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慶祝建黨100周年征文】情有獨鐘
三代鐘表人的“紅船”情緣
發布時間:2021-07-07 11:14:33
|
作者: 陳瑞祥
“一艘紅船,誕生一個偉大的政黨”,“紅船精神”伴隨著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是中國共產黨這一百年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奪取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而在溫州也有一個百年家族,與國家的復興發展,與這艘“紅船”,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叫陳瑞祥,是民建溫州市委會第一總支委員。我們家的“紅船”故事還得從我的爺爺陳家隆說起,小時候家里有一臺精美的“紅船”座鐘,每年的7月1日爺爺總會畢恭畢敬地拿出調試、欣賞。我曾懵懵懂懂地問:爺爺這個鐘有什么特別呀?爺爺說:“這可是我們家的傳家寶,當年他拿一人高的大黃魚去換來的,你看鐘面上有個紅船圖案,中國共產黨就從這里誕生”。1907年出生的爺爺年輕時期趕上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奮起抗爭的那段歲月,他在溫州著名民族實業家楊雨農、吳百亨的感召下,1934年加入他們創辦的溫州國貨公司。上世紀四十年代爺爺收藏了國貨公司的煙臺永字牌“請用國貨”座鐘,從那一刻開始爺爺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間斷過對愛國題材“紅色”鐘表的收藏,也是從那一年開始爺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會組織并在1949年8月正式成為浙江省工會會員。新中國成立以后爺爺響應黨的號召積極參與“勤儉持家 愛國儲蓄”活動,從1949年12月開始月月存、年年存從不間斷,在1964年獲得浙江省“愛國儲蓄”標兵稱號并成為溫州市勤儉持家標兵宣講團的主要成員。從舊中國到新中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期,爺爺用最樸素方式表達了對國家和對“紅船”座鐘所象征的中國共產黨的深深熱愛。
受爺爺家國情懷的耳濡目染,父親年輕時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被評為溫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從小動手能力很強的他在爺爺紅色鐘表收藏的啟蒙下走上了鐘表維修的道路。此后他將半生的時間都花在鐘表上,以刻苦的鉆研和精湛的技藝成為擁有國家高級技師職稱的鐘表維修大師,2018年入選浙江“萬人計劃”高技能領軍人才和浙江省杰出技能人才。他與“紅船”的故事源于一次重要任務,2017年身為浙江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的父親接到“技能大師獻禮黨的十九大”專題任務,父親當即決定將家族收藏能見證近代中國命運和中國共產黨改革及建設的艱辛歷程與精神風貌的100多件紀念鐘表進行修復整理成冊。這其中不乏:“延安精神”紀念座鐘、“開國大典”紀念座鐘、“知青下鄉”紀念座鐘,以及我們的“傳家寶”這臺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50周年而特別生產的“紅船”紀念座鐘。我至今仍清晰的記得,為了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修復任務,67歲的父親和我帶領團隊日以繼夜的加班加點,那段時間常常會通宵達旦,夜里累了父親會躺在工作室鋪好的涼席上休息幾小時,然后換我休息他繼續工作。“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那年大師工作室完成了《時光的印記——鐘表見證復興之路》紀念鐘表修復作品集,并被評為浙江省優秀技能大師工作室。1950年出生的父親是和新中國共同成長的一代人,他投身祖國建設兢兢業業累計服務三百多萬人次,四十多年的專注與堅守,在人生的時間軸上走出了絢爛的軌跡,成為“工匠精神”的最佳詮釋。而我也從父親的身上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以“紅船精神”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和勇于承擔、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爺爺是工會會員、爸爸是共產黨員,而我堅定的選擇了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愛國和革命光榮歷史的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為一名民建會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爺爺收藏鐘表、父親修復鐘表,而我要傳承發揚去實現家族的鐘表夢想。