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中國有個浪莎紅
——記浪莎集團董事局主席、民建金華市委會副主委翁榮金
發布時間:2011-05-09 00:00:00
|
作者: 金 建
翁榮金,男,1963年10月出生,浙江省義烏市人,MBA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
翁榮金從1995年創辦實業以來,十幾年間,將浪莎襪業有限公司從一個資產只有10萬元、十余名員工、占地十多畝的家庭式作坊,發展成為一個年產值近15億元,員工近萬人、廠房總面積近千畝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十三年資產增長了5000多倍,累計上繳利稅近5億元。連續多年獲金華市納稅超千萬元工業企業。浪莎企業先后取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全國工業旅游示范企業”等榮譽。成為中國襪業第一品牌和世界最大襪業生產基地。翁榮金先后多次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政協副主席張懷西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膽略成就品牌 !
在浪莎品牌的成長歷程中,始終貫穿著一個關鍵詞:冒險。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便是“想別人不敢想的,做別人沒有做的”。翁榮金說,我的成功秘訣,就是永遠“快人一步”。
冒險之一:在中央電視臺打出襪業企業第一個廣告。
90年代初,翁榮金取得了一個廣東品牌襪子的總代理權,開始了原始積累過程。1995年10月,他聯合兩個兄弟在義烏經濟開發區與港商合資創辦了義烏浪莎針織有限公司。在企業投產之前,他就先向國家商標局申請了“浪莎”商標,而且在44大類商標中全部申請注冊。他還請來名師設計 “浪莎”商標,又全面導入CI形象策劃,第一個成立襪子模特表演隊。
1996年,中央電視臺開始出現浪莎襪業的廣告,這是翁榮金成為襪業傳奇人物的原因之一,也是浪莎最終發展成為龐大的襪業帝國的開始。
這樣一個現在看來及其正確和重要的決定在當初卻遭到眾人的一致反對,因為公司剛剛成立,資金十分緊缺,廣告投入巨大,效果卻難預料。 翁榮金在此刻顯示出了他堅韌的個性和超人的遠見,堅持為此花了大價錢。對他來說,這是一次冒險,但不得不冒,因為他十分清楚公司創立伊始定下的戰略:做中國最好的襪子,做中國襪業大王,創中國第一品牌。“我要讓消費者想到襪子,便想到浪莎!”他說。他做到了!
2002年,浪莎第一個取得襪業的“中國馳名商標”;2004年,浪莎第一個成為襪業的“中國名牌產品”;今年7月,中國品牌研究院公布了145個中國行業標志性品牌的名單,“浪莎”成為行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標志性品牌。
冒險之二:巨資引進意大利襪機一舉登上“中國襪王”寶座。
在翁榮金創辦浪莎企業之前,義烏已經充斥了大大小小1000多家襪子工廠,更有著成千上萬的襪子商販大軍。但大都是國產機器唱主角的家庭式作坊。一臺國產機器只要2千元,而一臺進口機器則要2萬美金。翁榮金又一次選擇了冒險,于1996年引進了1000臺當時最先進的意大利襪機,成為國內襪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此舉用去了企業幾乎所有的流動資金,風險足以致命。但是,這次冒險又成功了。而且為浪莎帶來了品牌的核心內容“品質保證”,當年產品就供不應求。當其他襪廠一個工人只能管3臺襪機,一臺每天只能生產幾十雙襪子的時候,翁榮金的企業里每個工人可以管30臺機器,每臺每天能產1200雙絲襪。
如今,浪莎投于設備更新的資金已達1.2億元,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數碼設備近萬臺套,其中意大利設備5000多臺套,日產量150萬雙,成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襪子生產企業。他要做的,是世界襪業大王。
冒險之三:延伸產業鏈構建時尚生活館。
目前,浪莎產品占到全國襪業市場份額的1/3。但是襪子行業畢竟技術門檻不高,本地企業的群起效仿,廣東襪業的逐漸復蘇,義烏地域的資源瓶頸,這些“內憂外患”讓翁榮金絲毫不感松懈,常常告誡自己的員工和經銷商們要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機感”。
翁榮金采取的對策是延伸產業鏈,將產業結構擴展為襪子、內衣、日化用品、廚具以及房地產5個方面,甚至涉足到金融、醫藥等投資項目。2006年,他提出了“浪莎時尚生活體驗館”的概念,并提出“內裝”這一產品集成模型。消費者可在館內享受到從襪品、內衣到家居、家紡、日用品等內裝產品的一站式服務。他的計劃是在國內建立浪莎時尚生活體驗館專賣終端5000家并在幾年內,將銷售提高到100個億。
其中第一步就是啟動“浪莎”的內衣市場。“中國有個浪莎紅”的品牌理念,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構想而提出。翁榮金做好了打造“中國內衣大王”的準備。
有人認為,走延伸產業鏈多元化擴張之路,又是一種前途未卜的冒險
翁榮金對此十分自信從容。他說:“一個立志做百年名企的品牌企業,是要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文化創新的,是要在不同時期,演繹不同故事的。”
創新引領未來
翁榮金一直將品質看成品牌的生命。有個著名的“火燒絲襪”的故事。1996年底,正值銷售旺季,可就在這節骨眼上,幾十萬雙絲襪被發現跑了線筋。有人認為這只是點小問題,算不了什么。但翁榮金知道后,立即下令將所有產品扣下,召集起全廠職工,親手點著火把,將1萬多雙襪子付之一炬。廠里為此損失近70萬元。然而一條“鐵規矩”也就此形成——決不讓一雙不合格的襪子運出大門。好質量帶來的是好信譽。如今,許多客商來“浪莎”提貨,連開箱驗收都省了。
