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1978年共和國大事摘編
發布時間:2009-12-24 17:11:06
|
作者:
1978年2月24日至3月8日,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修改了政協章程,選舉鄧小平為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主席。2月26日至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選舉葉劍英為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決定華國鋒任國務院總理,通過了新的國歌歌詞。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黨校《理論動態》上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文章由南京大學哲學系教師寫作,經《光明日報》和中央黨校修改,由胡耀邦審定。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公開發表,之后,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及全國絕大多數省報也相繼轉載。由此,圍繞著真理標準問題展開了全國性的大討論。
1978年8月8日,日本外務大臣園田直一行到達北京,進行締結中日友好和平條約的談判。12日,條約在北京簽訂。條約確認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是兩國間和平友好關系的基礎,應予嚴格遵守。這一條約是指導中日關系正常和友好發展的一個重要文件。條約自10月23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訪問日本。日本首相福田赳夫主持儀式歡迎鄧小平。鄧小平和福田赳夫參加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準書互換儀式。裕仁天皇會見了鄧小平,并脫開講稿,用“不幸的事件”這樣的措詞,間接向中國人民表明謝罪之意。在東京記者招待會上,鄧小平還就釣魚島問題發表評論說:“我們這一代人達不成一致意見,但下一代人一定比我們聰明,到那時候,一定會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好方法”。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同時公布中美建交聯合公報,宣布兩國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并建立外交關系,3月1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館。美國宣布1979年1月1日它將通知臺灣,與之結束外交關系;美臺《共同防御條約》也將予以終止,并聲明在4個月內從臺灣撤出美方余留的軍事人員;表示期望臺灣問題將由中國人自己和平加以解決。中美建交標志著兩國間不正常關系的結束和兩國間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
1978年12月,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等地將集體耕地承包到戶,搞起了大包干。安徽率先實行的家族聯產承包制,得到鄧小平和黨中央的肯定和支持,在全國各地農村逐步推廣,成為長時期內農村一項基本穩定的生產制度,極大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從中央到地方都按照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加快了平反冤假錯案的步伐。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黨校《理論動態》上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文章由南京大學哲學系教師寫作,經《光明日報》和中央黨校修改,由胡耀邦審定。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公開發表,之后,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及全國絕大多數省報也相繼轉載。由此,圍繞著真理標準問題展開了全國性的大討論。
1978年8月8日,日本外務大臣園田直一行到達北京,進行締結中日友好和平條約的談判。12日,條約在北京簽訂。條約確認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是兩國間和平友好關系的基礎,應予嚴格遵守。這一條約是指導中日關系正常和友好發展的一個重要文件。條約自10月23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訪問日本。日本首相福田赳夫主持儀式歡迎鄧小平。鄧小平和福田赳夫參加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準書互換儀式。裕仁天皇會見了鄧小平,并脫開講稿,用“不幸的事件”這樣的措詞,間接向中國人民表明謝罪之意。在東京記者招待會上,鄧小平還就釣魚島問題發表評論說:“我們這一代人達不成一致意見,但下一代人一定比我們聰明,到那時候,一定會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好方法”。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同時公布中美建交聯合公報,宣布兩國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并建立外交關系,3月1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館。美國宣布1979年1月1日它將通知臺灣,與之結束外交關系;美臺《共同防御條約》也將予以終止,并聲明在4個月內從臺灣撤出美方余留的軍事人員;表示期望臺灣問題將由中國人自己和平加以解決。中美建交標志著兩國間不正常關系的結束和兩國間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
1978年12月,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等地將集體耕地承包到戶,搞起了大包干。安徽率先實行的家族聯產承包制,得到鄧小平和黨中央的肯定和支持,在全國各地農村逐步推廣,成為長時期內農村一項基本穩定的生產制度,極大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從中央到地方都按照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加快了平反冤假錯案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