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a>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周年
湯元炳同志生平
發布時間:2009-12-28 00:00:00
|
作者:
湯元炳,忠誠的愛國主義戰士、中國民主建國會杰出的領導人之一。1953年參加民建,歷任民建省委會副主委、名譽主委,民建中央委員、副主任委員、副主席、咨議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共產黨黨員。
湯元炳(1909-1995),江蘇南通人,早年就讀于南通英化職業學校、上海浦東中學、同德醫學院。1934年赴日本留學,獲日本法政大學商學士學位。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回國,從事工商實業活動,歷任中國棉業公司余姚分莊主任,農本局福生總莊視察、浙莊主任、湘莊主任,中國紡織企業公司襄理、協理、代總經理等職。
1949年6月,湯元炳同志應中共浙江省委的邀請,從上海到杭州參加“七一座談會”,隨后相繼擔任杭江紗廠經理,杭州市工商聯籌委會主委,省政府工礦廳經理室主任、省公營廠礦聯營處經理、省土特產聯營公司經理,杭州市人民代表、市人委委員,省人民代表、省人委委員、副省長,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第一、二屆副主席,省政協第一至七屆副主席,全國政協第二至五屆委員,第六、七屆常委,民建中央第一、二屆常委,第三、四、五屆副主席,六屆中央咨議委員會副主任,民建省委會第一、二屆副主委,三、四屆名譽主委,全國工商聯第三、四屆執委常委,省工商聯籌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一、二屆主委兼秘書長,三、四屆主委,五、六屆名譽主委,省僑聯第三、四屆名譽主席,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名譽董事長。
湯元炳同志早在青年時代,就受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追求進步,向往光明。特別是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后,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投入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洪流;同年10月,他加入了國民黨。1927年發生“四一二”事變,他不滿于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和對共產黨人的血腥屠殺,憤然脫離了國民黨,遂于同年8月參加共產黨。1928年1月,在杭州從事地下活動時被捕入獄,與黨失掉聯系。1934年東渡日本,攻讀經濟學。他在留學期間,解囊資助共產黨人辦的新知書店,并為該店在東京推銷進步書籍。1937年“七七”事變后,他毅然返回祖國,投身于實業救國的活動。1949年,國民黨統治瀕臨崩潰之際,他出于對共產黨的信任,拒絕去臺,并且勸導上海的工商界朋友留下來,迎接解放。當時他還以僅存的棉紗作抵押,資助他人從香港搶運回一批珍貴圖書,為這批珍貴圖書回到人民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后,湯元炳同志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黨外人士長期與黨合作共事。他從親身經歷中深切感受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走向繁榮昌盛”。當浙江剛解放時,困難重重,百廢待興,湯元炳同志以飽滿的革命熱情投入工作,積極協助黨和政府貫徹“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方針,推動和幫助工商業者恢復生產,建設國家;協助政府公平征稅,平抑物價,穩定市場;幫助解決勞資糾紛,合理調整公私關系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和社會主義改造等各個時期,他團結、帶領廣大工商業者“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改造,致力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湯元炳同志幾十年如一日,與黨同心同德,患難與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他真誠擁護、堅決貫徹執行黨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他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學習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聯系實際,坦陳己見。他協助黨和政府認真落實黨對工商業者的政策,深受各界人士敬重。
1979年,湯元炳同志擔任了省政府的領導職務,雖已年屆古稀,仍老當益壯,積極努力,奮發工作,在有生之年繼續為國家的建設多作貢獻。他廣泛動員海內外工商界人士,出錢出力,外引內聯,創辦融資企業,開拓了我省國際融資業務,與眾多的境外金融機構開展友好往來和合作,為浙江經濟建設積極籌措資金;他常常不辭辛勞,深入基層,為企業排憂解難;他廣交朋友,牽線搭橋,為引進資金、人才、技術,推進我省的改革開放,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四十多年來,湯元炳同志一直擔任政協浙江省委員會和省民建、工商聯的領導職務,始終與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為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揮民主黨派和工商界人士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作用,為加強民建和工商聯的自身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經常帶領調查組深入廠礦、海島、農村進行調查研究,為我省兩個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獻計出力。他身體力行,在全國政協會議上,就保護浙江茶葉出口和舟山港的開發建設等問題,發表意見,提出建議,受到國務院領導的重視。
