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周年
深切懷念湯元炳
發布時間:2009-12-28 17:19:45
|
作者: 鈕守章
1995年4月5日,忠誠的愛國主義戰士、浙江民建和工商聯的卓越領導人湯元炳同志永遠離開了我們。我為此深感悲痛。湯老一生追求進步,向往光明。他熱愛祖國,和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近半個世紀,歷盡艱難,矢志不渝。他的光輝業績和高貴品質,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尊敬和愛戴,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我認識湯老并第一次聽他作報告,是在1956年資本主義工商業全行業公私合營高潮期間省政協的一次全會上。當時,他傳達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和陳云、陳毅兩位副總理的講話精神,為我們作了《民族工商業者要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掌握自己命運》的大報告,一口氣講了4個多小時,全場氣氛熱烈,情緒高漲,掌聲連連不斷。湯老以切身體會,回憶民族工商業者在舊社會遭受三座大山壓迫、掌握不了自己命運的坎坷經歷,從而引導我們充分認識一個道理,就是只有聽毛主席話,跟著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才有自己光明的前途。報告深入淺出,絲絲入扣,有極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使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不久,一個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就在全省范圍內蓬勃掀起。在此后的歲月里,湯老團結并帶領我省廣大工商業者,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觀,在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基礎上,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改造,協助黨和政府順利地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任務。
在與湯老相處的歲月里,使我感到欽佩和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對黨忠貞不貳的感情和堅強的信念,幾十年如一日與黨同心同德,風雨同舟,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自身遭受迫害的時候,他也絲毫沒有動搖過對黨的信念。凡屬黨提出要他做的事情,他總是滿懷信心,不折不扣,千方百計克服困難,以堅強的毅力去完成它、實現它。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他響應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提出的“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的號召,廣泛發動全省民建會員、原工商業者為建設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獻計出力,提出“五朵金花”---即開展經濟咨詢服務、工商專業培訓、興辦學校、協辦企業、支援老少邊窮地區,并以此作為我們為四化做貢獻的具體行動目標。湯老一面動員號召,一面精心策劃,精心組織。在他的身體力行,親自帶領下,這項活動在全省民建和工商聯組織中普遍開展起來,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譽。湯老熱心辦學,盡心盡力為國家培養建設人才。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就籌資創辦了錢江中學。改革開放以來,他始終如一,不改初衷,堅持繼續倡導社會辦學,與省民建、工商聯同志一起籌集資金辦起了“錢江業余學校”,最多時有222個班,在校學生10312人,累計畢結業學員達27萬余人次。同時,他還無償資助其他民主黨派辦學,成為開拓我省社會力量辦學的先驅者。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湯老充分利用自己在海內外的關系和影響,殫精竭慮,為國家做貢獻。1979年,當時任浙江省省長的李豐平同志和省委統戰部部長余紀一同志約見湯老,要他出面組建公司,開拓國際信托投資業務。他受命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浙江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的組建工作中,積極動員組織海內外工商界人士和自己的親朋好友把資金投到該公司。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公司很快成立起來,湯老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他苦心經營,為我省開拓國際融資業務,以及和境外金融機構開展友好往來與合作,做了大量工作。香港著名實業家查濟民先生是湯老解放前任職中紡公司時的同事,兩人私交甚篤,查先生每次回鄉探親,到了杭州總要去看望湯老。當時正值樹人大學初建,缺乏建設資金,湯老想到查濟民先生一直關心家鄉,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就與查先生商議希望他能捐資為樹人大學建造教學樓。此事得到查先生的大力支持,查先生還建議教學樓要以湯老的名字命名,湯老沒有接受。為引進外資,湯老動員并積極協助查先生回家鄉海寧以及臨安等地投資建造紡織印染廠,并親自為企業排憂解難,幫助當地政府和有關方面協調,促成項目上馬。港胞金清揚先生解放前曾和湯老在上海共過事,其夫人陳娟英女士一生勤儉,晚年有志把自己的積蓄投入家鄉辦慈善福利事業。湯老熱情地為之策劃,不辭勞累往返于杭滬之間做工作,最后和省婦聯一起把陳娟英基金落實下來,除在杭州中醫院建造一層教學樓外,還多處建造敬老院、幼兒園和中學。湯老關心和致力于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早在1974年,他就以寫廣播稿、寫信等形式向臺灣的哥哥和親屬介紹祖國的建設成就,宣傳黨的對臺政策,盼望海峽兩岸人民在“一國兩制”前提下實現真正的和平統一。
