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慶祝建黨100周年征文】我的幸福生活
發布時間:2021-07-07 11:28:12
|
作者: 楊祥軍
2021年7月1日,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100周年生日。生活在這個幸福的新時代,回首往昔,腦海中泛起一句歌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我自己生活的變化來說,我想大聲地說一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幸福的生活!
1975年,我出生在浙西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小時候,媽媽告訴我,我出生時,村里只有11戶人家,我們村原本是一片荒地,是上世紀30年代國家動蕩時期,我太爺爺和他的親友從浙南一個小縣城逃難過來開荒而成的。那時候我們幾乎沒有家,所謂的家只是二間茅草房,一間臥室,一間客廳。家里只有一張用兩塊木板搭建的木床,一張八仙桌,兩只爸媽結婚時外公作為陪嫁的衣箱,一個谷柜,這就是我家當時所有的“家當”。
時光荏苒,改革春風拂面,沐浴著黨的雨露,我三歲那年,經過爸爸媽媽的努力,我家建起了青磚黛瓦房,在我們村是第一家。這時的我,也有了兒時隱約的記憶,印象中的房子是白粉墻、泥地,由于房子所處地勢低洼,濕度很大,每逢梅雨季節,家里地上總是濕噠噠的,墻壁上會長出白毛,因為體質差,長期住在潮濕環境中的我經常感冒,只要一感冒,媽媽就帶我去鄰村“赤腳醫生”家打針,那個針頭是放在飯盒里用開水燙的,這要是放在今天無法想象……那時候的我,最快樂的記憶就是過年,可以穿上媽媽親手縫制新衣和媽媽納的千層布鞋,八仙桌上會擺滿魚和肉,這時候我才可以大快朵頤。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走進知識的海洋,1982年我進入了小學,開啟了我的讀書生涯,我的童年美好記憶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我童年時期所有玩伴都完成了義務教育,而我這一讀就是十七年。
我第一次接觸外面的世界是在1987年,爸爸找到回城工作“知青”二叔幫忙買了一臺“西湖牌”電視機,那時的電視機是“奢侈品”,我們還在房子外的大樹上架起了“天線”,這樣可以接收更多的地方臺。于是,我家成了我們周邊幾個村最早看上電視的人家。有了這臺電視機,我第一次看到了港片《霍元甲》、《射雕英雄傳》、《再向虎山行》等當時最火的電視劇。我還記得鄰村很多人都來觀看,連窗戶上都擠滿了人,人實在太多,為了安全,爸爸想了個“好辦法”,來我家看電視需要每人支付5分錢,這樣一來,來看的人少了些,安全有了保證,我們也有了一些“收入”。有了電視機,我知道了“改革開放”、“春節聯歡晚會”、“深圳特區”、“國有企業”、“電視新聞”等等新鮮詞兒,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通過電視讓我發現,原來外面的世界真的如此精彩!也在這一年,在黨的政策指引下,爸爸承包了村口的“青磚”廠,爸爸做起了“老板”,我家的生活開始慢慢地好轉,記得在1989年,爸爸還獲得了當時縣里頒發的“萬元戶”獎狀,從此爸爸成了我學習的榜樣和追求的目標。
光陰似箭,1995年,我終于實現了“跳龍門”的愿望,成為了一名委培生,1998年畢業分配,成了一所職業學校的教師,吃起了“商品糧”。這一年,街上最時髦的是“大哥大”和BP機,我的第一個手機就是磚頭般厚重的模擬機。那時候媽媽總是感嘆:在我的小時候,她以為電燈、電話就是社會主義新生活,感覺有電話這是一件很遙遠的事。當看到我手上拿的模擬機,沒想到這么快就實現了,還不需要連線的,比想象中好百倍呢!
所有的幸福,都寫在我的青春歲月里!就在2001年,我有了第一套房子,是單位的集資房,能享受黨的政策,在金華城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爸爸常說,沒有共產黨正確的領導,哪有你這樣幸福的生活;沒有黨的好政策,你哪有這樣寬敞的商品房住。是的,我真的應該感謝黨的好政策,在2015年,我有幸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傳媒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換上了500多平方的房子,房子里用上了最先進的電器設備,還有健身房和影院。這些東西的擁有都是中國發展最好的見證,不是嗎?!
我一直相信,人越努力,就會越幸運。2009年,我很榮幸成為中國民主建國會的一名會員,成為會員后的這些年里,我虛心學習,團結會員,積極建言獻策,同時,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作為一名民建會員的義務和責任。我想終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一名“優秀會員”,為了這個目標,我一直努力著!
我為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而自豪,更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我將滿懷希望地去迎接更幸福的生活,我相信,我的后半生將會更加美好!
百年歲月的輪回中,有多少容顏老去,有多少壯志長青!我已過了不惑之年,這一路走來,我要感謝生我養我的父母,感激充滿希望的新時代,更要感恩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這一句: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我幸福的生活!就是我一路成長最好的寫照!
請相信,歷史將證明,我們的黨會更大強大,我們的祖國會更加富強,我們的人民會更加幸福!現在,請允許我在您生日即將到來的時刻,對您道一聲:生日快樂!