除了管理上的嚴謹,優秀的品質更要由先進的技術來保證,而保持領先技術則需要不斷地創新。盡管襪業是一個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創新”依然反復被翁榮金強調:“沒有研發能力就沒有創新能力,沒有創新能力就沒有發展實力。”
為了加強產品開發,浪莎專門成立了一個由50多人組成的研發隊伍,每年投入研發經費約三千萬元。1995年,浪莎成功開發的天鵝絨絲襪引導了襪子的一場革命;2002年與上海東華大學聯合成立“襪子研究所”;2004年與清華大學聯合成立了第一個“博士后工作站”;2005年與日本名企強強聯合,全力打造世界無縫內衣生產基地;2006年1月,浪莎3萬紗錠國家863高新技術項目投入運營。現在,浪莎博士后工作站已有30位博士進站工作,建廠至今公司成功開發了甲殼質、莫代爾、大豆、竹纖維、納米抗菌、光電子、抗螨蟲系列襪子與內衣,并榮獲100多項專利,在內衣、襪子中使用甲殼質纖維、納米纖維材料的新項目還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
回報展示理想
作為一個民建會員、浙江省人大代表、義烏市政協常委,翁榮金深深地意識到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和一個民主黨派成員的職責,意識到要通過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回報義烏和回報員工,來營造一種和諧溫馨的企業文化,以文化建設托起一個百年品牌,那是他的更高追求和人生理想。在做強企業的同時,翁榮金始終致富思源,盡自己最大努力致力各種慈善事業和社會公益事業,回報社會,累計捐款達3000多萬元。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地震,翁榮金董事長得到這個消息后,馬上組織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成立浪莎抗震救災組委會,向災區人民首批捐總價值535萬元的錢物。另外,得知三位分別在四川汶川、北川和都江堰的浪莎代理商在此次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翁榮金還撥出“重建家園”專項資金,幫他們渡過難關
2006年3月,浪莎創建三農學院,讓農民免費帶薪培訓學習技能。這是浪莎回報社會的一個創舉。翁榮金表示,浪莎三農學院計劃5年內投入500萬元,在義烏市大規模開展農村職業技能培訓,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喬傳秀曾為此專門批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主流媒體爭相報道。當年6月,115名農民從浪莎三農學院首期培訓班順利畢業了,并興高采烈地領到了工資,有的還當起老板。到2010年12月為止,浪莎三農學院已為6000多名農村學員培訓了電焊、鍋爐、機械、機修、縫紉等各種專業技術,支付學員工資400萬元,其中80%的學員憑借一技之長走上新的就業崗位。 翁榮金,則開始操心下一步的培訓事宜……
圍繞中心參政議政,積極參與政府及社會的各項活動
2005年8月加入民建的翁榮金牢記組織重托,切實履行職責,積極參與義烏政協、金華民建、省工商聯、省人大的各類座談會、民主協商會、情況通報會,以及各類調研視察活動,堅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參與全市組織的一些決策前的協商活動。
擔任浙江省人大代表,義烏市政協委員、常委期間,他積極參政議政,提出的“將義烏建成中國襪業城”、“關于制訂穩定中高級人才隊伍政策措施的建議”等提案,受到義烏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被評為義烏市政協優秀提案。2004年獲得“義烏市政協工作積極分子”。2010年省“兩會”上提出議案、提案16和18個,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如“爭取中央投資補助資金,促進民企轉型升級”、“ 土地及相關部門解決外來建設者買房難的問題”。在全省經濟會議明確提出“扎實推進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建設”的號召下,利用浙江省的市場優勢,提出“在我省創辦在外浙商創業園”,為浙商在資源整合共享、貿易交流互通、產業聚合升級、經營戰略謀劃等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
翁榮金還是民建浙江省委會企業委員會副主任,民建中央企業家委員會成員。2003年,他獲得了“義烏市先進工作者”稱號,2004年榮獲“中國品牌建設貢獻獎”,2004年獲得金華市首屆“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09年獲得義烏市“轉型升級杰出企業家”。
翁榮金從1995年創辦實業以來,十幾年間,將浪莎襪業有限公司從一個資產只有10萬元、十余名員工、占地十多畝的家庭式作坊,發展成為一個年產值近15億元,員工近萬人、廠房總面積近千畝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十三年資產增長了5000多倍,累計上繳利稅近5億元。連續多年獲金華市納稅超千萬元工業企業。浪莎企業先后取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全國工業旅游示范企業”等榮譽。成為中國襪業第一品牌和世界最大襪業生產基地。翁榮金先后多次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政協副主席張懷西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膽略成就品牌 !