湯老為人正直,顧全大局,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為響應黨的號召,實現民主黨派和工商聯領導班子新老合作交替,他主動向省委提出從民建和工商聯的領導崗位上退下來,讓相對年輕的同志上去。他無微不至地關心同志和下屬,從生活上、思想上和工作上做到真誠幫助,嚴格要求。我從湖州剛調到省里,暫住在安吉路16號5樓,他把自己的煤氣罐送給我用,夏天又送西瓜來給我消暑。他自奉儉約,克己奉公,1979年出任副省長時已年近七旬,按規定可以配專車,他卻沒有要。1989年有一天晚上,天下著細雨,湯老事先沒有通知我,偕同張元和大姐撐著傘步行到我住處,登上5層樓來看望我的起居生活。80歲高齡的長者和領導,來看望一個晚輩下屬,當時我的感激心情,實非言語所能表達。然而,他在思想上政治上以至工作上對我們的要求更高。一次,他對我說起自己對一位領導同志的臨別贈言。那位同志調上級任職,在離杭前向湯老辭行時,湯老對他說:“民主黨派同志職務的提升是黨的培養,組織上的安排和工作需要所決定的。有本人自己努力的一面,但不能把職務的提升和自己現有的素質和水平畫等號,認為自己差不多了,而自滿起來。相反更應該正視自己的不足,努力克服,求得進步,才能真正在新的工作崗位上適應下來,才能不負眾望。”湯老把這一番話講給我聽,實際是對我的教育。時隔多年,至今聲聲在耳,記憶猶新,難以忘懷,使我終身受用不盡。這些年來,不論我在工作上遇到怎樣的挫折和困難,我總是以湯老這一金玉良言來對照自己,勉勵自己,鞭策自己,發揚成績,克服缺點,不斷前進。在工作上,湯老更嚴格要求并督促我們深入實際,搞好調查研究,重視參政議政工作。我兩次提出有關振興我省蠶桑絲綢事業的建議,都得到湯老的支持鼓勵和幫助,他甚至親自為我修改稿子。
湯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無私奉獻的一生,他所留下的光輝業績,將永遠作為寶貴的歷史遺產,讓后輩去繼承,去發揚。江澤民同志在“三講”教育中提出領導干部要講政治,我認為湯老就是講政治的典范。他的講政治集中到一點就是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與黨同心同德,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并以此來規范自己的行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60周年,浙江民建成立50周年的時候,我們更加懷念湯老,我們要牢記湯老的教導,學習他的好思想和好作風,并以此作為榜樣來檢驗自己,提高自己,在他那用畢生精力開創并為之耕耘一輩子的土地上,努力工作,繼續前進,以實際行動來告慰湯老在天之靈。
(本文原載《浙江民建回憶錄》,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作者系原全國政協常委、原省工商聯會長)
我認識湯老并第一次聽他作報告,是在1956年資本主義工商業全行業公私合營高潮期間省政協的一次全會上。當時,他傳達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和陳云、陳毅兩位副總理的講話精神,為我們作了《民族工商業者要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掌握自己命運》的大報告,一口氣講了4個多小時,全場氣氛熱烈,情緒高漲,掌聲連連不斷。湯老以切身體會,回憶民族工商業者在舊社會遭受三座大山壓迫、掌握不了自己命運的坎坷經歷,從而引導我們充分認識一個道理,就是只有聽毛主席話,跟著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才有自己光明的前途。報告深入淺出,絲絲入扣,有極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使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不久,一個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就在全省范圍內蓬勃掀起。在此后的歲月里,湯老團結并帶領我省廣大工商業者,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觀,在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基礎上,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改造,協助黨和政府順利地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任務。
在與湯老相處的歲月里,使我感到欽佩和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對黨忠貞不貳的感情和堅強的信念,幾十年如一日與黨同心同德,風雨同舟,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自身遭受迫害的時候,他也絲毫沒有動搖過對黨的信念。凡屬黨提出要他做的事情,他總是滿懷信心,不折不扣,千方百計克服困難,以堅強的毅力去完成它、實現它。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他響應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提出的“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的號召,廣泛發動全省民建會員、原工商業者為建設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獻計出力,提出“五朵金花”---即開展經濟咨詢服務、工商專業培訓、興辦學校、協辦企業、支援老少邊窮地區,并以此作為我們為四化做貢獻的具體行動目標。