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欄目
- “學規定、強作風、樹形…
- 會史大學習
-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
- 聚焦2024全國兩會
- 聚焦2024浙江省兩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
-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
- 2023全國兩會聚焦
- 聚焦2023浙江省兩會
- 學習貫徹民建十二大精神…
- 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
- 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
- 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
- 2022年全國兩會
- 十九屆六中全會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 2022年省兩會
- 2019年兩會專題
- 2018年兩會專題
- 2016年兩會專題
- 民建成立70周年
- 2015年兩會專題
- 五水共治
- 2014年兩會專題
- 2013年兩會專題
- 民建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
- 2012年兩會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
- 2011年兩會專題
- 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
- 2010年兩會專題
- 建國60周年
- 抗擊疫情 浙江民建在行…
- “不忘合作初心 繼續攜…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多黨…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征文選…
-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
- 優秀會員專題
- 紀念湯元炳同志誕辰100…
- 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專題…
- 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專…
- 2009年省兩會專題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省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大會發言材料]馬梅芝委員的發言
發布時間:2010-01-29 00:00:00
|
作者:
馬梅芝委員的發言
——關于對欠發達地區污染減排工作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的建議
近年來,衢州市各級黨委、政府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經濟總量不斷壯大、環境保護成效明顯的可喜成果,基本實現了生態建設為全省多作貢獻的目標。但是,衢州市城鄉環保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污染減排任務相當艱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形勢依然嚴峻。
一、“十一五”減排任務和形勢
按照省政府要求,衢州市“十一五”總體減排目標要求是:到2010年,全市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3.56萬噸減少到3.02萬噸,削減15.1%;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3.58萬噸減少到3.05萬噸,削減15%。
截止2009年上半年,實際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累計削減7.58%,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計削減13.41,分別完成“十一五”減排總目標的50.2%和89.4%。由于實際完成與省政府責任書明確的目標差距較大,2009年3月,省環保廳與市政府主要領導進行約談,指出了減排工作存在的問題;9月份,衢州市上半年化學需氧量扣除去年欠賬,不但未削減,還凈增了0.2%,省環保廳向衢州市發出減排黃色預警通知。
二、減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難
1. 污染物排放增長過快的問題依然突出。衢州市屬經濟后發展地區,目前正處于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發展時期。“十一五”期間,工業產業結構雖有所變化,但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條偏短,資源浪費嚴重等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投資和第二產業,對能源資源依賴性大,粗鋼、焦炭、水泥、化工、造紙等高耗能行業產品產量持續增長,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結構型污染依然突出。在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雙重任務下,污染減排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2. 減排基礎工程薄弱的現狀短期內難以改變。從減排的兩大指標看,衢州市主要壓力是化學需氧量削減,核心是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問題。目前衢州市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已不能滿足城市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如市污水處理廠5萬噸/日、龍游污水處理廠1萬噸/日、開化縣城市污水處理廠0.5萬噸/日的處理量,處理能力明顯偏小;同時,管網配套滯后、污水收集率低、運行管理不規范、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不均衡、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配套不完善等問題也比較突出。
隨著污染減排工作的不斷推進,環保部門主抓的工業企業點源治理的減排空間越來越小,而可安排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和脫硫設施建設工期長,在有限的時間內要確保污染減排任務的完成,壓力巨大。按照建設進程,市本級2010年建成污泥深度處理設施,各縣(市、區)則在2012年前建成,許多鄉鎮污水處理廠要在2010年下半年才能建成投產。在二氧化硫減排項目方面,巨化熱電廠6#、7#爐脫硫項目也要在2010年6月底完成建設;元立燒結機脫硫項目2010年10月份才能建成投運。因此,新建的污水處理設施和項目,在“十一五”期間難以發揮減排作用。
