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生命因地震而堅強
發布時間:2009-12-24 10:43:11
|
作者: 趙曉蕓
還記得76年,中國唐山那場堪為世界上最慘烈的大地震嗎?震級7.8級,震中烈度11度的強烈地震波,在唐山市的地殼下16公里深度驟然爆發,科學家曾經分析過其能量約400顆廣島原子彈,也相當于800噸炸藥在地底下猛烈爆炸。這個惡魔悄然地光顧了這片美麗的土地,一時間地球顫抖,地層發出恐懼的咆哮,以唐山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恐怖地延伸著,整個華北大地都在異常地顫抖,有感范圍波及到全國三分之一的土地。
那一年,堪為如來佛大腳撐著的西湖明珠之城——杭州市也未幸免,地面一抖,房屋開始不斷地搖晃,木結構的房子還發出吱吱地響聲。我清醒地記得,那是一個夏天,我正坐在地板上整理高考完后的資料,突然,頭上的燈泡在左右不規則的搖擺,那時候的燈是用一根電線吊著的,不容你再仔細去看,要想站也站不起來,整個人往前傾。瞬間的感覺是象被人推了一把。接著,聽見樓下的嘈雜聲,整個樓層的人紛紛往樓下奔,嗵嗵的聲音,真的很可怕。我奮力地從地下爬起來,跟著也奔命的逃。等鄰居湊在一起的時候,聽到大人們在不停地傳播各種小道消息-----杭州市要大地震了。
從那天起,居民干部挨家挨戶地來傳達正確的消息,老大媽們不停地從這家走到那家,氣喘吁吁地說著同一個意思,請自己動手把家里的所有玻璃窗戶上貼上米字型的字條。居民干部數著窗戶發放裁剪整齊的白字條,有時上班族家里想多要點,還得和他們說上一大通理由,紙條都成了香噴噴的了。
從那天起,每個單位都開始值班,抖得厲害的幾天,就不上班了,要求大家盡可能的逃到空曠的地段去躲避。這樣,杭州的少年宮廣場、武林廣場、學校操場便成了躲避的場所。隨之而來的吃便成了當時的焦點。很多家庭開始為吃絞盡腦子。既要方便、好吃;也要吃得飽、吃不厭。30年前,最好的面粉就屬“富強粉”了,最好的蛋白質食品就是雞蛋。這時每個家庭都把眼睛瞄準了這種面粉和雞蛋,一下子杭州市各糧店面粉告急,菜市場和農民家里的雞蛋全成了緊缺物了。富強粉開始定量供應,每家每戶憑票購買。
于是,每家每戶都用這種面粉拌上雞蛋,做出各種好吃的點心,然后拿到地震棚里去吃,最普通的那種點心叫“麥糊燒”,可以做成甜的、咸的和椒鹽的,還真是吃不厭。
那時,晚上上班族都到地震棚來避震,一堆一堆的人群圍著圈吃飯,基本是每家都在吃麥糊燒,隨時可以順手拿起鄰家的往嘴里塞。往往是正在興頭上的時候,會突然出現小小的震蕩,樹干子斜了,天也暗了,整個心都會被拎起來,好像剛剛的“津津有味”是在等待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時刻,那味覺頓時蕩然無存了。余波過后再吃那已是非常的機械。
由于,我特別怕那“大氣候”的影響,人多,只要地有那么點點晃動,人群就開始擁擠,掛在樹干上的大喇叭也會不停地叫喊,那種居無定所的感覺,真是人心慌慌的,借此,我與外婆索性充當“炊事員”的角色。公園里大喇叭是信號,只要沒有聲音,就知道是安全的,就立即想盡辦法、抓緊時間,將面粉做成各種好吃的面食,來得及就做面條,有時候會很神經質手都會抖。
空曠的地方,經常可以看到全家人整整齊齊地湊在一起壯個膽,很少象我們這樣一老一小的在家悠閑的。鄰里之間門也懶得鎖,我們就經常幫著給鄰居做飯。時間長了小小的震動已經不怕了。但是大的震動來臨之時我還是會逃,只有外婆卻非常鎮靜地做著自己的活,等地表沒有感覺了,面食也做好了,然后我立即把熱乎乎的餅送往地震棚,出門時外婆扯著嗓門說:地抖的時候蹲到墻角邊上去哦!