湯老一面動員號召,一面精心策劃,精心組織。在他的身體力行,親自帶領下,這項活動在全省民建和工商聯組織中普遍開展起來,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譽。湯老熱心辦學,盡心盡力為國家培養建設人才。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就籌資創辦了錢江中學。改革開放以來,他始終如一,不改初衷,堅持繼續倡導社會辦學,與省民建、工商聯同志一起籌集資金辦起了“錢江業余學校”,最多時有222個班,在校學生10312人,累計畢結業學員達27萬余人次。同時,他還無償資助其他民主黨派辦學,成為開拓我省社會力量辦學的先驅者。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湯老充分利用自己在海內外的關系和影響,殫精竭慮,為國家做貢獻。1979年,當時任浙江省省長的李豐平同志和省委統戰部部長余紀一同志約見湯老,要他出面組建公司,開拓國際信托投資業務。他受命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浙江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的組建工作中,積極動員組織海內外工商界人士和自己的親朋好友把資金投到該公司。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公司很快成立起來,湯老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他苦心經營,為我省開拓國際融資業務,以及和境外金融機構開展友好往來與合作,做了大量工作。香港著名實業家查濟民先生是湯老解放前任職中紡公司時的同事,兩人私交甚篤,查先生每次回鄉探親,到了杭州總要去看望湯老。當時正值樹人大學初建,缺乏建設資金,湯老想到查濟民先生一直關心家鄉,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就與查先生商議希望他能捐資為樹人大學建造教學樓。此事得到查先生的大力支持,查先生還建議教學樓要以湯老的名字命名,湯老沒有接受。為引進外資,湯老動員并積極協助查先生回家鄉海寧以及臨安等地投資建造紡織印染廠,并親自為企業排憂解難,幫助當地政府和有關方面協調,促成項目上馬。港胞金清揚先生解放前曾和湯老在上海共過事,其夫人陳娟英女士一生勤儉,晚年有志把自己的積蓄投入家鄉辦慈善福利事業。湯老熱情地為之策劃,不辭勞累往返于杭滬之間做工作,最后和省婦聯一起把陳娟英基金落實下來,除在杭州中醫院建造一層教學樓外,還多處建造敬老院、幼兒園和中學。湯老關心和致力于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早在1974年,他就以寫廣播稿、寫信等形式向臺灣的哥哥和親屬介紹祖國的建設成就,宣傳黨的對臺政策,盼望海峽兩岸人民在“一國兩制”前提下實現真正的和平統一。
湯老為人正直,顧全大局,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為響應黨的號召,實現民主黨派和工商聯領導班子新老合作交替,他主動向省委提出從民建和工商聯的領導崗位上退下來,讓相對年輕的同志上去。他無微不至地關心同志和下屬,從生活上、思想上和工作上做到真誠幫助,嚴格要求。我從湖州剛調到省里,暫住在安吉路16號5樓,他把自己的煤氣罐送給我用,夏天又送西瓜來給我消暑。他自奉儉約,克己奉公,1979年出任副省長時已年近七旬,按規定可以配專車,他卻沒有要。1989年有一天晚上,天下著細雨,湯老事先沒有通知我,偕同張元和大姐撐著傘步行到我住處,登上5層樓來看望我的起居生活。80歲高齡的長者和領導,來看望一個晚輩下屬,當時我的感激心情,實非言語所能表達。然而,他在思想上政治上以至工作上對我們的要求更高。一次,他對我說起自己對一位領導同志的臨別贈言。那位同志調上級任職,在離杭前向湯老辭行時,湯老對他說:“民主黨派同志職務的提升是黨的培養,組織上的安排和工作需要所決定的。有本人自己努力的一面,但不能把職務的提升和自己現有的素質和水平畫等號,認為自己差不多了,而自滿起來。相反更應該正視自己的不足,努力克服,求得進步,才能真正在新的工作崗位上適應下來,才能不負眾望。”湯老把這一番話講給我聽,實際是對我的教育。時隔多年,至今聲聲在耳,記憶猶新,難以忘懷,使我終身受用不盡。這些年來,不論我在工作上遇到怎樣的挫折和困難,我總是以湯老這一金玉良言來對照自己,勉勵自己,鞭策自己,發揚成績,克服缺點,不斷前進。在工作上,湯老更嚴格要求并督促我們深入實際,搞好調查研究,重視參政議政工作。我兩次提出有關振興我省蠶桑絲綢事業的建議,都得到湯老的支持鼓勵和幫助,他甚至親自為我修改稿子。
湯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無私奉獻的一生,他所留下的光輝業績,將永遠作為寶貴的歷史遺產,讓后輩去繼承,去發揚。江澤民同志在“三講”教育中提出領導干部要講政治,我認為湯老就是講政治的典范。他的講政治集中到一點就是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與黨同心同德,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并以此來規范自己的行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60周年,浙江民建成立50周年的時候,我們更加懷念湯老,我們要牢記湯老的教導,學習他的好思想和好作風,并以此作為榜樣來檢驗自己,提高自己,在他那用畢生精力開創并為之耕耘一輩子的土地上,努力工作,繼續前進,以實際行動來告慰湯老在天之靈。
(本文原載《浙江民建回憶錄》,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作者系原全國政協常委、原省工商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