因為鐘表夢,我也與“紅船”有了難忘的故事。2008年,我代替父親參加在香港舉辦的一個鐘表研討會,幾位業內人士的一句“溫州沒有鐘表文化”深深刺痛了我的心。回溫后的第一件事情我就找父親詢問家里的鐘表收藏,當父親將他和爺爺收藏的500多件鐘表一一展示給我看,又特別對我介紹了家里視若珍寶的“紅船”座鐘的意義時,那一刻我就下定決心要在溫州做好鐘表文化,要將家族鐘表文化傳播出去的夢想。此后我創辦了強達鐘表文化中心,發起《走進鐘表世界》公益活動,與父親一起歷時3年完成《時光的印記——鐘表修復作品集》 ,2018年的溫州文博會《時光的印記鐘表展》在溫州博物館展出,展覽大獲成功,得到了新華網、人民網和光明網等國內權威媒體的共同報道。今年3月23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我們在澳門鐘表博物館舉辦了“光輝歷程——新中國成立以來國產紀念鐘表展”。其中,“紅船精神”、“延安精神”、“知青下鄉”等一大批具有紀念意義的鐘表是首次在澳門展出,這些見證黨和國家復興發展的鐘表實物對澳門居民具有強烈的新鮮感和教育意義,展覽得到了人民日報客戶端的大篇幅報道,也在大陸和港澳臺地區受到廣泛好評。2018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也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我代表家族親手將“紅船”紀念座鐘捐贈給了中國國家博物館。還記得那天孩子們問我:爸爸為什么要把這臺“紅船”座鐘捐贈了啊?“這臺‘紅船’座鐘是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50周年而特別生產的,我們將它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是要讓更多的人看到它,讓更多的人了解‘紅船精神’,也實現了我們家族的百年夢想。”。
我們家三代人的一百年是與鐘表結緣的一百年,而作為記錄時間儀器的鐘表,不僅見證了我們的家國情懷,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艱辛歷程和新中國七十多年的復興發展。“紅船”座鐘是我們家的傳家寶,它帶給我歡樂、它伴隨我成長,雖然我們的傳家寶現在保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但“紅船”永遠在我心中,“紅船精神”也將代代相傳。
(作者系民建溫州市委會第一總支委員)
我叫陳瑞祥,是民建溫州市委會第一總支委員。我們家的“紅船”故事還得從我的爺爺陳家隆說起,小時候家里有一臺精美的“紅船”座鐘,每年的7月1日爺爺總會畢恭畢敬地拿出調試、欣賞。我曾懵懵懂懂地問:爺爺這個鐘有什么特別呀?爺爺說:“這可是我們家的傳家寶,當年他拿一人高的大黃魚去換來的,你看鐘面上有個紅船圖案,中國共產黨就從這里誕生”。1907年出生的爺爺年輕時期趕上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奮起抗爭的那段歲月,他在溫州著名民族實業家楊雨農、吳百亨的感召下,1934年加入他們創辦的溫州國貨公司。上世紀四十年代爺爺收藏了國貨公司的煙臺永字牌“請用國貨”座鐘,從那一刻開始爺爺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間斷過對愛國題材“紅色”鐘表的收藏,也是從那一年開始爺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會組織并在1949年8月正式成為浙江省工會會員。新中國成立以后爺爺響應黨的號召積極參與“勤儉持家 愛國儲蓄”活動,從1949年12月開始月月存、年年存從不間斷,在1964年獲得浙江省“愛國儲蓄”標兵稱號并成為溫州市勤儉持家標兵宣講團的主要成員。從舊中國到新中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期,爺爺用最樸素方式表達了對國家和對“紅船”座鐘所象征的中國共產黨的深深熱愛。