(作者系民建金華市直四支部會員,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技術轉移中心主任)
1975年,我出生在浙西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小時候,媽媽告訴我,我出生時,村里只有11戶人家,我們村原本是一片荒地,是上世紀30年代國家動蕩時期,我太爺爺和他的親友從浙南一個小縣城逃難過來開荒而成的。那時候我們幾乎沒有家,所謂的家只是二間茅草房,一間臥室,一間客廳。家里只有一張用兩塊木板搭建的木床,一張八仙桌,兩只爸媽結婚時外公作為陪嫁的衣箱,一個谷柜,這就是我家當時所有的“家當”。
時光荏苒,改革春風拂面,沐浴著黨的雨露,我三歲那年,經過爸爸媽媽的努力,我家建起了青磚黛瓦房,在我們村是第一家。這時的我,也有了兒時隱約的記憶,印象中的房子是白粉墻、泥地,由于房子所處地勢低洼,濕度很大,每逢梅雨季節,家里地上總是濕噠噠的,墻壁上會長出白毛,因為體質差,長期住在潮濕環境中的我經常感冒,只要一感冒,媽媽就帶我去鄰村“赤腳醫生”家打針,那個針頭是放在飯盒里用開水燙的,這要是放在今天無法想象……那時候的我,最快樂的記憶就是過年,可以穿上媽媽親手縫制新衣和媽媽納的千層布鞋,八仙桌上會擺滿魚和肉,這時候我才可以大快朵頤。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走進知識的海洋,1982年我進入了小學,開啟了我的讀書生涯,我的童年美好記憶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我童年時期所有玩伴都完成了義務教育,而我這一讀就是十七年。
我第一次接觸外面的世界是在1987年,爸爸找到回城工作“知青”二叔幫忙買了一臺“西湖牌”電視機,那時的電視機是“奢侈品”,我們還在房子外的大樹上架起了“天線”,這樣可以接收更多的地方臺。于是,我家成了我們周邊幾個村最早看上電視的人家。有了這臺電視機,我第一次看到了港片《霍元甲》、《射雕英雄傳》、《再向虎山行》等當時最火的電視劇。我還記得鄰村很多人都來觀看,連窗戶上都擠滿了人,人實在太多,為了安全,爸爸想了個“好辦法”,來我家看電視需要每人支付5分錢,這樣一來,來看的人少了些,安全有了保證,我們也有了一些“收入”。有了電視機,我知道了“改革開放”、“春節聯歡晚會”、“深圳特區”、“國有企業”、“電視新聞”等等新鮮詞兒,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通過電視讓我發現,原來外面的世界真的如此精彩!也在這一年,在黨的政策指引下,爸爸承包了村口的“青磚”廠,爸爸做起了“老板”,我家的生活開始慢慢地好轉,記得在1989年,爸爸還獲得了當時縣里頒發的“萬元戶”獎狀,從此爸爸成了我學習的榜樣和追求的目標。
光陰似箭,1995年,我終于實現了“跳龍門”的愿望,成為了一名委培生,1998年畢業分配,成了一所職業學校的教師,吃起了“商品糧”。這一年,街上最時髦的是“大哥大”和BP機,我的第一個手機就是磚頭般厚重的模擬機。那時候媽媽總是感嘆:在我的小時候,她以為電燈、電話就是社會主義新生活,感覺有電話這是一件很遙遠的事。當看到我手上拿的模擬機,沒想到這么快就實現了,還不需要連線的,比想象中好百倍呢!
所有的幸福,都寫在我的青春歲月里!就在2001年,我有了第一套房子,是單位的集資房,能享受黨的政策,在金華城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爸爸常說,沒有共產黨正確的領導,哪有你這樣幸福的生活;沒有黨的好政策,你哪有這樣寬敞的商品房住。是的,我真的應該感謝黨的好政策,在2015年,我有幸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傳媒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換上了500多平方的房子,房子里用上了最先進的電器設備,還有健身房和影院。這些東西的擁有都是中國發展最好的見證,不是嗎?!
我一直相信,人越努力,就會越幸運。2009年,我很榮幸成為中國民主建國會的一名會員,成為會員后的這些年里,我虛心學習,團結會員,積極建言獻策,同時,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作為一名民建會員的義務和責任。我想終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一名“優秀會員”,為了這個目標,我一直努力著!
我為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而自豪,更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我將滿懷希望地去迎接更幸福的生活,我相信,我的后半生將會更加美好!
百年歲月的輪回中,有多少容顏老去,有多少壯志長青!我已過了不惑之年,這一路走來,我要感謝生我養我的父母,感激充滿希望的新時代,更要感恩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這一句: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我幸福的生活!就是我一路成長最好的寫照!
請相信,歷史將證明,我們的黨會更大強大,我們的祖國會更加富強,我們的人民會更加幸福!現在,請允許我在您生日即將到來的時刻,對您道一聲:生日快樂!
(作者系民建金華市直四支部會員,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技術轉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