3. 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結構性矛盾突出。衢州經濟總量小,工業企業少且規模普遍偏小,污染物排放基數低,工業企業減排的空間非常有限。除巨化、元立及幾家造紙企業外,其他企業污染物排放量較小,與大型的污水處理廠相比,小企業減排項目由于減排量小、治理措施和運行管理規范性較差、環保臺帳欠缺等原因,很難完全符合核查要求,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如2008年衢州市申報工業化學需氧量減排項目44個,上報量3061噸,但被認定的減排量僅為203噸,認可率僅為8.1%;2009年上半年項目認可率雖有大幅度提升,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小項目認可率低,不僅造成前三年半減排指標完成不好,還為今后減排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4. 政策性因素帶來的一定影響。為掌控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進度,近年來國家實行從嚴從緊的核查技術手段,在國家核算細則規定條件之外,還經常出臺一些從嚴的臨時性規定,導致衢州市許多減排項目被否定。如衢州市電廠脫硫大多采用的循環流化床脫硫技術一概不被認定,工業鍋爐治理項目也一概不予上報等,給衢州減排項目的上報和認可帶來影響。
三、關于推動欠發達地區減排工作的建議
為深入推動減排工作,2009年衢州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兩次到重點企業督察減排項目實施情況,并專門召開全市減排工作會議。但由于歷史欠帳較大,積重難返,削減存量仍然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難。鑒于衢州市減排工作面臨的嚴重形勢和巨大困難,建議省委、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衢州等欠發達地區減排工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
1. 給予資金支持,推進污染減排重點工程建設。衢州市污染減排未能完成階段性目標,管網建設滯后是化學需氧量減排的最大攔路虎。應加快推進污染減排重點工程建設。一是加大城市污水處理建設項目,特別是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的資金投入。設立獨立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并專款專用,加大政府對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資金的支持。高標準規劃和建設污水處理廠管網系統,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廠、網整體效能的充分發揮。二是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全面開征污水處理費并提高現有污水處理廠收費標準,為污水處理設施產業化運營創造條件。三是落實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經營環保基礎設施,努力提高鄉鎮污水處理覆蓋率及COD削減量水平。污染減排重點工程的建設,靠本地財力難以及時完成,需要省政府給予大力支持。
2. 給予政策支持,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欠發達地區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比重大,是減排工作的主要矛盾。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是減排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優化經濟結構。重點圍繞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優,積極發展資源消耗少,對環境影響小的旅游、金融、保險、物流等現代服務業。二是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抓住國家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機遇,積極發展水處理、固廢處理等產業,推動環境工程、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工業的發展。三是給予減排優惠政策。根據欠發達地區污染物總量基數小、實際容量大的現實,從全省乃至全國總量指標中調劑一部分排放指標,或者適當下調減排指標,以增加環境容量,確保一批新項目、好項目順利上馬,落地生根。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界 別
衢州市政協副主席 民建
民建衢州市委會主委
衢州市貿糧局局長
主題詞:欠發達地區 支持 政策
——關于對欠發達地區污染減排工作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的建議
近年來,衢州市各級黨委、政府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經濟總量不斷壯大、環境保護成效明顯的可喜成果,基本實現了生態建設為全省多作貢獻的目標。但是,衢州市城鄉環保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污染減排任務相當艱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形勢依然嚴峻。
一、“十一五”減排任務和形勢
按照省政府要求,衢州市“十一五”總體減排目標要求是:到2010年,全市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3.56萬噸減少到3.02萬噸,削減15.1%;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3.58萬噸減少到3.05萬噸,削減15%。
截止2009年上半年,實際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累計削減7.58%,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計削減13.41,分別完成“十一五”減排總目標的50.2%和89.4%。由于實際完成與省政府責任書明確的目標差距較大,2009年3月,省環保廳與市政府主要領導進行約談,指出了減排工作存在的問題;9月份,衢州市上半年化學需氧量扣除去年欠賬,不但未削減,還凈增了0.2%,省環保廳向衢州市發出減排黃色預警通知。
二、減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難