在浪莎品牌的成長歷程中,始終貫穿著一個關鍵詞:冒險。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便是“想別人不敢想的,做別人沒有做的”。翁榮金說,我的成功秘訣,就是永遠“快人一步”。
冒險之一:在中央電視臺打出襪業企業第一個廣告。
90年代初,翁榮金取得了一個廣東品牌襪子的總代理權,開始了原始積累過程。1995年10月,他聯合兩個兄弟在義烏經濟開發區與港商合資創辦了義烏浪莎針織有限公司。在企業投產之前,他就先向國家商標局申請了“浪莎”商標,而且在44大類商標中全部申請注冊。他還請來名師設計 “浪莎”商標,又全面導入CI形象策劃,第一個成立襪子模特表演隊。
1996年,中央電視臺開始出現浪莎襪業的廣告,這是翁榮金成為襪業傳奇人物的原因之一,也是浪莎最終發展成為龐大的襪業帝國的開始。
這樣一個現在看來及其正確和重要的決定在當初卻遭到眾人的一致反對,因為公司剛剛成立,資金十分緊缺,廣告投入巨大,效果卻難預料。 翁榮金在此刻顯示出了他堅韌的個性和超人的遠見,堅持為此花了大價錢。對他來說,這是一次冒險,但不得不冒,因為他十分清楚公司創立伊始定下的戰略:做中國最好的襪子,做中國襪業大王,創中國第一品牌。“我要讓消費者想到襪子,便想到浪莎!”他說。他做到了!
2002年,浪莎第一個取得襪業的“中國馳名商標”;2004年,浪莎第一個成為襪業的“中國名牌產品”;今年7月,中國品牌研究院公布了145個中國行業標志性品牌的名單,“浪莎”成為行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標志性品牌。
冒險之二:巨資引進意大利襪機一舉登上“中國襪王”寶座。
在翁榮金創辦浪莎企業之前,義烏已經充斥了大大小小1000多家襪子工廠,更有著成千上萬的襪子商販大軍。但大都是國產機器唱主角的家庭式作坊。一臺國產機器只要2千元,而一臺進口機器則要2萬美金。翁榮金又一次選擇了冒險,于1996年引進了1000臺當時最先進的意大利襪機,成為國內襪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此舉用去了企業幾乎所有的流動資金,風險足以致命。但是,這次冒險又成功了。而且為浪莎帶來了品牌的核心內容“品質保證”,當年產品就供不應求。當其他襪廠一個工人只能管3臺襪機,一臺每天只能生產幾十雙襪子的時候,翁榮金的企業里每個工人可以管30臺機器,每臺每天能產1200雙絲襪。
如今,浪莎投于設備更新的資金已達1.2億元,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數碼設備近萬臺套,其中意大利設備5000多臺套,日產量150萬雙,成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襪子生產企業。他要做的,是世界襪業大王。
冒險之三:延伸產業鏈構建時尚生活館。
目前,浪莎產品占到全國襪業市場份額的1/3。但是襪子行業畢竟技術門檻不高,本地企業的群起效仿,廣東襪業的逐漸復蘇,義烏地域的資源瓶頸,這些“內憂外患”讓翁榮金絲毫不感松懈,常常告誡自己的員工和經銷商們要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機感”。
翁榮金采取的對策是延伸產業鏈,將產業結構擴展為襪子、內衣、日化用品、廚具以及房地產5個方面,甚至涉足到金融、醫藥等投資項目。2006年,他提出了“浪莎時尚生活體驗館”的概念,并提出“內裝”這一產品集成模型。消費者可在館內享受到從襪品、內衣到家居、家紡、日用品等內裝產品的一站式服務。他的計劃是在國內建立浪莎時尚生活體驗館專賣終端5000家并在幾年內,將銷售提高到100個億。
其中第一步就是啟動“浪莎”的內衣市場。“中國有個浪莎紅”的品牌理念,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構想而提出。翁榮金做好了打造“中國內衣大王”的準備。
有人認為,走延伸產業鏈多元化擴張之路,又是一種前途未卜的冒險
翁榮金對此十分自信從容。他說:“一個立志做百年名企的品牌企業,是要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文化創新的,是要在不同時期,演繹不同故事的。”
創新引領未來
翁榮金一直將品質看成品牌的生命。有個著名的“火燒絲襪”的故事。1996年底,正值銷售旺季,可就在這節骨眼上,幾十萬雙絲襪被發現跑了線筋。有人認為這只是點小問題,算不了什么。但翁榮金知道后,立即下令將所有產品扣下,召集起全廠職工,親手點著火把,將1萬多雙襪子付之一炬。廠里為此損失近70萬元。然而一條“鐵規矩”也就此形成——決不讓一雙不合格的襪子運出大門。好質量帶來的是好信譽。如今,許多客商來“浪莎”提貨,連開箱驗收都省了。
除了管理上的嚴謹,優秀的品質更要由先進的技術來保證,而保持領先技術則需要不斷地創新。盡管襪業是一個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創新”依然反復被翁榮金強調:“沒有研發能力就沒有創新能力,沒有創新能力就沒有發展實力。”