他熱心社會辦學,為培養國家建設人才盡心盡力。早在50年代,就組織工商界人士,籌資創辦了錢江中學,歷經磨難,始終不渝,在全國頗有名聲。1979年,在他的積極倡導和直接籌措下,和省民建、工商聯的同志一起創辦了“錢江業余學校”。爾后,又與有關部門聯合,創辦了“絲綢工藝學校”,為國家建設輸送了大批適用人才。他還奔走呼號,聯系港澳人士捐贈辦學經費和電腦設備,為省政協創辦樹人大學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他充分利用自己在海內外的影響,致力于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他熱情宣傳鄧小平同志關于“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介紹祖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在與臺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交往中,誠懇待人,曉以大義,得到普遍的贊賞。在他的影響下,更多的臺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來浙探親、旅游、觀光和投資。他關心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熱心“三胞”聯誼工作,多次向黨和政府提出意見、建議。他在病床上仔細聆聽江澤民總書記《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斗》的重要講話,由衷表示贊同,盼望祖國早日實現統一。
湯元炳同志為人正直、光明磊落,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生活簡樸、克己奉公。60年代,當國家遇到暫時困難時,他和夫人帶頭減工資;精簡機構的時候,他又動員夫人主動退下來不拿工資,工作照做。他的高尚情操和可貴品質,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尊敬和信賴。
湯元炳同志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來在與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中,深受教育,堅信唯有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才能使中國富強、文明,決心以共產黨人為榜樣要求自己,赤子之心,至死不渝。他在病重期間,再次向黨組織提出了入黨申請。黨組織根據他的一貫表現,于1995年1月批準湯元炳同志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實現了他從愛國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的愿望。
湯元炳(1909-1995),江蘇南通人,早年就讀于南通英化職業學校、上海浦東中學、同德醫學院。1934年赴日本留學,獲日本法政大學商學士學位。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回國,從事工商實業活動,歷任中國棉業公司余姚分莊主任,農本局福生總莊視察、浙莊主任、湘莊主任,中國紡織企業公司襄理、協理、代總經理等職。
1949年6月,湯元炳同志應中共浙江省委的邀請,從上海到杭州參加“七一座談會”,隨后相繼擔任杭江紗廠經理,杭州市工商聯籌委會主委,省政府工礦廳經理室主任、省公營廠礦聯營處經理、省土特產聯營公司經理,杭州市人民代表、市人委委員,省人民代表、省人委委員、副省長,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第一、二屆副主席,省政協第一至七屆副主席,全國政協第二至五屆委員,第六、七屆常委,民建中央第一、二屆常委,第三、四、五屆副主席,六屆中央咨議委員會副主任,民建省委會第一、二屆副主委,三、四屆名譽主委,全國工商聯第三、四屆執委常委,省工商聯籌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一、二屆主委兼秘書長,三、四屆主委,五、六屆名譽主委,省僑聯第三、四屆名譽主席,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名譽董事長。
湯元炳同志早在青年時代,就受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追求進步,向往光明。特別是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后,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投入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洪流;同年10月,他加入了國民黨。1927年發生“四一二”事變,他不滿于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和對共產黨人的血腥屠殺,憤然脫離了國民黨,遂于同年8月參加共產黨。1928年1月,在杭州從事地下活動時被捕入獄,與黨失掉聯系。1934年東渡日本,攻讀經濟學。他在留學期間,解囊資助共產黨人辦的新知書店,并為該店在東京推銷進步書籍。1937年“七七”事變后,他毅然返回祖國,投身于實業救國的活動。1949年,國民黨統治瀕臨崩潰之際,他出于對共產黨的信任,拒絕去臺,并且勸導上海的工商界朋友留下來,迎接解放。