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2009年省兩會專題
[青年時報]大學生醫保“空白”必須填補
發布時間:2009-12-29 11:19:11
|
作者: 柴鴻 傅一覽 許梅
時報訊 一個貧困大學生不慎股骨骨折,醫院估計治療費為3萬元,學生須先交1.2萬元。這下,學校的領導和師生們犯難了。病不起,已成為高校學生面臨的嚴峻現實。
大多地市改革沒有涉及大學生醫保
2008年3月,寧波出臺《市區各類學生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實施意見》,將學生納入社保范圍之內。然而,浙江絕大多數地區,一直沒有涉及大學生醫療保險制度,這已成為學校、家庭、學生們關注的焦點。
省人大代表、寧波大學商學院國際貿易系副教授楊麗華調查,大學生醫療保險的主要模式是公費醫療加商業保險。但公費醫療基金難以滿足大學生的醫療衛生需求,資金的不足加重了學校和學生的負擔;
將商業保險引入校園,緩解了高校公費醫療體制的缺陷,但商業保險的理賠程序復雜,周期長,很難及時拿到理賠金。
楊麗華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推行浙江高校學生醫療保險的建議》,吁呼讓每位大學生看得起病。
貧困大學生一生病 無錢救治
學校有自辦醫院,只能負責學生一些簡單疾病的治療,而學校的醫療費用杯水車薪。
“全省高校都被類似問題困擾。”楊麗華說。
楊麗華發現,大學生生病時,一般會選擇自己買藥吃或去校醫院,看病花銷在50元-300元,只有6.19%的人在800元以上,這部分同學多是發生了意外事故、身體素質很差。一旦貧困生突發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就會讓家庭陷入困境,所以對于貧困生的愛心捐助會那么多,但這是不正常的,社會的醫療體系存在缺失,“因為高額的花銷,很多貧困生對醫院望而卻步。”楊麗華說。
必須擴大保險范圍,除住院費用外,還要增加門診費用的報銷比例,“大學生看病的花費,大部分是普通門診費用。”
盡快出臺大學生醫保法規
楊麗華同時建議,制定全省統一的大學生醫療保障法規,明確各級政府和學校的職責,規定大學生參加社會醫療保險的資金籌措方式、籌資水平、分擔比例、基金運營方式等,對其組織管理、實施辦法、參保大學生的權利和義務等問題作出明確解釋。
按“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的設想,大學生生病,首先應該去學校醫院、社區衛生院,或者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學校既可把校醫院交給社會,也可采用招標方式,讓商業實體來經營。
設大學生大病社會救助基金,接受企業及社會人士捐助,將慈善、愛心捐款納入其中。這樣,為貧困學生提供教育救助的同時,也提供醫療保障。
大多地市改革沒有涉及大學生醫保
2008年3月,寧波出臺《市區各類學生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實施意見》,將學生納入社保范圍之內。然而,浙江絕大多數地區,一直沒有涉及大學生醫療保險制度,這已成為學校、家庭、學生們關注的焦點。
省人大代表、寧波大學商學院國際貿易系副教授楊麗華調查,大學生醫療保險的主要模式是公費醫療加商業保險。但公費醫療基金難以滿足大學生的醫療衛生需求,資金的不足加重了學校和學生的負擔;
將商業保險引入校園,緩解了高校公費醫療體制的缺陷,但商業保險的理賠程序復雜,周期長,很難及時拿到理賠金。
楊麗華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推行浙江高校學生醫療保險的建議》,吁呼讓每位大學生看得起病。
貧困大學生一生病 無錢救治
學校有自辦醫院,只能負責學生一些簡單疾病的治療,而學校的醫療費用杯水車薪。
“全省高校都被類似問題困擾。”楊麗華說。
楊麗華發現,大學生生病時,一般會選擇自己買藥吃或去校醫院,看病花銷在50元-300元,只有6.19%的人在800元以上,這部分同學多是發生了意外事故、身體素質很差。一旦貧困生突發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就會讓家庭陷入困境,所以對于貧困生的愛心捐助會那么多,但這是不正常的,社會的醫療體系存在缺失,“因為高額的花銷,很多貧困生對醫院望而卻步。”楊麗華說。
必須擴大保險范圍,除住院費用外,還要增加門診費用的報銷比例,“大學生看病的花費,大部分是普通門診費用。”
盡快出臺大學生醫保法規
楊麗華同時建議,制定全省統一的大學生醫療保障法規,明確各級政府和學校的職責,規定大學生參加社會醫療保險的資金籌措方式、籌資水平、分擔比例、基金運營方式等,對其組織管理、實施辦法、參保大學生的權利和義務等問題作出明確解釋。
按“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的設想,大學生生病,首先應該去學校醫院、社區衛生院,或者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學校既可把校醫院交給社會,也可采用招標方式,讓商業實體來經營。
設大學生大病社會救助基金,接受企業及社會人士捐助,將慈善、愛心捐款納入其中。這樣,為貧困學生提供教育救助的同時,也提供醫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