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建國60周年
我的位置:主頁  > 專題欄目 > 建國60周年
堅持正確道路 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發布時間:2009-11-16 11:51:51
  |  
作者: 郭吉豐
時值政治交接,重溫歷史,學習把握并堅持好我國的政治發展道路,尤為重要。

  一、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1)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提出

  堅持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在深刻把握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局勢,科學總結世界各國政治發展成敗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著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提出來的。

  中國共產黨在新世紀新階段提出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并把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作為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關鍵所在,決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首先是沉著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系統回答了在政治上“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問題。其次是立足新世紀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穩定的政治環境。再次是體現了大力推進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客觀要求。

  (2)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主要內涵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堅持走自己的路。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就形成了特定的內涵:

  1.目標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2.指導思想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3.本質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4.基本方針是堅持中共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5.重點是加強制度建設,堅持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6.衡量標準是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7.實現途徑是循序漸進和可持續發展。

  (3)中國政治發展道路的主要特征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的指導地位,確保我國政治發展的正確方向。

  堅持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充分發揮我國政治制度的優勢和作用。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發揮參政黨作用相結合,形成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強大力量。

  堅持運用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兩種重要的社會主義民主形式,不斷擴大社會各界的有序政治參與。

  堅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切實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的實現。

  二、為什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1)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回顧中華民族的歷史,我們的民族曾經創造過燦爛的古代文明。在當時,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遙遙領先世界,并將這種領先地位一直保持到15世紀。直至18世紀乾隆末年,中國經濟總量仍居世界第一,對外貿易長期出超。中國以天朝自傲。然而,當我們的祖先們沉醉于“盛世”之時,世界歷史正發生著深刻變化,開始步入資本主義時代。中國落伍了,這時的中國,經過洋務運動,但沒有強盛起來,反而在甲午戰爭中慘敗,1840年鴉片戰爭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之后,中華民族陷入了深重的內憂外患之中,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衰落了,中國在世界上大大落后了。如辛亥革命前,500多個不平等條約中,僅從南京條約到辛丑條約的八次主要賠款,就被勒索19億多銀元,相當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16倍。一些志士仁人在思考其中的原因,尋找救國的方法,“振興中華”的口號成了時代最強音。中華民族在政治制度上也積極做過探索。

  首先看百日維新和戊戌變法。嚴復在政治上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在《天演論》中宣傳“物競天擇”的觀點,認為西方勝過中國的地方,不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國只有實行變法維新,才能“自強保種”。康有為提出的觀點是“要救中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所以說維新變法的目的在于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經濟上,設立農工商局、路礦總局,提倡開辦實業;修筑鐵路,開采礦藏;組織商會;改革財政。政治上,廣開言路,允許士民上書言事;軍事上,編練新軍;文化上,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譯書局,派留學生;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

  其次是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廣大工農群眾參加的一次“比較明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同時也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它拉開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序幕。但辛亥革命成功得倉促,到手的乃是不徹底的勝利。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只完成了第一項——民族主義,其他民權、民生長期掛著欠賬。而且就民族主義一項來說,完成的也僅僅是“驅除韃虜”,各個帝國主義勢力原封不動地保存。袁世凱上臺后,中國在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下,三民主義成了紙面上的東西,他們掛羊頭賣狗肉,雖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就這一點來看,辛亥革命的成功雖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但卻是煮了一鍋夾生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專制統治,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袁世凱洪憲帝制,張勛的復辟帝制,都是曇花一現。辛亥革命也為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作了思想準備。辛亥革命也給帝國主義沉重的一擊,雖然資產階級沒有明確提出反帝政治綱領,毛澤東說:“辛亥革命是革帝國主義的命,中國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為清朝是帝國主義的走狗”。自清政府垮臺后,帝國主義妄圖扶植新走狗,但都短命。辛亥革命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雖然失敗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國成立后,國內實業團體紛紛成立,開設工廠、設銀行都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里有了顯著的增大,無產階級隊伍也日益壯大。

  最后看辛亥革命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振興中華的歷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前仆后繼,終于在這條道路上,站起來,富起來,并正在強起來。

  從世界歷史來看,西方的多黨制、兩黨制是在議會斗爭中產生的,其背后代表的是不同利益集團,他根植的土壤是代議制這種政治體制 。

  而我國的政治制度是在武裝斗爭奪取政權的過程中產生的,并圍繞著領導武裝的核心逐步形成,代表的是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我們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和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制度,實際上就是要在中國的土壤里,不斷把馬克思主義的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2)堅持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現實必要性