為了加強產品開發,浪莎專門成立了一個由50多人組成的研發隊伍,每年投入研發經費約三千萬元。1995年,浪莎成功開發的天鵝絨絲襪引導了襪子的一場革命;2002年與上海東華大學聯合成立“襪子研究所”;2004年與清華大學聯合成立了第一個“博士后工作站”;2005年與日本名企強強聯合,全力打造世界無縫內衣生產基地;2006年1月,浪莎3萬紗錠國家863高新技術項目投入運營。現在,浪莎博士后工作站已有30位博士進站工作,建廠至今公司成功開發了甲殼質、莫代爾、大豆、竹纖維、納米抗菌、光電子、抗螨蟲系列襪子與內衣,并榮獲100多項專利,在內衣、襪子中使用甲殼質纖維、納米纖維材料的新項目還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
回報展示理想
作為一個民建會員、浙江省人大代表、義烏市政協常委,翁榮金深深地意識到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和一個民主黨派成員的職責,意識到要通過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回報義烏和回報員工,來營造一種和諧溫馨的企業文化,以文化建設托起一個百年品牌,那是他的更高追求和人生理想。在做強企業的同時,翁榮金始終致富思源,盡自己最大努力致力各種慈善事業和社會公益事業,回報社會,累計捐款達3000多萬元。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地震,翁榮金董事長得到這個消息后,馬上組織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成立浪莎抗震救災組委會,向災區人民首批捐總價值535萬元的錢物。另外,得知三位分別在四川汶川、北川和都江堰的浪莎代理商在此次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翁榮金還撥出“重建家園”專項資金,幫他們渡過難關
2006年3月,浪莎創建三農學院,讓農民免費帶薪培訓學習技能。這是浪莎回報社會的一個創舉。翁榮金表示,浪莎三農學院計劃5年內投入500萬元,在義烏市大規模開展農村職業技能培訓,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喬傳秀曾為此專門批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主流媒體爭相報道。當年6月,115名農民從浪莎三農學院首期培訓班順利畢業了,并興高采烈地領到了工資,有的還當起老板。到2010年12月為止,浪莎三農學院已為6000多名農村學員培訓了電焊、鍋爐、機械、機修、縫紉等各種專業技術,支付學員工資400萬元,其中80%的學員憑借一技之長走上新的就業崗位。 翁榮金,則開始操心下一步的培訓事宜……
圍繞中心參政議政,積極參與政府及社會的各項活動
2005年8月加入民建的翁榮金牢記組織重托,切實履行職責,積極參與義烏政協、金華民建、省工商聯、省人大的各類座談會、民主協商會、情況通報會,以及各類調研視察活動,堅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參與全市組織的一些決策前的協商活動。
擔任浙江省人大代表,義烏市政協委員、常委期間,他積極參政議政,提出的“將義烏建成中國襪業城”、“關于制訂穩定中高級人才隊伍政策措施的建議”等提案,受到義烏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被評為義烏市政協優秀提案。2004年獲得“義烏市政協工作積極分子”。2010年省“兩會”上提出議案、提案16和18個,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如“爭取中央投資補助資金,促進民企轉型升級”、“ 土地及相關部門解決外來建設者買房難的問題”。在全省經濟會議明確提出“扎實推進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建設”的號召下,利用浙江省的市場優勢,提出“在我省創辦在外浙商創業園”,為浙商在資源整合共享、貿易交流互通、產業聚合升級、經營戰略謀劃等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
翁榮金還是民建浙江省委會企業委員會副主任,民建中央企業家委員會成員。2003年,他獲得了“義烏市先進工作者”稱號,2004年榮獲“中國品牌建設貢獻獎”,2004年獲得金華市首屆“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09年獲得義烏市“轉型升級杰出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