受爺爺家國情懷的耳濡目染,父親年輕時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被評為溫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從小動手能力很強的他在爺爺紅色鐘表收藏的啟蒙下走上了鐘表維修的道路。此后他將半生的時間都花在鐘表上,以刻苦的鉆研和精湛的技藝成為擁有國家高級技師職稱的鐘表維修大師,2018年入選浙江“萬人計劃”高技能領軍人才和浙江省杰出技能人才。他與“紅船”的故事源于一次重要任務,2017年身為浙江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的父親接到“技能大師獻禮黨的十九大”專題任務,父親當即決定將家族收藏能見證近代中國命運和中國共產黨改革及建設的艱辛歷程與精神風貌的100多件紀念鐘表進行修復整理成冊。這其中不乏:“延安精神”紀念座鐘、“開國大典”紀念座鐘、“知青下鄉”紀念座鐘,以及我們的“傳家寶”這臺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50周年而特別生產的“紅船”紀念座鐘。我至今仍清晰的記得,為了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修復任務,67歲的父親和我帶領團隊日以繼夜的加班加點,那段時間常常會通宵達旦,夜里累了父親會躺在工作室鋪好的涼席上休息幾小時,然后換我休息他繼續工作。“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那年大師工作室完成了《時光的印記——鐘表見證復興之路》紀念鐘表修復作品集,并被評為浙江省優秀技能大師工作室。1950年出生的父親是和新中國共同成長的一代人,他投身祖國建設兢兢業業累計服務三百多萬人次,四十多年的專注與堅守,在人生的時間軸上走出了絢爛的軌跡,成為“工匠精神”的最佳詮釋。而我也從父親的身上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以“紅船精神”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和勇于承擔、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爺爺是工會會員、爸爸是共產黨員,而我堅定的選擇了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愛國和革命光榮歷史的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為一名民建會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爺爺收藏鐘表、父親修復鐘表,而我要傳承發揚去實現家族的鐘表夢想。因為鐘表夢,我也與“紅船”有了難忘的故事。2008年,我代替父親參加在香港舉辦的一個鐘表研討會,幾位業內人士的一句“溫州沒有鐘表文化”深深刺痛了我的心。回溫后的第一件事情我就找父親詢問家里的鐘表收藏,當父親將他和爺爺收藏的500多件鐘表一一展示給我看,又特別對我介紹了家里視若珍寶的“紅船”座鐘的意義時,那一刻我就下定決心要在溫州做好鐘表文化,要將家族鐘表文化傳播出去的夢想。此后我創辦了強達鐘表文化中心,發起《走進鐘表世界》公益活動,與父親一起歷時3年完成《時光的印記——鐘表修復作品集》 ,2018年的溫州文博會《時光的印記鐘表展》在溫州博物館展出,展覽大獲成功,得到了新華網、人民網和光明網等國內權威媒體的共同報道。今年3月23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我們在澳門鐘表博物館舉辦了“光輝歷程——新中國成立以來國產紀念鐘表展”。其中,“紅船精神”、“延安精神”、“知青下鄉”等一大批具有紀念意義的鐘表是首次在澳門展出,這些見證黨和國家復興發展的鐘表實物對澳門居民具有強烈的新鮮感和教育意義,展覽得到了人民日報客戶端的大篇幅報道,也在大陸和港澳臺地區受到廣泛好評。2018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也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我代表家族親手將“紅船”紀念座鐘捐贈給了中國國家博物館。還記得那天孩子們問我:爸爸為什么要把這臺“紅船”座鐘捐贈了啊?“這臺‘紅船’座鐘是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50周年而特別生產的,我們將它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是要讓更多的人看到它,讓更多的人了解‘紅船精神’,也實現了我們家族的百年夢想。”。
我們家三代人的一百年是與鐘表結緣的一百年,而作為記錄時間儀器的鐘表,不僅見證了我們的家國情懷,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艱辛歷程和新中國七十多年的復興發展。“紅船”座鐘是我們家的傳家寶,它帶給我歡樂、它伴隨我成長,雖然我們的傳家寶現在保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但“紅船”永遠在我心中,“紅船精神”也將代代相傳。
(作者系民建溫州市委會第一總支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