真的。那年,生命因地震而堅強,也為地震而無奈。折騰了數日,杭州市盡管小地震時有發生,大地震終歸還是沒有降臨,卻給杭州的人民留下了深深的記憶,但是,驚恐帶來的余悸,很長時間揮之不去,而驚恐中品嘗麥糊燒的滋味和那種集體聚會、聚餐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
2008年5月12日,時隔30多年,8級大地震在汶川爆發。30多年過去了,我不再是稚嫩的孩子,雖然沒有影響杭州,但是我和我身邊所有的人,義無返顧地投入到了抗震救災的工作中,捐款、捐物、援建,以各種方式支援災區。與此同時,我們也欣慰的看到,災區人民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災難中,沒有被痛苦和磨難壓倒,他們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和勇氣迅速的抹干眼淚站起,在廢墟中重建家園。支撐他們的巨大力量來自哪里?來自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手牽手,心連心,眾志成城、所向披靡……
生命因地震而堅強,生活因地震而改變,東方的巨龍從地震中騰飛,東方的獅子在地震的土地上挺立----我們的民族是頑強不息的民族,我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中國。
那一年,堪為如來佛大腳撐著的西湖明珠之城——杭州市也未幸免,地面一抖,房屋開始不斷地搖晃,木結構的房子還發出吱吱地響聲。我清醒地記得,那是一個夏天,我正坐在地板上整理高考完后的資料,突然,頭上的燈泡在左右不規則的搖擺,那時候的燈是用一根電線吊著的,不容你再仔細去看,要想站也站不起來,整個人往前傾。瞬間的感覺是象被人推了一把。接著,聽見樓下的嘈雜聲,整個樓層的人紛紛往樓下奔,嗵嗵的聲音,真的很可怕。我奮力地從地下爬起來,跟著也奔命的逃。等鄰居湊在一起的時候,聽到大人們在不停地傳播各種小道消息-----杭州市要大地震了。
從那天起,居民干部挨家挨戶地來傳達正確的消息,老大媽們不停地從這家走到那家,氣喘吁吁地說著同一個意思,請自己動手把家里的所有玻璃窗戶上貼上米字型的字條。居民干部數著窗戶發放裁剪整齊的白字條,有時上班族家里想多要點,還得和他們說上一大通理由,紙條都成了香噴噴的了。
從那天起,每個單位都開始值班,抖得厲害的幾天,就不上班了,要求大家盡可能的逃到空曠的地段去躲避。這樣,杭州的少年宮廣場、武林廣場、學校操場便成了躲避的場所。隨之而來的吃便成了當時的焦點。很多家庭開始為吃絞盡腦子。既要方便、好吃;也要吃得飽、吃不厭。30年前,最好的面粉就屬“富強粉”了,最好的蛋白質食品就是雞蛋。這時每個家庭都把眼睛瞄準了這種面粉和雞蛋,一下子杭州市各糧店面粉告急,菜市場和農民家里的雞蛋全成了緊缺物了。富強粉開始定量供應,每家每戶憑票購買。
于是,每家每戶都用這種面粉拌上雞蛋,做出各種好吃的點心,然后拿到地震棚里去吃,最普通的那種點心叫“麥糊燒”,可以做成甜的、咸的和椒鹽的,還真是吃不厭。
那時,晚上上班族都到地震棚來避震,一堆一堆的人群圍著圈吃飯,基本是每家都在吃麥糊燒,隨時可以順手拿起鄰家的往嘴里塞。往往是正在興頭上的時候,會突然出現小小的震蕩,樹干子斜了,天也暗了,整個心都會被拎起來,好像剛剛的“津津有味”是在等待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時刻,那味覺頓時蕩然無存了。余波過后再吃那已是非常的機械。
由于,我特別怕那“大氣候”的影響,人多,只要地有那么點點晃動,人群就開始擁擠,掛在樹干上的大喇叭也會不停地叫喊,那種居無定所的感覺,真是人心慌慌的,借此,我與外婆索性充當“炊事員”的角色。公園里大喇叭是信號,只要沒有聲音,就知道是安全的,就立即想盡辦法、抓緊時間,將面粉做成各種好吃的面食,來得及就做面條,有時候會很神經質手都會抖。
空曠的地方,經常可以看到全家人整整齊齊地湊在一起壯個膽,很少象我們這樣一老一小的在家悠閑的。鄰里之間門也懶得鎖,我們就經常幫著給鄰居做飯。時間長了小小的震動已經不怕了。但是大的震動來臨之時我還是會逃,只有外婆卻非常鎮靜地做著自己的活,等地表沒有感覺了,面食也做好了,然后我立即把熱乎乎的餅送往地震棚,出門時外婆扯著嗓門說:地抖的時候蹲到墻角邊上去哦!
真的。那年,生命因地震而堅強,也為地震而無奈。折騰了數日,杭州市盡管小地震時有發生,大地震終歸還是沒有降臨,卻給杭州的人民留下了深深的記憶,但是,驚恐帶來的余悸,很長時間揮之不去,而驚恐中品嘗麥糊燒的滋味和那種集體聚會、聚餐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
2008年5月12日,時隔30多年,8級大地震在汶川爆發。30多年過去了,我不再是稚嫩的孩子,雖然沒有影響杭州,但是我和我身邊所有的人,義無返顧地投入到了抗震救災的工作中,捐款、捐物、援建,以各種方式支援災區。與此同時,我們也欣慰的看到,災區人民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災難中,沒有被痛苦和磨難壓倒,他們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和勇氣迅速的抹干眼淚站起,在廢墟中重建家園。支撐他們的巨大力量來自哪里?來自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手牽手,心連心,眾志成城、所向披靡……
生命因地震而堅強,生活因地震而改變,東方的巨龍從地震中騰飛,東方的獅子在地震的土地上挺立----我們的民族是頑強不息的民族,我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