員,拿到話筒后再站起來發言。
話筒如同擊鼓傳花般傳遞著,握話筒的委員剛說完話,坐在一旁的另一個委員立即把話筒攥在手中。
“還是要照顧到每個位置上的委員。這樣吧,想發言的舉手,我點名,服務員送上話筒。”陳艷華見狀,又不得不改變“規則”。
兩個多小時里,話筒一直很熱。坐得遠的委員,多次舉手,并站起來,希望能引起陳艷華的注意,獲得發言。
搶話筒是為了解決民生問題
省政協委員、浙江永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永利,是會場上“搶”話筒最活躍委員之一。
“今天我不發言,會有遺憾。”周永利快人快語,他每年投入200萬元扶持紹興縣最窮的新建村,倡導生態養殖。但是,農民們不知道怎樣才能生態發展。“我也是個門外漢。今天來,希望能夠得到專業部門的指導。”
陳艷華現場落實,浙江省林業廳等部門給予幫助。
省政協常委、浙大農業遙感信息技術應用研究所所長王珂感慨地說:“會前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擔心,經濟不景氣時很少有人會關心環保問題,沒想到,在會上想發個言卻不容易,由此看出環保問題委員們很關注,因為它是民生問題。”
生態補償費用 欠監督
“把山上農民往山下移,減少山林污染,這是生態建設工作。”省政協委員、麗水市政協副主席、民建市委會主委齊育華說,麗水地區是重點轉移區域,但對山民的補償過少,“據我所知,每人一次性補償1萬元。”一家4口人一共4萬元,想在山下重新安家是比較困難的。
省政協委員、麗水市蓮都區工商聯主席藍麗華也說,浙江對生態林的補貼從最初的每畝5元,上升到現在的17元,力度很大。但可能因為監督機制欠缺,真正發放到農民手中的錢遠比這少,“我了解到老百姓只能拿到11元,剩余部分被扣除,說叫作防火費。可據我所知,森林防火費省里是撥了專項資金的。”
讓農民有錢 讓宅基地適當流轉
王珂認為,生態建設不僅是青山綠水,說到底是安居樂業,“多種形式的生態補償,加大政府財政負擔,不如創新政策讓農民富起來。”
他建議,在國家政策允許范圍內,創新出臺農村宅基地出讓政策,拿著錢走出農村到城市發展,不用靠借,不靠政府補助。
“擴大內需,政府提出農民是消費主力軍。”王珂說,農民手里得有錢有資產才能放心大膽消費,“城里的房子有土地證、產權證,但農民的宅基地沒有產權證,不能上市交易。”
環保投入是最有效投入
陳加元說:“過去,我們犧牲環境發展經濟,現在不能停下發展保護環境。”
陳加元承諾,環保投入是最有效的投入,省政府在資金安排上會優先考慮。委員們可以放心,我省對于環保投入,不僅局限于水、聲、氣等方面,還要在土壤、海洋、輻射等多領域拓展。確保老百姓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新鮮空氣、吃上放心食品。
注:齊育華、藍麗華系民建界省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