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省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大會發言材料]陳智敏委員的發言
發布時間:2010-01-29 00:00:00
|
作者:
陳智敏委員的發言
——進一步重視我省空巢老人居家養老工作
我省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省份之一,2009年我省又迎來了老年人口增長的新高峰,“獨子養老”時代“421”的家庭結構,使得老人空巢化趨勢也日益突出。據調查,僅杭州市空巢老人就約占城市老年人口的百分之四五十。
近年來,我省各級政府都十分關心和重視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出臺了一系列養老政策和措施。在社會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等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但我們也應看到當前我省養老事業正面臨的挑戰:
一是我省已進入老年人口增長的高峰期,老齡化問題突出。如以浙江大學退休教師居家養老現況看,他們中大多是空巢(單身)老人。社區中類似這樣的老人情況在全省為數不少。
二是絕大多數的老人都在家養老,缺少照顧。許多空巢(單身)老人猝死在家無人知曉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是涉老經費不足,保障缺失。一些地區或街道社區為老服務體系建設滯后,為老服務在人力、內容、水平及政策措施方面都需完善落實,服務體系尚未建立。
四是醫療衛生資源還不能完全滿足空巢(單身)老人及老年群體的消費需求。醫療保障制度的覆蓋面還有待進一步擴大,老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增加過快過多,現有的醫療保障制度還不能適應老年群體醫療需求猛增的趨勢。依托社區的老年醫療服務中心及老年醫療架構還沒有普遍建立起來,同時分布也不均衡。
五是社會養老機構缺乏,供需失衡。已有的社會養老機構遠遠不能適應人口老齡化和空巢(單身)老人的要求,不少養老院出現“一床難求”。以杭州市為例,現已建成養老床位還達不到民政部規定的每百名老人2個床位的要求,大量的空巢(單身)老人登記排隊等候,供應短缺。
六是農村空巢老人面臨養老更多難題。空巢老人養老保障不穩定,基礎醫療無保障,不少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特別是農村一些單身老人,既經濟困難又無人照料。
根據我省空巢(單身)老人居家養老面臨的實際情況,建議如下:
(一)改善民生,加快老年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要充分認識加強養老服務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準確把握我省養老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做好居家養老保障工作。要加快老年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在我省盡快形成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切實加快我省基層老齡工作,不斷開創老齡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二)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要通過民營、公辦、公助等多種形式,加快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改善社區服務設施,建立以社區服務為主的居家養老模式。對居家養老服務業參與者,政府也應予以政策、稅收等方面的扶持優惠,讓更多人加入我省養老服務業建設。
(三)動員社會各界參與,不斷提高養老機構服務水平。要不斷提高社會養老機構的硬件和軟件設施水平。全省各市及縣(市、區)都應建有1—2所設施完善、管理規范、服務到位、收費合理、衛生良好、護理水平較高的示范性綜合養老機構。要動員社會各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建設社會養老機構。對現有民辦養老機構,要規范行為,提高為老服務質量。
(四)健全養老制度,加強社區養老服務力量。各市區都要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或日夜服務站,醫護結合,對空巢老人承擔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任務,完善社區日夜照料全覆蓋,建立社區助老員制度,為空巢老人提供康復護理、緊急援助、精神慰藉等。建立老年食堂,解決老人吃飯問題,利用社會中介家政等服務,使空巢老人老有所依。
(五)加強醫療保障,適當提高醫療補貼。對75歲以上老人,特別是空巢老人,社區醫療福利方面應適當提高醫保補貼,以解決體弱多病、醫療費用增加之問題。社區依托衛生醫療服務中心,編織醫療服務網絡,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檔案,設立家庭醫生,定人定點為社區老人特別是空巢老人健康服務。醫保社保要為老人醫療服務提供便利,使之就近到社區醫療系統看病通保通用,利用網絡啟動居家養老“一鍵通”項目,借助現代技術打造全天候養老服務平臺。
(六)完善養老制度,縮小城鄉差距。進一步加強我省農村老齡工作,加快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步伐,加大農村為老服務基礎建設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農村高齡、失能和空巢老人的實際困難,讓農村空巢等各種困難老人也能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無論城市或農村的空巢(單身)老人都是弱勢群體。當年,他們為國家盡了自己應盡的義務。進入老年,當他們體弱多病時理應受到精神和物質上的關愛及保障。除了靠國家法律和政府行為保障老年人外,社區應該把關心他們的生活放在首位,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靠。“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在鄰里、社區、社會機構加強對空巢老人關注的同時,子女的親情更是重要的慰藉。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常回家干干。政府要大力宣揚尊老、愛老、助老的社會美德。人人都有老的一天,讓全社會給空巢老人更多的愛,進一步開創我省空巢老人居家養老的新局面,為建設和諧浙江再創新業績。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界 別