當時他還以僅存的棉紗作抵押,資助他人從香港搶運回一批珍貴圖書,為這批珍貴圖書回到人民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后,湯元炳同志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黨外人士長期與黨合作共事。他從親身經歷中深切感受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走向繁榮昌盛”。當浙江剛解放時,困難重重,百廢待興,湯元炳同志以飽滿的革命熱情投入工作,積極協助黨和政府貫徹“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方針,推動和幫助工商業者恢復生產,建設國家;協助政府公平征稅,平抑物價,穩定市場;幫助解決勞資糾紛,合理調整公私關系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和社會主義改造等各個時期,他團結、帶領廣大工商業者“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改造,致力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湯元炳同志幾十年如一日,與黨同心同德,患難與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他真誠擁護、堅決貫徹執行黨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他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學習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聯系實際,坦陳己見。他協助黨和政府認真落實黨對工商業者的政策,深受各界人士敬重。
1979年,湯元炳同志擔任了省政府的領導職務,雖已年屆古稀,仍老當益壯,積極努力,奮發工作,在有生之年繼續為國家的建設多作貢獻。他廣泛動員海內外工商界人士,出錢出力,外引內聯,創辦融資企業,開拓了我省國際融資業務,與眾多的境外金融機構開展友好往來和合作,為浙江經濟建設積極籌措資金;他常常不辭辛勞,深入基層,為企業排憂解難;他廣交朋友,牽線搭橋,為引進資金、人才、技術,推進我省的改革開放,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四十多年來,湯元炳同志一直擔任政協浙江省委員會和省民建、工商聯的領導職務,始終與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為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揮民主黨派和工商界人士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作用,為加強民建和工商聯的自身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經常帶領調查組深入廠礦、海島、農村進行調查研究,為我省兩個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獻計出力。他身體力行,在全國政協會議上,就保護浙江茶葉出口和舟山港的開發建設等問題,發表意見,提出建議,受到國務院領導的重視。
他熱心社會辦學,為培養國家建設人才盡心盡力。早在50年代,就組織工商界人士,籌資創辦了錢江中學,歷經磨難,始終不渝,在全國頗有名聲。1979年,在他的積極倡導和直接籌措下,和省民建、工商聯的同志一起創辦了“錢江業余學校”。爾后,又與有關部門聯合,創辦了“絲綢工藝學校”,為國家建設輸送了大批適用人才。他還奔走呼號,聯系港澳人士捐贈辦學經費和電腦設備,為省政協創辦樹人大學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他充分利用自己在海內外的影響,致力于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他熱情宣傳鄧小平同志關于“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介紹祖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在與臺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交往中,誠懇待人,曉以大義,得到普遍的贊賞。在他的影響下,更多的臺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來浙探親、旅游、觀光和投資。他關心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熱心“三胞”聯誼工作,多次向黨和政府提出意見、建議。他在病床上仔細聆聽江澤民總書記《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斗》的重要講話,由衷表示贊同,盼望祖國早日實現統一。
湯元炳同志為人正直、光明磊落,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生活簡樸、克己奉公。60年代,當國家遇到暫時困難時,他和夫人帶頭減工資;精簡機構的時候,他又動員夫人主動退下來不拿工資,工作照做。他的高尚情操和可貴品質,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尊敬和信賴。
湯元炳同志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來在與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中,深受教育,堅信唯有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才能使中國富強、文明,決心以共產黨人為榜樣要求自己,赤子之心,至死不渝。他在病重期間,再次向黨組織提出了入黨申請。黨組織根據他的一貫表現,于1995年1月批準湯元炳同志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實現了他從愛國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