1. 污染物排放增長過快的問題依然突出。衢州市屬經濟后發展地區,目前正處于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發展時期。“十一五”期間,工業產業結構雖有所變化,但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條偏短,資源浪費嚴重等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投資和第二產業,對能源資源依賴性大,粗鋼、焦炭、水泥、化工、造紙等高耗能行業產品產量持續增長,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結構型污染依然突出。在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雙重任務下,污染減排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2. 減排基礎工程薄弱的現狀短期內難以改變。從減排的兩大指標看,衢州市主要壓力是化學需氧量削減,核心是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問題。目前衢州市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已不能滿足城市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如市污水處理廠5萬噸/日、龍游污水處理廠1萬噸/日、開化縣城市污水處理廠0.5萬噸/日的處理量,處理能力明顯偏小;同時,管網配套滯后、污水收集率低、運行管理不規范、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不均衡、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配套不完善等問題也比較突出。
隨著污染減排工作的不斷推進,環保部門主抓的工業企業點源治理的減排空間越來越小,而可安排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和脫硫設施建設工期長,在有限的時間內要確保污染減排任務的完成,壓力巨大。按照建設進程,市本級2010年建成污泥深度處理設施,各縣(市、區)則在2012年前建成,許多鄉鎮污水處理廠要在2010年下半年才能建成投產。在二氧化硫減排項目方面,巨化熱電廠6#、7#爐脫硫項目也要在2010年6月底完成建設;元立燒結機脫硫項目2010年10月份才能建成投運。因此,新建的污水處理設施和項目,在“十一五”期間難以發揮減排作用。
3. 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結構性矛盾突出。衢州經濟總量小,工業企業少且規模普遍偏小,污染物排放基數低,工業企業減排的空間非常有限。除巨化、元立及幾家造紙企業外,其他企業污染物排放量較小,與大型的污水處理廠相比,小企業減排項目由于減排量小、治理措施和運行管理規范性較差、環保臺帳欠缺等原因,很難完全符合核查要求,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如2008年衢州市申報工業化學需氧量減排項目44個,上報量3061噸,但被認定的減排量僅為203噸,認可率僅為8.1%;2009年上半年項目認可率雖有大幅度提升,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小項目認可率低,不僅造成前三年半減排指標完成不好,還為今后減排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4. 政策性因素帶來的一定影響。為掌控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進度,近年來國家實行從嚴從緊的核查技術手段,在國家核算細則規定條件之外,還經常出臺一些從嚴的臨時性規定,導致衢州市許多減排項目被否定。如衢州市電廠脫硫大多采用的循環流化床脫硫技術一概不被認定,工業鍋爐治理項目也一概不予上報等,給衢州減排項目的上報和認可帶來影響。
三、關于推動欠發達地區減排工作的建議
為深入推動減排工作,2009年衢州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兩次到重點企業督察減排項目實施情況,并專門召開全市減排工作會議。但由于歷史欠帳較大,積重難返,削減存量仍然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難。鑒于衢州市減排工作面臨的嚴重形勢和巨大困難,建議省委、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衢州等欠發達地區減排工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
1. 給予資金支持,推進污染減排重點工程建設。衢州市污染減排未能完成階段性目標,管網建設滯后是化學需氧量減排的最大攔路虎。應加快推進污染減排重點工程建設。一是加大城市污水處理建設項目,特別是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的資金投入。設立獨立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并專款專用,加大政府對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資金的支持。高標準規劃和建設污水處理廠管網系統,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廠、網整體效能的充分發揮。二是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全面開征污水處理費并提高現有污水處理廠收費標準,為污水處理設施產業化運營創造條件。三是落實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經營環保基礎設施,努力提高鄉鎮污水處理覆蓋率及COD削減量水平。污染減排重點工程的建設,靠本地財力難以及時完成,需要省政府給予大力支持。
2. 給予政策支持,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欠發達地區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比重大,是減排工作的主要矛盾。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是減排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優化經濟結構。重點圍繞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優,積極發展資源消耗少,對環境影響小的旅游、金融、保險、物流等現代服務業。二是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抓住國家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機遇,積極發展水處理、固廢處理等產業,推動環境工程、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工業的發展。三是給予減排優惠政策。根據欠發達地區污染物總量基數小、實際容量大的現實,從全省乃至全國總量指標中調劑一部分排放指標,或者適當下調減排指標,以增加環境容量,確保一批新項目、好項目順利上馬,落地生根。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主要職務 界 別
衢州市政協副主席 民建
民建衢州市委會主委
衢州市貿糧局局長
主題詞:欠發達地區 支持 政策