浙江天健東方工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民建
主題詞:空巢老人 居家養老 建議
——進一步重視我省空巢老人居家養老工作
我省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省份之一,2009年我省又迎來了老年人口增長的新高峰,“獨子養老”時代“421”的家庭結構,使得老人空巢化趨勢也日益突出。據調查,僅杭州市空巢老人就約占城市老年人口的百分之四五十。
近年來,我省各級政府都十分關心和重視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出臺了一系列養老政策和措施。在社會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等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但我們也應看到當前我省養老事業正面臨的挑戰:
一是我省已進入老年人口增長的高峰期,老齡化問題突出。如以浙江大學退休教師居家養老現況看,他們中大多是空巢(單身)老人。社區中類似這樣的老人情況在全省為數不少。
二是絕大多數的老人都在家養老,缺少照顧。許多空巢(單身)老人猝死在家無人知曉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是涉老經費不足,保障缺失。一些地區或街道社區為老服務體系建設滯后,為老服務在人力、內容、水平及政策措施方面都需完善落實,服務體系尚未建立。
四是醫療衛生資源還不能完全滿足空巢(單身)老人及老年群體的消費需求。醫療保障制度的覆蓋面還有待進一步擴大,老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增加過快過多,現有的醫療保障制度還不能適應老年群體醫療需求猛增的趨勢。依托社區的老年醫療服務中心及老年醫療架構還沒有普遍建立起來,同時分布也不均衡。
五是社會養老機構缺乏,供需失衡。已有的社會養老機構遠遠不能適應人口老齡化和空巢(單身)老人的要求,不少養老院出現“一床難求”。以杭州市為例,現已建成養老床位還達不到民政部規定的每百名老人2個床位的要求,大量的空巢(單身)老人登記排隊等候,供應短缺。
六是農村空巢老人面臨養老更多難題。空巢老人養老保障不穩定,基礎醫療無保障,不少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特別是農村一些單身老人,既經濟困難又無人照料。
根據我省空巢(單身)老人居家養老面臨的實際情況,建議如下:
(一)改善民生,加快老年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要充分認識加強養老服務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準確把握我省養老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做好居家養老保障工作。要加快老年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在我省盡快形成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切實加快我省基層老齡工作,不斷開創老齡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二)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要通過民營、公辦、公助等多種形式,加快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改善社區服務設施,建立以社區服務為主的居家養老模式。對居家養老服務業參與者,政府也應予以政策、稅收等方面的扶持優惠,讓更多人加入我省養老服務業建設。
(三)動員社會各界參與,不斷提高養老機構服務水平。要不斷提高社會養老機構的硬件和軟件設施水平。全省各市及縣(市、區)都應建有1—2所設施完善、管理規范、服務到位、收費合理、衛生良好、護理水平較高的示范性綜合養老機構。要動員社會各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建設社會養老機構。對現有民辦養老機構,要規范行為,提高為老服務質量。
(四)健全養老制度,加強社區養老服務力量。各市區都要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或日夜服務站,醫護結合,對空巢老人承擔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任務,完善社區日夜照料全覆蓋,建立社區助老員制度,為空巢老人提供康復護理、緊急援助、精神慰藉等。建立老年食堂,解決老人吃飯問題,利用社會中介家政等服務,使空巢老人老有所依。
(五)加強醫療保障,適當提高醫療補貼。對75歲以上老人,特別是空巢老人,社區醫療福利方面應適當提高醫保補貼,以解決體弱多病、醫療費用增加之問題。社區依托衛生醫療服務中心,編織醫療服務網絡,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檔案,設立家庭醫生,定人定點為社區老人特別是空巢老人健康服務。醫保社保要為老人醫療服務提供便利,使之就近到社區醫療系統看病通保通用,利用網絡啟動居家養老“一鍵通”項目,借助現代技術打造全天候養老服務平臺。
(六)完善養老制度,縮小城鄉差距。進一步加強我省農村老齡工作,加快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步伐,加大農村為老服務基礎建設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決農村高齡、失能和空巢老人的實際困難,讓農村空巢等各種困難老人也能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無論城市或農村的空巢(單身)老人都是弱勢群體。當年,他們為國家盡了自己應盡的義務。進入老年,當他們體弱多病時理應受到精神和物質上的關愛及保障。除了靠國家法律和政府行為保障老年人外,社區應該把關心他們的生活放在首位,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靠。“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在鄰里、社區、社會機構加強對空巢老人關注的同時,子女的親情更是重要的慰藉。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常回家干干。政府要大力宣揚尊老、愛老、助老的社會美德。人人都有老的一天,讓全社會給空巢老人更多的愛,進一步開創我省空巢老人居家養老的新局面,為建設和諧浙江再創新業績。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界 別
浙江天健東方工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民建
主題詞:空巢老人 居家養老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