  堅持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符合我國國情,為我國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發展方向、制度框架和領導核心的堅強保證。

  鄧小平說過:“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關鍵看三條:第一看國家的政局是否穩定,第二看能否增進人民團結,改善人民生活,第三是看生產力是否能得到持續發展。”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最終決定力量。因此衡量政治發展道路的優劣,關鍵要看它是否促進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堅持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我們責無旁貸

  在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的形成和堅持過程中,各民主黨派作出了重大貢獻,堅持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我們責無旁貸。

  1948年,各民主黨派積極響應中共的“五一號召”,聲明“適合人民時勢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公開表示擁護中共領導和新民主主義路線,并積極參與了新政協的籌備和會議召開,發建的創始人黃炎培是當時政務院的副總理。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各民主黨派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堅定地支持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動員全體成員投入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中去。各民主黨派積極參與多部多黨合作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進入新世紀,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都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繼承傳統、發揚傳統,最根本的,就是要繼承優良傳統的核心和實質,在堅持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上決不能有絲毫的動搖。

  三、怎樣堅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

  一方面,我們要認真把握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重要原則:始終立足我國基本國情,使這條道路越走越實;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使這條道路越走越寬;善于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成果,使這條道路越走越活;推進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設,使這條道路越走越穩。

  另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持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要夯實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多黨合作歷史、理論和政策,學習會章、會史和會的優良傳統;要充分發揮參政黨作用。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是參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的基本途徑,是參政黨存在價值的重要體現方式。參政議政是參政黨的基本職能,認真履行好參政議政職能,發揮好參政黨作用;要發揚民建特色和優勢。搞好經濟工作,特別是民營經濟,做好社會服務。

  四、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和諧是指“配合得適當和勻稱”。社會是指“由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構成的整體,也叫社會形態”。和諧社會,就是指構成社會的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和諧社會,狹義上是指同經濟、政治、文化并列,且有特定領域和規律的社會關系、社會局面;在廣義上則又涵蓋經濟、政治、文化,而指作為統一整體的社會建設、社會發展。

  中國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諧。道教、佛教和儒教都遵循順其自然的思想。《論語》中“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就是恰好”;“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是強調“天人合一”的。宋朝思想家張載在《西銘》中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有效的協調、社會管理體制不斷創新和健全、穩定有序的社會。具體說,就是一種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和諧社會的提出過程:早在十六大報告就已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六個目標之一,即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到十六屆四中全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提高執政黨的五種能力之一提出來,得到了社會的強烈反響,討論最多。2007年2月,在中央黨校召開省部級主要領導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的專題研討班。胡錦濤總書記在開班講話中進一步提高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戰略任務的重要位置,把它作為“四大建設”之一。“四大建設”就是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十七大明確提出和諧社會。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特點。通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通過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來維護社會公平;通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來形成良好的人際環境;通過加強民主法治建設來維護社會穩定;通過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來保證可持續的發展。

  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必然選擇。新世紀新階段,面臨的發展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我國社會總體和諧的。但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不公平;體制機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還不健全;一些社會成員誠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領導干部的素質、能力和作風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

  民建要為構建和諧社會出力。弘揚發建優良傳統,努力開拓創新,識大局、顧大體、有作為,與中國共產黨一道,風雨同舟、共創偉業。識大局,就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正確分析和敏銳把握當今時代特征和國際國內形勢,為實現中共確定的宏偉目標,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努力奮斗。顧大體,就要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自覺接受執政黨的領導,把中共的路線、方針、政策與民建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有作為,就要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民建的特點和優勢,特別是充分發揮民建會企業委員的作用,建設民建和諧企業,樹立和諧企業理念,推進企業和諧管理,營造企業和諧文化。民建更要解放思想,勇于實踐,積極參加政治協商、切實推進民主監督、努力提高參政議政水平、盡心盡力搞好社會服務,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再創民建歷史的新的輝煌!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美女扒开内裤无遮挡网站| 欧美色图在线播放| 御书宅自由小说阅读无弹窗|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无码|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一区麻豆| 人与禽交免费网站视频| 东北少妇不戴套对白第一次| 羞羞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 性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调教她的尿孔h导尿| 日韩欧美电影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卡通另类|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 男女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么公的好大好硬好深好爽视频想要|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欧美aaaaaa级午夜福利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色人阁在线视频|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播放人| 国产91伦子系列沙发午睡| 中日韩黄色大片| 男女交性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交换朋友夫妇2| 91呻吟丰满娇喘国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