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提升能力充分發揮政治協商的價值
發布時間:2009-12-24 00:00:00
|
作者: 民建紹興文理學院支部 趙秀芳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們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需要各黨派加深對政黨關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通過提升能力,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在政治協商中的價值。
一、參政議政必須深刻理解政黨關系
在我國政治的長期發展過程中,代表不同階級或階層利益的各個政黨根據自身的地位、角色和力量,在法定的政體結構和彼此較量中形成了一定的政黨關系格局。這種政黨關系,我們理解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中國共產黨在多黨合作制度中居于領導地位。在當代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把全國各民族、社會各階層緊密地凝聚起來,保持中國政局穩定,繼而才能有效地推進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而且,民主黨派與共產黨在政治目標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也為民主黨派不通過取得領導和執政地位而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提供了現實可能。
其次,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執政黨與參政黨關系構成了我國多黨合作制度中的基本格局。我國長期政黨政治的理論和實踐證明,共產黨的執政不能沒有民主黨派的參政,特別是隨著我國所有制結構與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民主黨派積極參政議政是鞏固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不可或缺的政治資源。
第三,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在多黨合作制度中保持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黨際關系上的平等,形成親密友黨的關系,構成共存、共生、共榮的政黨關系格局。“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十六字方針正是這種親密合作關系的深刻體現。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之間的良性互動效應,成為推動政黨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內在動力。
二、提升能力充分發揮政治協商價值
目前,我國處在個深刻的社會變革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階層的分化,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熱情的不斷提高,對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民主黨派的參政能力、多黨合作制度的政治包容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提高黨派的自身素質和參政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政治協商的價值。
(一)豐富政治協商的內容和形式
首先,黨派要高度重視政治協商,充分發揮民主黨派聯系面大、團結面廣、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包容性的優勢,將各方面力量凝聚起來,著眼于從根本上、從戰略上、從長遠利益上提出協商意見。其次,要充分發揮民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和優勢,以有效應對金融危機為重點,圍繞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中小企業發展與促進就業等問題提出協商意見。第三,圍繞協商議題調查研究、了解情況、收集材料,通過召開座談會或其他方式集體研究后,提出有分量的協商意見,確保政治協商能夠有的放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有理有據,切實可行。第四,要及時向民主黨派的骨干隊伍成員通報參加政治協商的有關情況,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團結合作和民主協商中得到加強,實現政黨關系的長期和諧。
(二)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各項能力
民主黨派要加強隊伍建設,發揮民主黨派智力密集、資源豐富、聯系廣泛等優勢,進一步提高開展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構建與完善學習機制,加強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民主黨派不斷提高促進多黨合作事業科學發展的能力,首先必須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學完整、系統規范、操作有效的學習制度,圍繞中心,集中力量,既要加強理論學習,更要深入調查研究,從實踐中學習。只有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才能建務實之言、獻科學之策。
其次,加強黨派組織隊伍建設。民主黨派要提高促進多黨合作事業科學發展的能力,組織隊伍建設是基礎保證。一方面,要注意發展一些代表人士加入民建;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民建成員中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和司法機關擔任領導職務的成員和特約人員的作用,加強對這些成員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情況的內部監督;同時要爭取推薦更多的民建成員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特約人員,爭取實職安排上取得更大的進展,充分發揮參政黨的作用。
總之,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民主黨派老一輩領導人久經考驗后錘煉而成的優良傳統和高尚風范,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進一步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加強組織建設,不斷提高民主黨派成員的各項能力,充分發揮政治協商價值,努力推動和實現多黨合作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參政議政必須深刻理解政黨關系
在我國政治的長期發展過程中,代表不同階級或階層利益的各個政黨根據自身的地位、角色和力量,在法定的政體結構和彼此較量中形成了一定的政黨關系格局。這種政黨關系,我們理解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中國共產黨在多黨合作制度中居于領導地位。在當代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把全國各民族、社會各階層緊密地凝聚起來,保持中國政局穩定,繼而才能有效地推進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而且,民主黨派與共產黨在政治目標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也為民主黨派不通過取得領導和執政地位而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提供了現實可能。
其次,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執政黨與參政黨關系構成了我國多黨合作制度中的基本格局。我國長期政黨政治的理論和實踐證明,共產黨的執政不能沒有民主黨派的參政,特別是隨著我國所有制結構與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民主黨派積極參政議政是鞏固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不可或缺的政治資源。
第三,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在多黨合作制度中保持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黨際關系上的平等,形成親密友黨的關系,構成共存、共生、共榮的政黨關系格局。“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十六字方針正是這種親密合作關系的深刻體現。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之間的良性互動效應,成為推動政黨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內在動力。
二、提升能力充分發揮政治協商價值
目前,我國處在個深刻的社會變革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階層的分化,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熱情的不斷提高,對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民主黨派的參政能力、多黨合作制度的政治包容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提高黨派的自身素質和參政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政治協商的價值。
(一)豐富政治協商的內容和形式
首先,黨派要高度重視政治協商,充分發揮民主黨派聯系面大、團結面廣、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包容性的優勢,將各方面力量凝聚起來,著眼于從根本上、從戰略上、從長遠利益上提出協商意見。其次,要充分發揮民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和優勢,以有效應對金融危機為重點,圍繞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中小企業發展與促進就業等問題提出協商意見。第三,圍繞協商議題調查研究、了解情況、收集材料,通過召開座談會或其他方式集體研究后,提出有分量的協商意見,確保政治協商能夠有的放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有理有據,切實可行。第四,要及時向民主黨派的骨干隊伍成員通報參加政治協商的有關情況,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團結合作和民主協商中得到加強,實現政黨關系的長期和諧。
(二)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各項能力
民主黨派要加強隊伍建設,發揮民主黨派智力密集、資源豐富、聯系廣泛等優勢,進一步提高開展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構建與完善學習機制,加強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民主黨派不斷提高促進多黨合作事業科學發展的能力,首先必須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學完整、系統規范、操作有效的學習制度,圍繞中心,集中力量,既要加強理論學習,更要深入調查研究,從實踐中學習。只有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才能建務實之言、獻科學之策。
其次,加強黨派組織隊伍建設。民主黨派要提高促進多黨合作事業科學發展的能力,組織隊伍建設是基礎保證。一方面,要注意發展一些代表人士加入民建;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民建成員中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和司法機關擔任領導職務的成員和特約人員的作用,加強對這些成員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情況的內部監督;同時要爭取推薦更多的民建成員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特約人員,爭取實職安排上取得更大的進展,充分發揮參政黨的作用。
總之,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民主黨派老一輩領導人久經考驗后錘煉而成的優良傳統和高尚風范,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進一步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加強組織建設,不斷提高民主黨派成員的各項能力,充分發揮政治協商價值,努力推動和實現多黨合作事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