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在紀念胡厥文先生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發布時間:2005-10-02 11:25:26
|
作者:
同志們: 
今年十月七日,是胡厥老誕辰110周年紀念日。胡厥老是我國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杰出的實業家,是民建的創建人和卓越領導人之一,為民建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天,我們共聚一堂,追憶緬懷這位愛國革命、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對于繼承和發揚民建老一輩成員的優良傳統,動員全會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功立業,具有重要意義。 
雖然我本人沒能認識厥老,但我看了有關他的文章,對他很敬仰。我感到厥老的一生充分表現了這樣幾種品格和精神: 
一、厥老的一生,是為民族、為人民不倦奮斗的一生。 
厥老出生時的中國,外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掠奪,內受封建主義的腐朽統治和盤剝,國家處在風雨飄搖,人民瀕于絕境。厥老與許多志士仁人一樣,多方尋求救國救民之路。起初,他選擇了實業救國的道路,26歲就創辦了上海新民機器廠,后來又陸續創建合作五金廠、黃渡電燈公司等企業。在任上海機器業同業公會主任委員的十年間,繼續實業救國的探索,為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當日寇入侵,民族危難之際,他與黃任老合作,聯絡、組織上海工商界,為抗日軍隊趕制武器彈藥。他日夜奔走,無暇理發剃須,竟至須髯盈頰,厥老蓄須銘志,決誓抗日報國,傳為一段佳話。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為了保存民族工業、支援抗戰,厥老發動江浙滬寧的百余家民營工廠內遷,歷盡千難萬險,保存了可貴的人力物力資源,成為抗戰時期后方民族工業的中堅力量,在軍需民用的生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內遷這一愛國壯舉,成為我國抗戰史上光輝的一頁。抗戰勝利后,中華民族面臨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抉擇,厥老毅然投身到民主運動之中,為民族解放和新民主主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后,他懷著極其興奮的心情投入新中國的建設,積極為國家建設獻計出力。厥老身上體現出來的愛國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敬仰、繼承和發揚。 
二、厥老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殫思竭慮,忘我工作。 
抗戰勝利后,為了爭取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他和黃任老等人發起組織了中國民主建國會,團結愛國工商業家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配合中國共產黨,為建立和平、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而斗爭。1948年民建響應中共“五一號召”,公開宣布接受中共領導,成為民建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厥老矢志依靠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團結奮斗的新起點。1959年,民建二大提出“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口號,這個口號在工商界中起到了很好的鼓動和推動作用。厥老是這個口號的倡導者和模范執行者之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厥老主持的民建三大,提出了“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的行動綱領,反映了民建政治上的堅定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本會成立40周年時,厥老把堅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堅持依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自我教育概括為民建的三大優良傳統,成為推動會的事業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在與中共的長期合作中,厥老一貫堅持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原則。1982年和1983年,他分別對中共的統戰工作和整黨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評價。1986年,他又與胡子昂同志聯名提出了“關于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的意見”,受到中共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厥老在晚年一直與民建同志互勉,要用“吃奶的力氣”,協助中國共產黨把國家的事情辦好。1987年底,為推進民建領導集體的新老交替,他堅決辭去主席職務,在會內外產生了很好的政治影響。他對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信念,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三、厥老對建設社會主義事業滿腔熱忱,無私奉獻。 
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年恢復時期,他積極推動上海工商界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而努力工作,帶頭認購勝利折實公債。抗美援朝時期,他將自己的積蓄盡數捐獻給國家作抗敵之用,并支持自己的兒子參軍入朝。1952年他擔任赴朝慰問團副總團長,親自到戰火紛飛的前線看望人民子弟兵。在國家的過渡時期,他以極大的積極性宣傳、推行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率先在自己的企業實行公私合營,帶動工商界同仁積極配合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他的言行在工商界中起了很大的示范和推動作用。他為國家、民族無私奉獻的精神,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四、厥老光明磊落,是非愛憎涇渭分明。 
厥老一貫注重道德情操的修養,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值得學習的品德。他光明磊落、是非愛憎涇渭分明;他一生廉潔儉樸,從不以私利而犯公益;他知人善任,既有知人之明,又有用人之量;他剛直、熱情、豪爽、豁達。他的道德風范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厥老畢生致力于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經濟振興、社會進步的事業。從立志實業救國,進而抗戰救國,最后投身于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他始終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聯系在一起。厥老離開我們已經十六年了,他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正直高尚的品德,將激勵我們不斷開拓前進。 
今年是本會建會60周年,在這樣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年份,我們緬懷厥老,追思厥老,對于我們繼承民建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更好地履行參政黨職能,加強參政黨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厥老的精神,感召和哺育著一代代民建的后來人,已經成為推進我會事業發展的動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牢牢把握發展這個根本任務,堅持愛國主義、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參政為民、堅持發揮特色、堅持與時俱進的基本準則,發揚民主、團結、創新、敬業的精神,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這就是我們對厥老最好的紀念。 
(200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